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运用实践与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运用实践与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课程背景下,各类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逐步取得令人惊喜的发展成果。多年来,人们以前所未有的聪明智慧和勇往直前的实践精神,一方面奋力打破“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一方面以“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竞技态势,积极有效地创新了多元化格局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手段。从实践中总结认为,情境教学法当仁不让地成了校园春色中的那“一枝红杏”。俗话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情境教学法具有“一枝多花”的基本特征,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加以科学合理、艺术巧妙地创设与运用。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多类创设;实践与探析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以引发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他们积极有效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并使其心理机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它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则在于: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能够从中收获寓教于乐的效果。

一、关于历史场面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实际运用

历史具有不可逆转的单向性,那些曾经演绎的真情实景就好似“一去不复返的昨日黄鹤”无法重新再现。对此,我们可以借助一定的形式措施,制造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场景氛围,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逐步培养他们的空间感悟能力。比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黄海战役”的精彩片段,然后让学生对激战场面进行联想感悟,并进行认真的构思创造,从而在激发学习情趣的同时,有效实现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完整和谐。这样的情境教学法,可以从多个方面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直接印象和情感经历,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一般的了。

二、关于历史人物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实际运用

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历史现象,其中必然要突出众多个性各异、形态不同的历史人物形象。换言之,历史人物是历史问题的精神与灵魂,他们那爱憎分明的时代观点、激流勇进的时代壮举、震撼人心的精神气魄、超越时代的道德情操,曾经“激励、唤醒、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群体和历史后来者。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语言描述法、素描简介法和客观评价法,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置身于某种环境之中给予“还原与复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近他们,并立体地感受其精神风貌和不凡神韵。

三、关于历史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实际运用

昨日已逝,渐去渐远。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些问题现象,有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感同身受,而有些却难以沟通和交流,如果把之投放到现代社会环境之下甚而有着“空白”之感,抑或产生一种无法苟同的矛盾之意。对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问题现象,交由学生去思考、辩论和探究,借以启迪他们的问题思维能力和全面联系能力,从而逐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关于历史气氛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实际运用

笔者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深刻感悟到:一些时候,教学活动中的确需要有一种气场来支撑,这就好比音乐演唱与无乐清唱一样,后者总是有些不尽如人意的缺失之感。难怪有人说:“有一种情境,就好比气场;没有了情境,不免会冷场。”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能够创设和形成气氛情境的方法比较多,如,音乐法、竞赛法和各类活动法等。本文以音乐法为例说明之。所谓音乐法,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量选放与之相关的歌曲来营造学习环境和学生心境,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情感注意力,并传递美好享受和教益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要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目的性原则,历史课堂无论创设什么样的情境,都必须为教学目的服务。对于那些只起到满足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只满足学生听视效果、转移学习注意力的情境最好不用。其次是最优化原则,什么时候创设什么样的情境,要能使教学目标的达成速度最快效果最好,对于那些用了情境教学法反而浪费时间、没有多大效果的坚决不用。再次是正能量性原则,情境的创设与使用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爱国热情等,对于那些可能会给学生留下阴影、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情境千万不能用。最后是统一性原则,情境的创设和使用要与整个课堂协调统一,要与教学目标协调统一,要与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协调统一,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创设和使用情境。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邮市郭集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