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香积寺:一缕香火,一抹尘世的夙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香积寺:一缕香火,一抹尘世的夙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夏季傍晚的香积寺,门前的大广场,树底下坐着三两摇着蒲扇乘凉的老杭州,一边聊天,一边纳凉,那头,又有几个顽皮的儿童,踩着滑轮又或骑着小轮车在嬉戏玩耍,而虔诚的香客却仍在关闭的门前,一遍一遍许下心中的期许。

夕阳的余辉照耀在香积寺独特的铜殿上,散发出柔和而又庄重的光晕,而近在咫尺的街角巷尾,市井的烟火气息,喧嚣嘈杂,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作为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著名的历史遗迹之一,香积寺是杭州佛教文化鼎盛的见证,也是大运河繁华市井的真实写照。

运河入杭第一香

大运河从嘉兴经塘栖入杭州城,可以一直抵达杭州市中心的坝子桥。在陆地交通还不发达的时候,运河航船成为苏锡、嘉湖居民前来杭州的重要途径。许多到杭州灵隐寺烧香礼佛的香客,经由运河会先路过城北的香积寺。香客们乘坐的乌篷船,在弥漫的晨雾中慢悠悠地抵达香积寺外的码头。在船工的招呼下,香客们逐一上岸,带着一颗虔诚的心进寺烧香,香积寺因此有了“运河第一香”的称号。

香积寺始建于宋,本名叫兴福寺,“香积寺”之名,据传为宋真宗所赐。因为“运河第一香”,明清时期,它成为杭州城外三大寺庙之首。清朝时期,香积寺前还立起了两座石塔。其中一座一直保存至今。

铜殿之上,梵音缭绕

只可惜,“运河第一香”的老香积寺,如今已不复存在。

现在的香积寺,依旧是运河畔的一颗明珠,搬离了原来的位置,是杭州市政府在2009年复建的。

重建的香积寺,无疑是杭州最新的一家寺庙。门前的广场很是气派,比杭城的其他几座大寺庙都有气势,地砖、牌坊以及门前的石象都是新建的。金水桥下的放生池微波荡漾、牌楼端庄大气、石塔矗立挺拔、广场开阔宽敞,融为一体,一切都是崭新的,如果不是广场中那依然矗立的清代石塔,似乎已经没有半点历史的痕迹。

踏进香积寺大门,或许因为是炎热的夏季,寺庙里比较冷清,只有零星几人,点香,叩拜,轻声的吟唱,在佛前许下心中的期待。

从没见过一个寺庙如同新香积寺一般,简直可以说是一个铜制的艺术品。走进庙门,便是一座供奉香积寺主神紧那罗王菩萨的庙堂。殿内殿外,目之所及,没有一处木质,门窗、柱子、楼梯全部用铜包裹着,连屋顶的瓦片都是铜做的。所有的铜品都经过了预氧化工艺处理,又平添了不少久远与厚重之感。殿堂正中的紧那罗王像,也是全铜塑造的,雕刻精细、漂亮、栩栩如生。独特的玻璃穹顶设计,又恰如其分的采集了自然光,照耀在铜像上,自然而庄重。

香积寺其实并不大,三层殿堂,一会便能逛完了,走在其中,淡淡的檀木香味如丝般滑进鼻腔,沁入心脾。在一门之隔的高墙内,似乎连空气都清爽了许多,没有了盛夏的焦躁和不耐烦。

灶王爷前,八方食客

走出香积寺,寺庙周围就是住宅区和马路,甚至正大门就对着一幢六层的居民楼,一墙之隔,便是大兜路历史街区,如今的杭州著名美食街。沿着丽水路往北,还有一条胜利河美食街。

说起美食街和香积寺的关系,其实还颇有些意思,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香积寺的主殿大圣紧那罗王菩萨,其实就是人人都认识的灶王爷。传说在元代,紧那罗曾化身为少林寺厨房里的火头老和尚,持三尺拨火棍打退围寺的红巾军,被少林寺尊为菩萨。在比较大的寺庙里,厨房通常就叫香积厨,因而香积厨、灶王爷和香积寺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

这样算下来,在身处闹市的香积寺边上出现一条热火朝天的美食街,就一点儿也不稀奇了。在这里开饭馆的人自然是希望灶王爷保佑生意兴隆,而来这里吃饭的人,不知不觉中或许也就敬拜了一回灶王爷了。

每当饭点,杭州四面八方的食客就会汇聚在这里,代表杭城知名连锁大牌餐饮企业的外婆家、川味观,杭帮菜知名代表老头儿油爆虾,小资范典型代表绿茶等一众餐饮店已经遍布香积寺周围的街角巷尾;饭馆门口排队等号吃饭的“长龙”也比比皆是,一时间觥筹交错。香积寺所在的湖墅一带,原本就是市井繁华之地。运河边这座寺庙香火旺盛,但环境优雅,在周边喧哗的市井中显得格外不同。我在心中忍不住感叹,在这份尘啸中能有这样一份宁静之地,真是难得。

在夕阳中,走出香积寺,恰巧看到天边难得的挂着一道彩虹,跨着老塔和旁边的居民楼,久居城市,已经太久没有见过这本应平常无比的景象。广场上,乘凉的居民,玩耍的儿童以及关门后仍然虔诚叩拜的信徒,我仿佛依稀又看到了当年“运河第一香”那熙熙攘攘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