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手术配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手术配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通过对分析50例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熟练掌握器械使用和维护,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关键词】显微镜;手术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94-01

精索静脉曲张即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呈不同程度的扩张和迂曲,是青年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达10%~16%,可造成男性不育,手术治疗是迄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常用方法,显微镜下结扎优势明显,术中借助显微镜的优势放大更清楚显示血管结构,可以准确辨认和结扎所有的精索内静脉和引带静脉,实现精索内动静脉精细分离,可视操作,不漏扎,结扎位置更高,能彻底结扎曲张精索内静脉,有利于患者术后症状缓解及降低术后复发率,微创无痛我院泌尿外科已成功治疗50余例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满意恢复良好,此手术切口小,隐蔽性好,复发率降低,。我院自2013年开始至今应用此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50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年龄18~33岁,平均27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全部伴有返流。

2 手术配合

2.1 术前准备

2.1.1 心理护理:术前一日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了解病情、心理状态、特殊需求,针对患者不同焦虑心理给予合理解释,向患者介绍所患疾病的病因,简单地介绍手术过程、麻醉方法、手术优点及手术室环境布局,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先进性、科学性。从被动的手术状态转为主动配合手术的良好状况。

2.1.2 器械物品准备:①器械敷料:小儿腹包/甲亢包、手术敷料包、无菌手术衣、基础敷料包,显微器械。②一次性物品:20ml注射器、5/0可吸收线、尿管、引流袋、石蜡油、电刀笔、手术粘贴巾、敷贴、吸引器管。 ③仪器:高频电刀、显微镜。

2.1.3 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左侧外环下阴囊交界处沿皮纹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至浅筋膜,阑尾钳钳夹精索并提拉出切开,分离周围脂肪并以尿管提拉。挤压至切口外,结扎切断隐带侧粗大静脉并还纳。触及输精管,保留输精管及其动静脉,并以橡胶片隔开。橡胶片两侧血管钳钳夹固定,于切口外暴露精索,纵行切开精索外筋膜,提睾肌及精索内筋膜。显微镜下5-0丝线结扎精索内,提睾肌及精索外筋膜内可及动脉及淋巴管。仔细止血,缝合内外筋膜,还纳精索于切口内。缝合浅筋膜,皮下和皮肤各层,关闭切口。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配合:建立静脉通道,通常18#留置针,协助医师翻转患者,摆放1完毕后,协助手术医师使用显微镜直视手术部位,,手术开始后正确连接导线、吸引装置,建立工作通道后关闭无影灯,保证显微镜影像清晰。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调节光源亮度,适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

2.2.2 洗手配合:手术开始前30 min洗手上台,准备台上用物。常规消毒铺巾后,贴上无菌切口保护膜后妥善固定各种连接导线、吸引装置,器械护士应该熟悉手术器械各种用途及手术步骤做到井然有序传递器械,仔细观察医生操作进展,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台上,显微器械要轻拿轻放,防止损伤。术后并按规定将器械冲洗,不能与其他器械相互碰撞、挤压,术前、术中、术后轻拿轻放术后各种器械的关节、刀鞘积血采用流动水冲洗,能拆开的关节部位尽量拆开钳夹部位张开用小毛刷轻轻刷洗带有管道的器械清洗干净后用高压气枪吹干逐一上油放在器械盒里。镜头的清洁非常重要,需用清水和75%酒精轻轻干净,擦干,关节上油,套上保护盖,避免碰撞,重压。仪器的保养注意做到:防尘,防湿,防撞击。

3 小结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损伤小 ,视野清楚 ,显露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复发少,对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有优势,已经受有生育要求的年轻男性选择熟知。 但必须有先进设备和熟练的腔镜下操作技术。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无菌要求高,金属器械应高压灭菌,,由于术中使用显微镜,可能增加伤口污染的机会,要严格无菌操作,杜绝感染。显微镜属贵重精密仪器,仪器管理原则做到三定,即定人保管、定人使用、定位放置。巡回、洗手护士要相对固定,能熟练配合医生开展手术。

参考文献

[1]杨海林,王利平.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后并发症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8):186.

[2]李文红.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37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2):59.

作者简介:

彭淑珍,女,副主任护师,大外科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