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蔗糖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24例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蔗糖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24例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口服铁剂无效或不耐受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2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 均给予蔗糖铁注射液, 治疗后每周测定1次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Hb、RBC、MCV、MCHC水平均开始升高, 临床症状好转, 第2周高于第1周, 治疗第4周时血常规正常, 治疗前后Hb、RBC、MCV、MCHC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蔗糖铁注射液;静脉给药 ;儿童缺铁性贫血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9.147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确诊的24例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 年龄2个月~2岁, 其中男14例, 女10例。

1. 2 方法 患儿均给予蔗糖铁(森铁能?蔗糖铁注射液, 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静脉滴注。铁3 mg/(kg・次)(0.15 ml/kg), 用药2次/周, 1次/3 d, 1 ml蔗糖铁加入10~20 ml 0.9%(w/v)生理盐水稀释配制, 配好后应立即使用, 滴注速度应为:100 mg铁静脉滴注至少15 min;200 mg至少静脉滴注30 min, 用药次数依总缺铁量(贫血程度)而定。

1. 3 观察指标 监测治疗前、每治疗1周后Hb、RBC、MCV、MCHC水平以评价疗效, 观察不良反应以评估安全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1周后Hb、RBC、MCV、MCHC水平均开始升高, 临床症状好转, 第2周高于第1周, 治疗第4周时血常规正常, 治疗前后Hb、RBC、MCV、MCH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 我国2岁以下小儿的发病率为10.0%~48.3%。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 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 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 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 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 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 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 故为我国重要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本病预后良好, 经用铁剂治疗, 一般皆可痊愈, 若能改善饮食, 去除病因, 极少复发。贫血患儿其缺铁的主因多为储存铁的减少或摄入不足[1]。 所有 IDA 患儿, 在控制引起缺铁病因的同时, 均需补铁治疗。然而, 对于部分如原发病为胃肠道疾病、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时并发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患儿, 选用静脉途径补铁有利于纠正此类患儿的缺铁及促进血红蛋白恢复[2]。而口服铁剂的生物利用度有限, 且在肠道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干扰, 如服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以及与某些药物(抗生素等)发生相互反应, 从而影响口服铁剂的效果。以往静脉使用的是右旋糖酐铁, 因其分子量大, 易出现头痛、面色潮红、关节酸痛、发热、低血压等过敏反应, 有时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危机生命。蔗糖铁注射液是氢氧化物(Ⅲ)与蔗糖的复合物, 不含右旋糖酐, 几乎无过敏反应, 并且几乎完全通过网状内皮系统吸摄取, 不沉积于肝组织, 不损伤肝功能[3]。而蔗糖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能与其中不含右旋糖酐有关[4]。蔗糖铁是专供静脉注射给药铁剂, 这种复合物结构稳定, 在生理状态下不会释放出铁离子。静脉补铁后可避免铁剂对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静脉吸收率为100%。静脉输注的铁-碳水化合物与血浆结合自静脉进入网状内皮系统, 存在于肝脏和骨髓的巨噬细胞。在巨噬细胞中铁从铁-碳水化合物中释放, 与铁蛋白或转铁蛋白结合。转铁蛋白将铁送到幼红细胞的转铁蛋白受体上, 铁-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复合物供给铁合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因而迅速补充患儿所需铁量, 纠正贫血[5]。目前已广泛应用血细胞多参数自动分析仪, 在检测血常规的同时可测到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有文献报告IDA时MCH

综上所述,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IDA疗效显著, 耐受性好, 在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治疗前预处理及执行正规治疗给药方法后, 其不良反应较少, 且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值得推广。本研究选择病例较少, 缺乏大样本数据, 需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 Araki T, Takaai M, Miyazaki A, et al.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forms of intravenous iron--saccharated ferric oxide and cideferron--for iron deficiency anemia. Pharmazie, 2012, 67(12):1030-1032.

[2] Adhikary L, Acharya S. Efficacy of IV iron compared to oral iron for increment of haemoglobin level in anemic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on erythropoietin therapy. J Nepal Med Assoc, 2011, 51(183):133-136.

[3] Geisser P, Baer M, Schaub E, et al. Stetuke report histoxicity relation ship OfParenteral ironPreparations. Drug Res, 1992, 42(12): 1439-1452.

[4] Charytan C, Lecin N, AL-Saloum 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ron sucrose for iron deficiency inPatients with dialysis-associated anemia: North American clinical trial. Am J Kidney Dis, 2001, 37(2):300-307.

[5] 范敏华.静脉铁的临床应用.中国血液净化, 2006, 5(8):407-409.

[6] 万里萍, 王椿.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其评价. 临床内科杂志, 2002, 19(6):480-481.

[7] 叶柏萱, 高欣.蔗糖铁静脉注射治疗缺铁性贫血(附24例报告).航空航天医药, 2010, 21(6):851-852.

[收稿日期: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