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招架姜文全攻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招架姜文全攻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人都说姜文是个很难采访的对象,他经常非暴力不合作,只按自己的路子说话,只说自己爱说的话。他笑容可掬、他嬉笑怒骂,他“恩威并用”…… 如果你要采访姜文可一定要比履薄冰、临深渊还要小心再小心。

像姜文这样的演员在中国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银幕上的他从来都是个人风格强烈,以至于任何一部片子只要有他的出现就会或多或少地威胁到整部影片的气氛和调性,也直接威胁到影片导演的地位和初衷。不说《理发师》对抗资本的大无畏,单在新闻会和观众见面会上,只要他心情好只要他愿意他就是全场气氛不容置疑的总体调度。他也能在每一个必要的时候都将所谓的“个性”自然、成功地兑换为新一轮自我实现的资本。他也从来就乐于把自己塑造、呈现为一个个性突出、风格昭著、坚持独立思考和真实表达的人。正因为如此,他的嬉笑怒骂举手投足在一向习惯了中庸平和的大众视野里都能轻易缔造充分的新鲜感和夸张效果。

“语不惊人死不休”

无论你是身不由己的追星族,还是以采访为饭碗的娱记群,访谈姜文是万万必要却又万万有风险的。君不见大小娱记先后有壮烈捐躯的――被当场激得饮泪而泣的;被气得拍案离去的;被撅得面红耳赤下不了台的;被镇得战战兢兢的……

看看记者的观察总结,会感觉姜文那些经典的问答不是在接受采访,而仿佛是绞尽脑汁在回答脑筋急转弯的问题。

姜文:角色不是用来说的――来源:福建东南台

在电影《绿茶》新闻会上,摄影记者层层遮挡着文字记者的视线,姜文很是反感烦躁: ”你们这些摄影的别在这儿围着装蒜。”场内刹那沉寂了,窘迫和尴尬也弥漫室内。

“你能说说你在片中的角色吗?”下半场文字记者的提问小心翼翼。

“角色是靠演出来的,不是靠说出来的。”姜文扛着一面艺术大旗拒绝的同时给记者上了一堂文艺理论课。其他记者看到同人如此下场草草收场散会了。

姜文:我不“比如”――来源:《看电影》

“对你来说,做导演和做演员,哪个过瘾?”周小姐开门见山地问。

“这是什么问题?一样。谁愿去做感觉不过瘾的事儿?”姜文不冷不热地答。

“比如说在您以往的电影中……”(被打断)

“我不比如。”姜文盯着周小姐,正式拒绝。

“《寻枪》是您跟陆川这么年轻的导演合作……”(再次被打断)

“我为什么不呢?”姜文说。

“那您看中他哪一点?”

“没有什么特别……无非就是谈话能谈得通。”

“那您跟他在哪方面能沟通,比如……”(第三次被打断)

“我不想比如.对我来说没有‘比如’这个概念。我不觉得对一个人的感觉能用‘比如’说得出来。事实就是:他找到了我。我看了剧本,我想跟他合作。我没觉着他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这部片子里(指《天地英雄》),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东西呢?”

“没有特别喜欢的,感觉都挺好……就像你这人,说你鼻子长得好,那别的地方就没法儿看了吗?我不是那样看,它是个整体,我说你这人长得好看,可能你鼻子眼睛、或者嘴都不见得有什么特别。但搭配着就顺眼。”(这种回答方式是姜文的招牌答题法,以反问、打断的形式来接受采访是他最常见的应对态度)。

姜文:我不想装,那样挺孙子的―来源:上海《新闻晨报》

女记者提问前战战兢兢:“姜文,听说你很难采访的。”

姜文顿时摆出绅士姿态:“我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你尽量问吧。”

那女记者卡壳了,半天憋出一句:“你今天的打扮似乎很休闲。”

“我今天已经很刻意了,你说我休闲就休闲吧。”接着姜文劝对方回家先准备好问题再来。

“姜文,你找到你的枪了吗?”有个男记者愣愣地把话筒递过去(为了配合姜文的深邃,记者们的提问也变得高深莫测,不明所以) 。

姜文呆了半晌:“那是马山(《寻枪》中男主人公的名字)的枪,不是我的。”

“我能装傻面对那些问题,但我不想装,那样挺孙子的。”姜文私下里这样解释。

姜文:很多导演都是狗屎―来源:《羊城晚报》

“我不觉得干导演是多么高深的事,很多人做导演做得太容易了,可以站在后边,好坏别人也看不出来。真正做了以后你就会发现,很多人就是狗屎,什么都不是!如果把他拎到别处立刻就原形毕露,所以我不想永远做导演,我怕人家给我归到那一类。”

应对方略: “千万不要……”

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表演,表现人性中最剧烈的反应,这是表演学上的某种返璞归真,却也是姜文信奉的生活态度。在无数次面对媒体的时候,姜文似乎都用自己的实际反应带出这样的信号:我喜欢你们有话直说,我不喜欢瞻前顾后也不喜欢意图太多。他的回答也经常是简洁的、力图一语中的、直至要害的,他似乎喜欢表现得就像他所饰演的那些人物:看上去头脑简单,木讷沉默,但实际上却情绪饱满,充满原始的机敏、韧性和爆发力。

千万不要“弱智”和“低能”

一位观众形象地描述道:每次看姜文的访谈,都能感到姜文对于自己智力的自信,能看出来他为自己高人一筹的聪明而沾沾自喜,估计他身边的人都太弱智了,所以会有让他这样的错觉……的确,姜文对于身边一切类似于“弱智”和“低能”的情境是先天缺乏忍耐力和同情心的,在姜文看来,中国人对于庸常的忍耐力是太强了而不是太弱了。

在某电影新闻会上,姜文就曾当场指出某记者的弱智,一番说教罢了,小姑娘泪眼汪汪,――姜文事后也说了:她一哭,我就觉得不落忍了。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娇惯得多,要是我父母说我“你怎么那么弱智啊”,我就到一边自己去想去了,她可能比我小很多,我挺过意不去的。刚才听说她哭了,我也很震惊。我真的没想到。我们这一代就是用这种方式教育起来的,而且说你了,你还没资格去哭。但你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娇惯得多。

对待提问,姜文最经典的一句话是“这个没意思,你换个问题吧”。

姜文承认自己经常说“这事其实已经不用问了”,“对我来说我已经在圈里呆了20年,我在听到一些很年轻的记者问以前说了20年的事,我就想‘怎么又问了?’我不知道怎么沟通。我觉得每个人,尤其是中国人,应该自己独立地思考,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不要一窝蜂,这个对我们这么大的国家是特别不好的。本来人多是一个好的资源,大伙儿有各式各样的想法儿,如果把这么多人都变成一个想法儿、一个潮流,有点可惜。”

此举得到网上好事者欢呼: 中国的媒体本来就弱智,总算出了个姜文克克他们!――事情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这有助于下面这些司空见惯的愚蠢问题不至在有姜文到场的公众场合再度泛滥。

千万不要解释

《寻枪》导演陆川:一次当制片因为疏忽而耽误了工作的时候,他开始说理由,我怒吼着打断他的话:“不许解释!”那个瞬间,我突然想到姜文,这句话是他经常说的话。和很多不成熟的年轻人一样,在拍摄《寻枪》的时候,我经常会为自己的疏忽辩解,而这个时候,从他的嘴里,我听到最多的便是“不要解释”。姜文曾经严肃地盯着我:“记住,陆川,一个男人不为自己的错误辩解。”

有效攻略及成功经验

功力或真诚

《北京娱乐信报》记者宗珊说,很喜欢采访姜文,因为每次都会感到一种崭新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你对人生的感悟,也有对电影本身知识的积累。虽然世上广泛流传着姜文的那种强势和霸气,但从接触中,我很清楚地了解姜文其实是一个待人很谦和又很容易与别人打成一片的人,只不过他的言语总是十分率性而丝毫不加掩饰,这些直来直去的话往往会无意中成为戳伤别人自尊的一些把柄。虽然私下的关系还算不错,但每次采访前,我从心理上从来没有对姜文有过任何的松懈,因为曾亲眼目睹他对没水平的记者提出的没水平问题的不屑回答甚至不留情面的批评,亲眼见识过他挑剔地对记者说:你这个问题没有意思,别人问过好多遍了,你换一个吧。所以这些已经足以让作为记者的我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的谦逊,时刻提醒自己:“与他交谈时,你必须拿出你的见地来才能与他对话。你要是不具备这样的功力,你就必须拿出足够的真诚,而非记者们惯用的操着自己也不明白的新词套话来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我的切身感受是他脑子特别快,他特别受不了脑子慢的人,可能与他是急脾气有关。无可否认,他是一个天才的人,天才一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他对那些说话慢吞吞抓不着重点的人极度地厌恶。我也看到过很多次他对记者娓娓道来的时候,他这人很难琢磨,有时候很有耐心,有时候又很急。可能现在的记者都很年轻,有的比他小20岁,沟通上有些代沟。他觉得他们说话总不靠他的谱,另一方面,因为姜文在圈里也有10多年了,有时候会被媒体歪曲意思,对媒体会有警觉、戒备心理。

一旦你对上他那根筋,撞到了他的频率,他会像个话匣子一样说个不停,其他的人,只要带上耳朵和采访机就行了。

适当来点奉承

《北京广播电视报》资深记者朱国梁说,坐在我面前的姜文显得非常年轻,状态很好,是一个因为成功所以很自信很自在的39岁男人的模样。姜文很上镜,生活中也好看,一副自信心爆棚、咄咄逼人的样子。我照着自己的想法老实地恭维他,他就摸摸脑袋说自己也是“奔60的人了”。我又老实地夸他在《寻枪》里演得好,姜文有些害羞,很高兴,因为他听得出我是真的欣赏他。这又验证了一句话:“当一个人被夸到了点子上的时候,他是绝对谦虚不了的。”

姜文话锋一转,斩钉截铁地说:“一部影片里,演员比导演要重要!我们上学的时候都不大看得起导演,都是那些考不上表演系的才去当导演!”我真高兴那个“狂傲”的姜文又回来了,反问他为啥希区柯克和王家卫都说导演比演员要厉害?姜文马上道:“他们骗你呢!我是看不起做导演的人,他们每次都让我失望而归,所以我要做导演。不是说导演里面没有一两个不错的,有,比如张艺谋、谢晋、田壮壮这些,是可以信任的,但这样的很少。一个戏里面谁是灵魂,一旦你找赵本山演戏,赵本山一定是灵魂,一旦你找赵丽蓉演戏,赵丽蓉一定是灵魂,没有人说导演是灵魂!”

我欣赏他这种观点鲜明、不遮遮掩掩的直率态度。谁都知道姜文是个天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极少数的电光火石类的人物之一,是不可多得的。对于天才,我们只有欣赏和爱护。我发现姜文是个嘴巴厉害心眼儿好的人,其实很细心,很肯照顾别人的感受,在接受集体采访的时候,他生怕旁边的陆川和伍宇娟受冷落,有意无意地“提携”他们,像个大哥哥。“我不想伤害别人”,在专访结束前,姜文这样说。

见好就要收

宗珊:对于自己的私生活姜文一向是绝口不提的,我只从一些比较八卦的杂志上知道他有一个法国妻子,是研究中国道教文化的女学者。至于他的女儿,据说叫一朗(音),是一个很阳光灿烂的名字。姜文很疼爱她,打从她刚出生不久,姜文就亲自给一朗洗澡、换尿布、喂奶、抱她、逗她玩、教她各种本领……即使在工作烦忙的外景地拍戏,姜文也会每天打电话给妻子询问女儿的情况。不过如果你不知趣地问姜文为什么要娶一个法国妻子,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问你为什么要戴副眼镜,这种结果想想也能知道了,所以在采访的最后,我决定还是不要再碰这块雷区了。因为对于姜文来说,这些话题没有兴奋感,确实太无聊了。

像姜文一样绷紧自己

陆川:姜文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他会从周围的工作人员身上汲取每一点滴的养料。姜文自身便具有非凡的语言天赋,这得益于他无时无刻的观察和思索。他痛恨学术腔和文绉绉的话语,他总能找出非常简洁有力的比喻来说明比较复杂的问题。

姜文在言行上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人。他会宣扬自己摈弃所有范文读本式的知识,厌恶所有条规准则;他四处宣扬自己不读书不看报,自己的知识全部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云云,我当初就真信了,差点中了他的圈套。再比如他在媒体采访时说自己不用电脑,觉得那玩艺儿虚,实际上他玩得熟练得很,经常偷偷上网查阅关于各种消息。实际上用圈内朋友给他的绰号来形容,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很多人说姜文霸道,谁的话也不听,而且他似乎只适应用霸道的方式和人交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慢慢的,我发现那并不是真正的姜文,他心中随时随刻总有一根神经是警醒着,紧绷着,在倾听着每一句不同的意见。他是一个完美得有些恐怖的监制,比如说他会隔一天打个电话像中学班主任一样监察一下我的作业情况,做好了他会高兴,做不好他会恼,就会有严厉的批评。他什么事情都操心。作为一个心思缜密而又有着惊人记忆力同时又精力过人的人,他这样也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