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把学生置于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的、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课外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生活的应用活动情境中理解知识,使每个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理解、加工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
1.创设趣味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趣味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很有乐趣,也只有学生感到乐趣时才会产生学习上的动力。这很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案例1:在学习指示剂遇酸和碱的变色规律时,因为以前在学习分子运动及二氧化碳性质时,已经有了初步了解,知道指示剂在不同环境中会显示不同的颜色。为了使学生对指示剂有更深入的了解,先给学生变个小魔术:取一张事先用酚酞试液写过字的纸,展示给学生,他们会认为纸上什么也没有,然后向其喷洒一种“神雾”(碱性溶液),则纸上就会显示出红色的事先写好的字。纸上的红字从哪里来的呢?此时学生兴趣高涨,他们就会带着疑团和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创设易错问题,引导学生思辨。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冲突,还有些知识点和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不一致,还有些化学测试题学生一看就懂,但一做就错,这些都极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这些知识点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思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案例2 :预测含杂质的氧化铜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反应),将混合物100克放入试管中通入一氧化碳并加热,充分反应后,测得质量减少了16克,则混合物中氧化铜质量是多少?
学生习惯性认为,质量减少即为有二氧化碳生成,把16克当作二氧化碳来计算,此为易错点,可逐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减少的质量并不是因为生成二氧化碳,而是减少了氧元素,要抓住这个关键来计算。
3.创设热点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变通能力。有关社会热点问题,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了解其中的真实情况的欲望比较强,从中选取相关内容创设情境,非常方便,效果也好。
案例3:在学习“温室效应”时,为加深学生的印象,可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想想,这几年的冬天你觉得冷吗?在新闻媒体上你听过关于“暖冬”的报道吗?学生会马上行动起来,想立即弄明白其中的原因。这样做既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又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还提高了学生关心环境的意识。
4.创设目标式教学情境,改组旧知识引进新知识。在教学设计上,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然后在其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从而形成实质性的知识网络。
案例5: 教师问:“西红柿、苹果、食醋、酸奶的酸碱性一样吗?”学生:“不一样”。“不一样的话,用什么方法确定酸性的强弱呢?”“用酚酞试液,用石蕊试液”。“那好,请同学自己实验,检验酸性的强弱。”当学生用石蕊作完实验时,惊呆了:各试管的颜色几乎差不多,为什么?“看来,我们需要用别的方法来区别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了。”
一连串的问题从生活中来,激发了学生们原有的知识,而当他们用这个知识解决问题时,又遇到了困难,此时引入PH就成为必然。在这样的情境中构建新的知识,更有基础,学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但是,如果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学生只是回答教师的提问,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在和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中,二者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引导,最终达到和谐共振,这应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三、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形式上的问题,要让他们感到困惑,有一定的思维空间。
2.创设的问题难易适当,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问题提得太大、太空,学生摸不到边际,无从下手;问题提得太小,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回答,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3.对于某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内容,在创设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辅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应。
4.化学知识和生活生产实践关系十分密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善于寻找教材和生活生产实践的衔接点,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很实用,很重要,必须学好。
总之,在新课标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积极开发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资源,使教学过程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教学式转变为情境创设、合作学习、问题探索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