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原常见传统农具简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原常见传统农具简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农业是立国之本,小小的农具身上更是凝聚了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农人的智慧。农具一度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伴随着农业的现代化,这些昔日的“功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不说使用过农具,就是完全见过的也不多。本文就将笔者能见到的中原传统农具及其功能做一简单介绍,意图通过文字给读者展示一下这些传统农具的面貌。

关键词:中原;传统农具;功能特征;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广义的中原是以中原六大古都群(洛阳,开封,商丘,安阳,郑州,南阳)为中心,辐射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广大平原地区,狭义的中原则是即指今天的河南省。

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发展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诸多独具特色的耕作技术,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中原传统农具。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发达的农耕文化提供了实物证据,其中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整个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各种传统的农业工具的发明与改进,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传统农具是指历史上农业生活中发明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泛称。中原传统农具的发展也经历了不断丰富的过程:从原材料上讲,由木石发展为青铜,再发展为铁制;从使用上讲,由原始的掘挖、脱粒发展为翻耕播种、中耕除草、以及灌溉收获及加工等多种工具;总体上来说,中原传统农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这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传统农具呈现出就地取材,轻巧灵活,甚至一具多用的普遍适用性的特点。中原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农具丰富多彩。在历史上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农具得到不断的创新,改进和完善,从而为整个中华农业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一、中原传统农具的种类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点,决定了中原农具种类的繁多。根据农业生产的一系列环节,大致可以将传统农具分为以下六类:翻耕播种;中耕管理;收获工具;运输工具;粮食加工以及称量工具。

1. 翻耕播种。翻耕土地是为了更好的播种,所以翻耕农具和播种农具是经常紧密相连在一起使用的。翻耕是指通过使用犁等其他农具将土壤铲起、松碎翻转的一种耕作方法。通称耕地、耕田或犁地。在中国北方传统农业中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泛。约在2000多年前就已开始使用带犁壁的犁翻耕土地。从汉朝开始,畜力犁已成为最重要的耕作农具。魏晋时北方已经开始使用犁、耙进行旱地配套耕作。唐朝的农业之所以得以迅速发展,其中,重要原因的原因就是铁犁牛耕的进一步推广。铧式犁是传统农业中最常用的翻耕农具。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以及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铧式犁的犁壁固定,一般情况下只能向右侧翻土。中原的传统翻耕,根据不同的翻耕季节可以分为秋耕、冬耕、春耕和伏耕等。一般在农作物收获后及早翻耕及施肥,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质量。除铧犁外,铁锨也可以翻地,相对来说,铁锨的翻土能力较弱。

播种是指用手工或农具将种子播到一定深度的土层内的综合农事作业。播种适当与否,播种方式是否恰当,播种工具的选择,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耧车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播种工具,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部分构成。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两者结合,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西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宋元时期北方普遍使用。辅的播种工具还有:料斗子,是播种时用来盛装种子的。粪箕子:也叫粪筐。用于田间打垅将土粪摅在垅沟,由梁和筐两部分构成。拉子,复土工具,种子播下后,人拖着绳,拉着拉子,用拉子带土,把种子盖上。

2.中耕管理。中耕,是指在农作物生长期中对其进行的表土耕作。中耕田间管理工具,主要是用于田间除草、间苗、培土作业。主要中耕农具有:锄、中耕犁、齿耙及其他各种耕耘农具。铁锄是中原地区最常用的除草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锄头可以翻土,锄头也可以除草,每个季节基本上都要进行田间除草,尤其是春季,田间杂草会长的特别旺,所以要经常进行杂草的清理。所以,锄头是中耕中最常用的工具。

3.收获工具。中原农作物的种植,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及其他旱地茎秆作物。收获这些农作物时主要用到的传统农具有,铁镰,短镢等。鎌刀是收割谷物和割草时最主要的农具。自古以来,镰刀的形状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它用于收获不同的作物,一镰多用,构造简单,制造也容易,使用起来很方便,是农家必备的农具之一,基本上可以达到家里每人一把。镰刀由弧形的刀片和木柄构成。有的刀片上带小锯齿。收获之时,先用这些镰刀割下来,以进行下一步的运输和加工工作。

4.运输工具。农作物在收获之后,从田地到农家或市场需要运输载体,担子、筐、驮具、手推车是农村传统的运输工具。担子和筐主要用在山区或运输量较小的时候使用,手推车则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区。相对担,筐来说,手推车的运载量较大。手推车主要以人力推、拉,是一切车辆的始祖,具体分来,则有独轮、两轮、三轮和四轮之分。

5.粮食加工。农作物收获之后,要经过脱粒以及更细的加工方可成为食物的原料,这个环节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主要会用到的农具有:脱粒工具和加工农具。最原始的脱粒方法是用手搓磨谷穗,后来演变用木棍敲打。再后来出现了专门用来脱粒的石制石磙,大大提高了脱粒的效率。在粗略的脱粒之后,专门用来清除杂质的农具则有木锨、簸箕等。把农作物加工成食物原料的农具,是由远古的杵臼、石磨盘发展而来的。杵与臼,舂捣粮食或药物的工具,民间也可以称之为舂米桶、捣药罐、或蒜臼子等。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通常是用人力或畜力,由两个圆石做成,磨盘上摞着磨的下扇(不动盘)和上扇(转动盘),有排列整齐的磨齿,用以磨碎粮食。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磨碎,形成粉末。人们通过借助这些硬质物体来舂磨粮食,节约了自己的力气,是农人在实际生活中智慧的体现。

6.称量工具。农作物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则又会用到这些称量工具。农村常用的称量工具有杆秤、升、斗。杆秤主要是用于衡定重量的,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唐代才逐渐开始流行于市。升、斗、主要是用于确定粮食的体积,十升为一斗。升和斗是古代粮食交易中比较常用的量具。

二、中原传统农具的特点

中国农业文明源远流长,中原的传统农业是中国农业文明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地区的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农业科学技术,传统农具就是其中之一。这些传统的农具作为中原农业文明的载体,见证了中原农业文明的灿烂与辉煌。同时,也是中原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原地区的传统农具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就地取材,明显的地域特点。中原地区,幅员辽阔,植物种类比较丰富,为传统农具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这也造成了该区域传统农具用材的不同。例如,同一类型锄的木柄,有的是竹制的,有的是木制的。这和不同区域农民生活的环境,以及周围植物类型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次,尺寸不一,没有统一标准。中原传统农具的制作,很多是民间手工制作而成,多采用相互交授的形式。大范围来说,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区域制作的农具的尺寸也是不一样的。就全国范围来讲,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一把镰刀,在豫南和豫北的尺寸也会呈现出很多不同之处。

再次,因地制宜,形状千差万别。由于中国传统农具的就地取材、尺寸不一的特点,使得中原传统农具的形状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面貌。各地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制作不同的农具。同一种锄也会有宽刃、窄刃之分。同一种犁有直辕、曲辕,长犁床、短犁床、无犁床之分。

总的来说,中原这个区域的传统农具呈现出轻巧灵便、适应性广的特点。农业的现代化,使得这些昔日农人的好帮手,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视线。

如何将这些农具的面貌继续停留在人们的脑海,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传统农具的传承,我们一方面可以用保护古迹的办法,进行集中管理,另外,也可以通过发动民间的工匠,用制作模型农具的方式,将这些传统的农具制成微型工艺品,使其让更多的单位及个人来收藏,让民间古老的传统农具保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同时,微型农具工艺品,既传承了几千年中原地区的民俗特色,也满足了当代年轻人尤其都市居民民念古怀旧的心理,他们没有下过田,没有种过地,这样的猎奇心理,自然会对这些微型农具工艺品感兴趣。

在对中原传统农具进行保护传承的过程中,也可以尝试已经有的一些成功农具文化节或农具展览的做法,为中原农具的传承做出尝试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宋兆麟《我国的原始农具》,《农业考古》1986年1期。

[2]江亚冰《考古资料所见汉代河洛地区的农具》,《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板,2010年第1期。

[3]胡泽学《中国传统农具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解析》,《古今农业》,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赵熠(1988—),女,安徽省亳州市人。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2010级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魏六朝文献学及文选学。

(此文为郑州大学研究生院2011年郑州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项目论文成果,项目编号为:11R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