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谈教师理念的转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谈教师理念的转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315-02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又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这一高屋建瓴的论述,正告我们语文教师应以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探索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作有效的理念转型,即在教学理念、角色理念、教学模式理念这几方面实施有效的转型。

一、教学理念的有效转型

我们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赋予的神圣使命,要想实质性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必须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理念,跳出“纯粹应试教育”的框架,在教学理念上作有效的转型。

为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我在教学工作中及时进行了教学理念的有效转型。《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要求教师应以“博、大、精、深”作为自身素质提高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能、技巧,并能用灵动有序的教学技能、技巧去激活学生“沉睡”的学习兴趣。

我确立学而终身、教而终善的思想理念。以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自己积极主动地关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广泛深入地研读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学著作,以拓展自身的知识宽度,形成三维知识架构。坚持不懈地研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书报杂志:如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周小山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听课说课上课》,陈旭远主编的《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等论著。

我多次参加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的继续教育活动。更值一提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陈建伟教授主讲《初中语文教材钻研》,42学时的面授课,给我的教学理念转型注入了源头活水,增添了不竭的动力。我明白了在教学设计理念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学期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每一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内化。通过整合、内化教学资源,以更精准地把握教学方向,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完成其赋予的教学任务。研读名家论著,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我的教学方向更为明确,理念转型的指向渐为明晰。

实施了教学理念的转型,我的语文教学工作不再仅仅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解惑,而是转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用新的教学模式,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总之一句话,运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理念,优质地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取得理想的教学实效。

二、教学角色的有效转型

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只有有了正确的角色理念定位,教师才能实现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权威角色向平等融洽、知心朋友式角色的有效转型。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活动才能灵动多姿,生机盎然;学生们才能在语文学习园地里乐此不彼,欣而忘返,同学们的语文智慧才能在特定的“交往场”里绽放出绚烂的七彩之花。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可是,在目前的一些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有相当部分教师的角色理念非常模糊,这部分教师充当着课堂教学“主宰者”和文化知识“灌输者”的角色。首先,他们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副唱腔一张嘴”操控课堂,俨然诵经吟文的“传道士”。而学习的主体――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更谈不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其次,这些教师同时又是作业的堆砌者和资料的传声筒,授完课后,慷慨有加地施以文山题海;以文山题海之术迎战应试教育的“紧箍咒”。这显然与“侧重培养学生运用策略和方法完成任务的能力”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所以,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时正告自己,教师学生之间必须是“平等式、知心朋友式”的角色定位,师生在这一平台上的人格尊严是处在同一水平面的。伟大的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说的“人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我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爱自己的学生,充分地尊重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个性、独立人格及其独特的处事方式。世界的多元而丰富赋予学生的个性特点也各具情态:内向,外向;反应敏捷,思考深刻;喜欢唱歌,爱好踢球……凡此种种,我都真诚尊重,宽怀接纳。课堂教学过程的互动环节,我特别注重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与自,我不给学生命令式的条文条款,只作建议性的点拨开导。将学生与我置于“水平”位置,让学生深感自己尊严的存在,深感自己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学生们得到了尊重,保持了自身尊严,就具有了自信,就具有了正视学习,直面生活的胆识与勇气。换而言之,教师角色理念实施了有效的转型,师生都有了明确的角色定位,给予学生的就是强劲而不竭的学习动力,有了强劲不竭的学习动力,再繁重的学习任务同学们也乐于去完成,再困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教师角色理念进行了有效转型,课堂教学活动就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师生的交心互动就真诚恳切,全心全意。角色理念的有效转型,还促使我得以进入学生的课余生活,在课余的广阔天地里,与同学们广泛地接触,平等地沟通,真诚地交流,做了真正意义上的知心朋友,这为我们师生共同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赋予的学习任务另辟了新“洞天”。凸现了教师角色理念的有效转型的重要性。

三、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型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语文教师亮出了更高的目标,赋予了新的使命。我们要实现目标,完成使命,就应在教学模式上作有效转型。将课堂教学模式转型到以“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应用能力”为宗旨的模式上来。

目前,不少教师对于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来实现新课标的目标,完成新课标的使命没有清醒的认识,也没有清晰思路。其表现为:将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视若珍宝,且美其名曰“中规矩而有章序”。仍花大量教学精力作满堂灌,仍把大量的教学精力与时间用在语言点的传授和单纯语言技巧的训练上。为迎合“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新潮”,但又由于缺乏教学主见,课堂教学过程没有“主心骨”作支撑,实则蜕变成了“合而无习,分而不究”的“过堂”式教学。这些教学模式抹杀了学习主体“自主探究,交往互动”的有效活动。始终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灌输得多,启发得少;指责得多,褒赏得少。学生则是被动地听,呆板地记,机械地练,学习过程苦不堪言且收效甚微。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逼迫学生强记现有结论,而不是指导学生在活泼、灵动的“交往场”通过探究、交流获取并储存信息。他们重视老师教的严格统一,忽视学生学的个体差异。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年,我以“课标”为依据,作了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型。首先,我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精神内化教材,把教材内容内化为教与学必须完成的总任务,又将总任务有章有序地切割成若干小任务,再将小任务具体落实到课节中,使每堂课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其次,灵活多变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每堂课都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交往场”上充分地进行学习互动:如听与说的互动,读与写的互动,练与评的互动,思与辩的互动等等。

另一方面,我还大胆地把“交往场”推向课外:如举办小型演讲比赛;利用网络与老师、同学交流语文学习的体会;或与社会热心人士进行适合初中生实际的社会热点对话;开辟语文学习成果展示小园地等。形成在学习中运用语言,在语言运用中更积极地学习语文的新局面。开辟一切可以开辟的渠道,让学习主体在“交往场”里“思接千载而视通万里”,凭自身的语文智慧发展思维,开发潜能,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要遵循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有前瞻性的教学思维,让教学改革深入实质,实现教学理念、角色理念、教学模式理念的有效转型,使语文教学活动有效且高效。只有这样,我们语文教学的百花园才能奇葩出墙且摇曳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