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慎做耳朵清道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慎做耳朵清道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耳屎,一个多么不雅的名,挖与不挖,众说纷纭。但有的人一天不挖耳朵,就会觉得耳朵发痒,愈挖愈痒,愈痒就愈挖,为的就是一个“爽”字。但是你知道吗?耳屎非但不是“屎”,而且更是保护耳朵的恩物,因此,我们要掌握挖耳朵的频率,选择恰当的清耳方法,才能保护好我们的耳朵哦。 知道 耳屎的作用

耳屎不完全是废物,对耳道有一定保护作用!俗语中的耳屎,正名应该是耳垢,是耳道内分泌腺产生的分泌,虽然英文叫做ear wax,但其主要成分不是蜡,而是油、水及绒毛,一般带有微黏性,负责黏着尘埃及外来物如小昆虫。 干耳和油耳与汗无关

两者无关。这纯粹因耳垢的油分及水分的比例而定,跟耳道内的分泌旺盛有关,情况因人而异,而且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其实油耳的人普遍不多,耳垢分泌旺盛的人士,只需用毛巾勤加清洁耳道外周边,如耳廓位置就已足够。 5种错误清耳法

很多人平时洗完澡,就会顺手拿个棉签伸进耳朵清洁,但殊不知,这样会把耳垢往里推,严重者会影响听力,以下五种错误清耳法,有包含在你的日常习惯中吗? 1. 用外物去吸水

医生不建议大家用任何方法去吸水,一来成效不大,二来积水最终会自然流出。如果忍受不了,较快的方法就是用手轻按耳屏位置,引水流出;如果无效,最后惟有等积水自然流出,如在睡觉时打侧便有助于积水自然流走。 2. 专用棉花棒

耳道内多神经所以特别敏感,亦因此大家用棉花棒轻力挖耳时,会触动到耳道内的绒毛,所以觉得分外舒适,但此举不能清除耳垢之余,更会将耳垢推入又窄又长的耳道内!耳垢顶住尽头的耳膜,令耳膜不能振动,更有可能影响听力,或因堆积过多而压穿耳膜,最终导致失聪。棉花棒本身不是挖耳专用的,就算有所谓专用的版本,其胶棒或竹签本身亦是硬物,有可能刮损耳道,而在棉花棒两端的棉花小球,在扭动间有可能松脱,一旦遗留在耳道内弄不出来,就更麻烦了。 3. 耳挖

医生绝不建议。除了因耳挖集齐了上述棉花棒的弊端,其金属质地又细又硬,在挖耳时很易刮损脆弱的耳道,而耳道一旦受损伤,其绒毛便会脱落,从而失去将耳垢向外推的功能。同时,耳挖又细又长,更易将耳垢推得更深入,在挖时一不小心用力过度,更有可能伤及耳膜。 4. 家长帮小朋友挖

医生首先绝对不建议采耳,而且更不应帮小朋友挖耳!因为小童未发育,耳道较成人短,更易将耳垢推入耳道内堆塞;加上小童如出现因耳垢阻塞而听力不佳的情况时,亦不懂向家长表达。医生表示见过耳垢全封耳膜的个案,在这些因耳垢而求医的个案中,不论大小,都是因为“手多”所致,一旦挖耳,就会开始恶性循环。 5. 耳烛

耳烛插在耳道外燃烧,其原理是利用管内真空的热力,向上抽出耳垢,但奈何吸力的力度不能控制,多数情况只能清去近耳道口附近的耳垢,未能完全清除,而且耳烛的热溶蜡有可能滴入耳内,灼伤脆弱的耳道。 正确清耳法

如耳垢严重阻塞耳道,甚至影响听力,最佳方法就是找医生洗耳朵,医生会用温水替病人冲耳,从而引出堆积的耳垢;或者用显微镜加吸管将耳垢吸出,亦有一些用医生会用电泵来彻底清理耳道,过程安全又快捷。医生建议半年至一年可以洗一次耳朵。

如果你想自行清理的话,市面上的滴耳剂不属处方药物,是自行清理耳垢的好选择。滴耳剂原理是以药物把耳垢溶解为更细小的部分,从而自然排出耳道。而市面上有滴漏及喷雾式可选,但医生叮嘱喷雾的力度有可能过大,伤及脆弱的内耳道,应先试用滴漏式产品。医生亦推荐大家以食用橄榄油来滴耳,同样有溶解耳垢的功效,而且更划算、更天然并无害,每晚睡前滴一次,每次几滴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