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学斌:一个为85名孩子建学校的志愿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里的教学点被拆了
纳屯民族村位于晴隆县大田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村里有三间摇摇欲坠的瓦房。青黑的屋顶残留着长年累月被雨水冲刷的痕迹,几根单薄的砖柱支撑着因不堪重负而弯曲了的房檐。当年刷在墙上的瓷粉早就已经发黄,印着一道又一道黑灰色的污水流过的痕迹,八个早已退色到几乎看不见的红色大字印在墙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是纳屯民族村纳屯教学点,主要接收一到三年级的小学生。教学点有三个年级三个班,三间教室三名老师。走进那已经成为危房的教室,里面黑漆漆地一片,屋顶上虽然挂着白炽灯管,但是却没有电来把它点亮。从没有门板的门中透进教室的阳光,是这间屋子里唯一的光源。没有铺水泥的地板上由于刚刚的那场雨而一片泥泞,几个凹陷下去的地方积着一小滩一小滩的水,不时有水滴从房顶上滴落,“滴嗒”一声落在那一汪小水潭中。
虽然教学点已经成为危房,但是这里却是85名孩子最喜欢的地方。虽然教室里没有灯光,但孩子们却永远睁着亮晶晶的眼睛跟着老师咿咿呀呀地朗读着课文。在这所以校长的哨声为上下课铃声的教学点里,孩子们从来都没有上过音乐、体育、美术课。由于没有电,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广播操,但是他们却用清脆的歌声妆点着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而在2007年的2月,这样一个被孩子们看成是殿堂的教学点却要被人给拆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拆教学点的人叫王学斌,是从唐山来大田乡开展“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王学斌要把大田乡纳屯教学点给拆了是因为他要在原址上,为孩子们重新建一所结实、明亮、漂亮的新校舍。
志愿者想要建所新学校
王学斌,男,河北省唐山市人,2006年6月毕业于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7月28日至2006年11月15日在贵州省晴隆县花贡镇志愿服务,服务单位花贡镇政府党政办公室,主要从事基本的办公室工作。
2006年11月16日,调到贵州省晴隆县大田乡志愿服务,服务单位大田乡政府党政办公室,主要从事基本的办公室工作,协助农业普察工作走访学校,到孩子们的家中了解学习生活情况。
杨国敏原来是王学斌的老领导,后调任大田乡乡长,一次王学斌去看望老领导的时候跟随杨国敏第一次走进了纳屯村。虽然王学斌在去之前已经从杨国敏的口中了解到纳屯教学点的一些情况,心里已经有了一些准备,但当他真正地来到教学点时还是惊呆了。眼前的这三间即将倒塌的房子真的是教学点吗?如果不是从那几间破旧的瓦房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王学斌怎么也无法将这几间几欲倒塌的瓦房同学校联系起来,这真的是他所见过的最破的学校了。
王学斌举起相机,想要将眼前这几乎不能想象的场景记录下来,然而就在他找好角度、调好焦距的时候,他却突然停住了。因为他在镜头里看见了一双眼睛,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黑白分明的眼珠里闪烁着纯净的光芒,仿佛一潭清澈的泉水。泉水中透露出的点点星光,充满好奇的色彩。那是渴望学习的光芒,那是对未知事物的无尽的探索。王学兵被这双眼睛给震撼了,他当即表示做出决定,从自己每月不多的600元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资助十名孩子上学。
从纳屯教学点回到宿舍后,王学斌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那三间摇摇欲坠的瓦房,那透出强烈求知欲的孩子的眼睛,不停地撞击着王学斌的心灵。他想要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他希望教学点的房子能够结实点,这样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就不至于那么危险;他希望能给教室的窗户安上玻璃,这样下雨的时候孩子们就不会被雨淋着;他希望能给每个教室配一块黑板,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不用再从涂成黑色的坑坑洼洼的墙上艰难的认字了……
王学斌有许多的想法,但是他只是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的社会新人,西部计划志愿者们每月的生活补助只有600元。要想帮助纳屯教学点的孩子们改善教学环境,这区区的600元是远远不够的。于是王学斌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王学斌的家庭环境比较优越,父母经营着一个效益不错的生态农业园,所以一开始,王学斌只是想让自己的父母帮帮忙,从家里拿些钱来把教学点校舍加固一下。王学斌将自己的想法和妈妈安新梅说了以后得到了母亲的支持。恰好当时唐山电视台的几位记者对安新梅进行采访,在结束采访后的闲聊之中了解到王学斌的想法,于是电视台就产生了为王学斌和纳屯教学点的孩子们做一期节目以筹集社会资金帮助山里的孩子们的想法。
当王学斌接到母亲的报喜电话时,他的心里满是疑惑,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毛头小子,从来没有干过类似的工作,同时由于自小家境就相对优越,从小父母就帮他把所有的问题都处理好了,他对自己能否将这件事情办好持怀疑的态度。但是安新梅的一句话让王学斌放下了心头的顾虑,安新梅告诉儿子,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强,既然有希望就要努力把事情办成。
于是抱着放手一搏的想法,王学斌开始了他的助学之路。
拉起纳屯与唐山的爱心桥
由于唐山与贵州相距千里,所以唐山电视台《关注》栏目组不能到纳屯教学点进行实地拍摄,为了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王学斌硬着头皮找上了晴隆电视台的台长,请求晴隆电视台的帮助。当时正值晴隆县“两会”召开期间,电视台任务繁重,可王学斌的真诚与坚持感动了每个见过他的人,晴隆电视台台领导答应了他的请求。“两会”刚结束,晴隆电视台马上派出了最优秀的人员和优良设备帮助王学斌完成了纪录片的拍摄。
2006年12月30日王学斌和纳屯教学点孩子们的故事在唐山电视台《关注》栏目播出了,节目在社会上取得了巨大的反响。许多唐山市民纷纷给王学斌打电话表达自己对山区孩子们的关心与捐助意图。当时王学斌每天能够接到五十到六十个咨询如何捐款的电话,那段时间王学斌的手机几乎快被打爆了,经常是刚刚挂断一个电话另一个电话的铃声又响了。许多社区、学校也纷纷开展募捐活动,短短时间共募捐到衣物4000多件,文具1万多件。捐赠品整整7吨,光运费就花了8000多元。当王学斌把募集到的整整两大卡车的物资一件一件的发到村民的手中时,看着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脸,王学斌感到巨大的满足。
就在王学斌把物资全部发放到老百姓的手里并认为事情应该可以画上一个句号的时候,王学斌又接到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给了王学斌一个意外的惊喜。电话是一个自称谷孝江的人打来的,谷孝江先问了王学斌纳屯教学点的情况,又问了教学点里孩子们的情况,再问了重建教学点所需资金的具体数额,就在王学斌纳闷这个人到底想要知道什么的时候,只听电话里的声音慎重地对他说:翻修学校并不是长久之计,我想要为山里的孩子们重新建一所学校。
那天王学斌激动得难以入睡,他没有想到事情能有这样好的超出预料的结果,那天晚上王学斌和谷先生一直谈到深夜,虽然有年龄上的差距,但两颗火热的心却越来越近。
编外工程监理鞠躬尽瘁
2007年2月19日,纳屯教学点的孩子们期待许久的重建工作正式动工了。而王学斌则自觉的成为了编外的工程监督员,有时候他甚至比专业的工程监督员更细心。每天,王学斌都要到建筑工地现场查看工程进展情况。由于纳屯民族村地处深山,交通非常不方便几,王学斌只能每天早上七点出门,迎着早春寒冷的山风,顶着早晨浓重的晨雾,走上两个半小时的山路赶到工地。
因为自己并非学建筑出身,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王学斌专门请了工程监理来对施工质量进行把关。每天王学斌都跟在工程监理的后面详细地记录每平方米使用了多少水泥、多少钢筋、多少砖块。他学会了看建筑图纸、学会了辨别各种型号的钢筋、学会了使用各种检测仪器。虽然谷孝江并没有对王学斌做任何要求,但是每隔两天,王学斌都会把工程进展、工程质量验收等情况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谷孝江先生汇报。由于天气的影响以及通往纳屯的道路本身质量的原因,工程进入后期开展得异常困难。进入雨季的纳屯阴雨绵绵,雨水造成了道路划破,运输建材的卡车进不了村,工程后期所需的钢筋全部是由驴车拉进村里的。而工程越到后期,道路交通的恶化情况就越严重,刚开始还可以用驴车、马车来拉建材,到了最后拉桌椅和黑板的时候,只能用人力来背进山里。那一段时间的奔波与劳累,让王学斌变得又黑又瘦。许多同事看到王学斌累成这个样子都劝他没必要去的那么勤,不要太累了,但王学斌依然坚持。单位领导因为担心他的身体给他下了禁足令,但王学斌每天依然想方设法地偷着来到建筑工地上。到最后领导们实在拧不过他,就告诉他以后要去工地就向单位报告,由单位派车送,可王学斌依然坚持自己步行。很多人都认为王学斌不识抬举、太固执,但王学斌却说:既然谷孝江先生这么信任我,这件事交给我做,把那么多的钱交到我的手上,说明人家信任我,我要对得起人家的信任。我对谷孝江先生负责,同时更是对那些期盼着早日搬进新校舍的孩子们负责。我不坐单位派的车是因为,大田乡本身就是贫困乡,每年的财政都很紧张,从县城到纳屯几十里的山路,一辆大马力的吉普车要消耗多少汽油啊?我不想给乡里增加负担。
建成了学校留下了心
在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中,耗资25万元的纳屯教学点新校舍的建设在经过了120天的等待之后终于完工了。校舍的建筑图纸是由晴隆县城建局设计的,工程建设也是由城建局负责的,虽然是一层的建筑但是地基却是按照两层建筑物的标准来建设的,所以质量绝对过硬,施工方给出的使用年限是50年。新校舍有3间教室,3间办公室,虽然教学点还是原来的规模,但是建成后的教学点有了操场,有了篮球场,还有了围墙。教室顶上安装的电灯为孩子们带来光明,孩子们再也不用在黑暗中学习了。阳光透过窗户上的玻璃投射在教室里,孩子们再也不用为下雨而发愁了。宽敞的图书室里有最新版的儿童读物,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课本以外的知识了。
2007年6月20日在纳屯教学点新校舍的开学仪式上,纳屯的孩子们像过节一样,他们穿着捐赠的火红的新校服、新T恤,背着着崭新的新书包,穿着洁白的球鞋,第一次在学校里升起国旗,第一次学着敬少年先锋队队礼,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里上了第一堂课。孩子们开心的笑脸绽放在脸上,王学斌满足的心花开在心里。
现在王学斌两年的服务期已经期满,他又回到了老家唐山,但是他的心却好像留在了贵州,留在了纳屯。2007年9月他帮助纳屯民族村的5名适龄青年联系到免费到唐山市化学工业技术学校学习的机会,现在这些孩子们都已经从学校毕业了,有三个孩子留在了唐山,在唐山大丰硝化厂做技术工人,每月工资大概有一千到两千,王学斌经常和他们联系,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每次上网看到以前在贵州共事过的同事,王学斌总要和人家聊一聊纳屯现在的情况,聊一聊纳屯教学点。前段时间王学斌听说现在纳屯教学点的学生已经由之前的85个增加到了130多个,教室开始不够用。王学斌打算想想办法再筹点钱,在之前的校舍的基础之上再加一层,建一个二层的教学楼,弄成一个规模小点的中心小学,这样以后孩子们升入四年级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在这里上学,而不用再跑更远的山路了。还有上回重建后期,由于进入雨季,造成交通阻断,一些旧的课桌椅没能及时更换,王学斌打算在这一次扩建的时候将问题一起解决了。王学斌说他现在觉得教学点就像是他的孩子一样,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让他不由自主的永远地关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