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宣帝杜陵出土的玉舞人与玉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宣帝杜陵出土的玉舞人与玉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8月25日晚,西安市长安区大兆甘家堡村民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宣帝杜陵保护区盗挖瓦当,盗掘出西汉圆雕玉舞人和金扣玉杯,随后将四件珍贵玉器高价倒卖。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获知后,立即立案侦查,抓获了盗掘文物犯罪嫌疑人,追缴被倒卖的玉器并移交文物管理部门收藏。经文物部门认定,均为国家一级文物,现介绍如下:

玉舞人(图1-1正面、图1-1背面)通高10.2厘米,底边长8厘米。玉舞人采用圆雕技法,两人联袂并肩伫立,长裙拖地,实属罕见。玉质为和田青白玉。两舞人身材修长,发式、衣着、鞋履相同。鸭蛋形脸,宽眉细眼,嘴角露出恬淡的微笑,长发挽高髻盘于头顶,一缕发稍下垂于肩胛。削肩膀,身穿左衽交领长袖衣,腰间系带,下裳即通常所称的长裙,前襟下摆略短,露出圆头履,后襟长而拖于地。个矮左臂向空中甩长袖,右臂向后甩长袖;个高双臂扶腰,长袖下垂,随风而飘。玉舞人以粗阴刻线展现大形,以细阴刻线勾勒细部,细阴刻线采用游丝毛雕技法,以摆动的裙角,流露出舞蹈时衣摆自然飘扬的状貌,充满了舞蹈的动感,显得飘逸浪漫,引起观者无限的遐想。从的着装和舞姿看,表演的是长袖舞。这种舞蹈在战国时期已经流行,表演时双袖旋转、翻飞、飘动,挥洒自如,舞姿婀娜优美。如《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张衡《舞赋》:“抗修袖以翳面,展清声而长歌。”修袖即指长袖。汉代是乐舞繁荣发达时期,中央政府设有专管乐舞的官署乐府,专门收集民间乐舞,供宫廷享用。皇帝后妃多能歌善舞。如《西京杂记》载:“高帝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翘袖即形容长袖舞。汉代长袖舞更加盛行,如汉傅武仲《舞赋》载:“罗衣从风,长(袖)交横……体如游龙,如素(霓)。”这都是描写舞者身着长袖舞衣翩翩起舞的场景。皇室贵族经常以乐舞为娱乐,有的宫廷乐人如丙强、景武等,因技艺高超而受到皇帝的宠爱,显富一时。从汉代舞蹈的实物资料中可以看到建鼓舞、踏鼓舞、七盘舞、长袖舞等。宴席上主人往往以乐舞饷宾客,伴奏的乐器有磬、鼓、竽、瑟、排箫等,丝弦齐奏,八音共鸣,有声有色。

玉杯(图2)高13.5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4.5厘米,口沿和底沿镶嵌金扣;玉杯(图3)高12.4厘米,口径6.3厘米,底径4.9厘米,口、足没有镶嵌金扣;玉杯(图4)高12.8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4.7厘米,口沿、杯身腰部、腹部、底足边缘共镶嵌四道金扣。三件玉杯形制相同,通体打磨光润。玉杯直口圆筒形,喇叭形高足,杯身口部、腰部、腹部均刻宽双凹线夹宽凸线。玉质为和田青白玉。经仔细观察三件玉杯均有石绺,其身上的糖色为原生色而非后沁色。据推断杯身上的包金不仅起到美化作用,更是用来加固杯身,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开裂。西汉后期,宣帝勤政中兴,但风雨飘摇的西汉王朝,此时与匈奴连年征战不断,至公元前51年(甘露三年),匈奴发生内乱,胡韩邪单于亲至五原塞上请求入朝称臣,才成了汉朝的藩属。其间通往西域的道路经常中断,致使新疆玉料在内地日渐稀少,从玉杯所用玉料可见当时和田青白玉的稀少和珍贵程度。此三件玉杯与1976年9月西安市长安县车刘村秦阿房宫遗址出土的秦代玉杯①、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收藏的三国玉杯②从造型看雷同,更接近三国玉杯,只是从纹饰上由繁变简,最后变光素的渐变过程。这些玉杯在制作工艺上有一定的连贯、延续性,三件玉杯从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玉杯的选料和工艺也符合当时汉宣帝勤俭治国的社会背景。这类玉杯虽然光素无纹,但其金镶玉的装饰技法显露出富丽堂皇的皇家气派,其使用功能可能和当时人们祈求长生不老的仙家思想有关。古人认为玉是山川之精华,食玉可以长生不老,据《汉书》等文献记载,此类玉杯的功能是承接露水,用以服食玉屑以求成仙。

“举玉杯品美酒,赏佳人持袖当空舞”。玉舞人和玉杯正是长安城内王公贵族夜夜歌舞陶醉场面的真实写照。汉代的工匠们通过玉石载体,采用各种雕刻技法,把汉代的玉雕技艺无一遗漏、全面、丰满地展示出来,是对世间生活怀有的热情和肯定,透露给我们的是古拙、粗犷的艺术风格。(责编:蔚蔚)

注:①《玉器》陕西旅游出版社

②《国宝大观》上海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