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昌宁:“千年茶乡”铺筑特色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昌宁:“千年茶乡”铺筑特色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围绕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化发展“三大目标”定位,全力构建以粮、蔗、烟、茶、林、畜六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体系,建成了一批资源型、基地型、旅游型、商贸型、综合型城镇,形成大流通、大市场、开放式的商品

流通格局――

关注点

做强优势农业产业,构建特色工业体系,以特色取胜,打造本地特色经济构架。

以统筹城乡的理念规划城镇建设,打造有魅力的个性城镇体系。

打造“千年茶乡”品牌,弘扬茶乡文化,塑造城市神韵,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特色经济构架规模初具

立足于山区农业县的实际,突出山区农业县特色,昌定县围绕建设云南省重要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最适宜人居的新田园城市、澜沧江流域区域商贸中心“三大目标”,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制胜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又一季大棚蔬菜种植季节的来临,柯街镇嘉肴蔬菜专业合作社又忙碌了起来。董事长杨文彬和他的合作伙伴们奔走在柯街坝子的村村寨寨、田间地头,规划今年的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与菜农签订种植、收购合同。杨文彬信心十足地说:“柯街的大棚蔬菜已成为昌定的一大特色,在全国各大市场大受欢迎。现在,我们已申报1000亩(1亩=1/15ha)的出口基地备案,并已向质监等部门提出申请,请他们帮助我们在无公害生产上严格控制。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昌宁的无公害蔬菜打入国际市场,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杨文彬的信心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来源于昌宁持之以恒推进的特色产业之路,这让他和所有昌宁人都显得底气十足。多年来,昌宁县委、且政府深刻分析县情,以“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确立特色产业定位,持之以恒推进特色产业建设,构建起了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特色经济体系。

作为一个山区面积占97.1%、农业人口占91%的山区农业县,昌宁县围绕建设云南重要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目标,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县,已基本形成了以粮、蔗、烟、茶、林、畜六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体系。如今,昌宁是全国优质茶叶基地县、全国糖料生产基地县、全国名优特林产品泡核桃基地县,云南省优质烟草示范县、商品肉牛羊出口基地县、竹类生产基地县、生态茶叶基地县,已形成了亚热河谷蔗糖、香料烟、蔬菜、水果产业带,温热地区烤烟、茶叶、泡核桃产业带,温凉地区中药材、经济林木、畜牧养殖产业带“三大特色产业带”,构建起了粮、蔗、烟、茶、林、畜六大产业群。全县已建起千亩以上种植基地13个,万亩以上种植基地2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3个。主要农业产业中有四项产业位居云南省前列,其它产业也居全省中游以上,其中香料烟居全省第1位,泡核桃居全省第2位,茶叶居全省第6位,甘蔗居全省第7位。在2004年公布的《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中,昌宁的优质稻米、畜产品、“双高”甘蔗、优质烟叶、优质茶叶、无公害蔬菜、麻类、食用菌、核桃、林纸木浆10大产品被纳入规划。“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蓬勃发展。各类产业专业村、重点村达176个,产业专业户2 346户。农产品品牌化生产也迈出了实质步伐,全县已有国家免检产品1个、国家绿色食品认证3个、国家有机转换产品认征3个,省著名商标农产品1个,省无公害农产品1个,市著名商标1个。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92户,全年可实现产值2.18亿元,其中产值上千万的企业13户。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6.25亿元,为1978年的36倍,年平均增长7.61%。

工业是昌宁发展的软肋。突破这一“瓶颈”一直是昌宁经济建设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昌宁把工业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点,抓认识,抓项目,抓基地,抓招商,抓服务,抓创新,抓落实,突出自身优势,着力培育优势龙头企业,构建起了以优势农产品加工、矿冶、建材、生物资源开发创新、能源发展为重点,具有昌宁特色的工业发展体系。2007年,全县拥有工业企业198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现价工业总产值达10.36亿元,为1978年的41.6倍,年平均增长13.72%。

强化基础,搞活流通,完善网络,昌宁打开“山门”,突破“天堑”,建立起了大流通、大市场、开放式的商品流通体系,用完善的服务网点架起流通桥,用完善的通信网络架起了信息桥,用遍布城乡的集贸交易市场为城乡群众搭起了交易平台。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08亿元,为1978年的26.7倍。温泉乡兴文村村民吴兆祥说:“现在,我们买化肥、农药,已经不需要自己到街子去买了,只要几家人把数字报过去,拿起手机打个电话过去,就可以送到家里来。”特色城镇体系雏形初现

农民吴绍发到县城办事,顺便到滨河公园走了走,边走边感慨:“变得太快了!这几年没怎么来城里,就是来了也没时间来这里看看,现在一看,真是不得了,大也大了不少,到处都是景色,比我们山区还要绿。”

的确,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昌宁县城也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由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6.1平方公里,已从仅有一条街发展到“六纵八横”,从“以路为集”发展到“划行归市”,县城人口从不足万人发展到3.62万人,一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的新田园城市初具雏形。在加快县城发展的同时,把小城镇、农村集镇也统一纳入新田园体系,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建设,柯街、卡斯、湾甸等一批特色中心城镇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集镇、重点集镇和一般村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格局。

“打造有个性的城镇体系,必须依托有个性的城镇规划。”昌宁县建设局局长张光清这样说。在城市规划中,昌宁把地域特征、现代文明、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人文精神和民族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打造“城在田中、田在城中、环境宜人、经济发展、人气旺盛”的魅力城镇,强调规划的权威性,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杜绝了“点头一幢楼、手指一条街”的现象。围绕新田园城市体系建设,把县城和集镇建设同步推进。县城以右甸河生态走廊为主线、现有构架为基础、生态产业为内核、茶乡文化为灵魂,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城镇功能,着力营造“宜于人居、宜于创业、宜于发展”的城市环境。对乡镇集镇,立足于不同的发展条件,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中心城镇优先,建设一批资源型、基地型、旅游型、商贸型、综合型城镇。

在城镇建设中,昌宁坚持用统

筹城乡发展的理念谋划发展,把城镇作为农业大县的平台和载体,不把重点放在规模而在个性,不把突破口放在规模而在功能完善,重点在城镇的历史、文化、灵气、活力、魅力等方面突出城镇性格,注重协调处理好城镇建设与梯度合理布局、土地开发利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加快市场改革、城镇资产置换改革、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用地制度改革,走出了在建设中经营城镇,在经营中管理城镇的良性循环之路。2003年来,累计完成城市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2007年末,全县城镇化水平23.2%,城镇建成区面积12.4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03万人。

特色文化建设活力四射

每当华灯初上,昌宁县城世纪广场上都是一派人声鼎沸的场景,吃过晚饭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到这里,和着音乐节拍打歌、跳交谊舞,享受快乐的时光。昌宁县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段开银几乎每天必来。他说:“在手术台边站了一天后,来这里活动一下,不仅可以放松精神,又能强身健体,还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在昌宁,无论在县城,还是在乡镇、在农村,这样的广场文化已成为了许多人休闲娱乐的“保留节目”。但这仅仅只是昌宁文化繁荣的一个侧面。几年来,昌宁县始终按照“文化促进经济并为经济社会发展鸣锣开道”的理念,把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地方综合竞争力建设重要的内容,围绕“千年茶乡”品牌打造,构建起了以茶乡文化为主线,融入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元素,采取一手抓精品创作,一手抓公众文化建设“两手抓”的措施,加快特色文化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食粮。

随着“千年茶乡”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昌宁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发展时期。从引进外来艺术家创作演出到由该县艺术人员独立创作,从《澜沧江之魂》、《云茶飘香》到《苗岭天风》,“千年茶乡”主题已经真正成为了地方化、民族化的昌宁文化品牌,文学艺术创作结出了累累硕果。2003年,重新唱响了《昌宁设县歌》,成功推出了《我的昌宁》、《我的澜沧江》等反映昌宁地理文化特点的作品;2006年,由云南省文化厅艺术家和本地文艺工作者共同创作的大型舞蹈史诗《云茶飘香》成功推出,并以本地业余演职人员占大部分的演出队伍代表保山市参加云南省第二届新剧目展演获银奖;2007年,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昌宁苗族服饰为背景题材,由本地文艺工作者独立创作演出的舞蹈史诗《苗岭天风》深受好评,并参加保山市演出取得特等奖;2006年和2007年,先后编辑出版了《昌宁茶韵》、《昌宁核桃》两部反映昌宁特色产业的书藉,昌宁特色产业的全貌,成为了昌宁对外宣传交流的必备品;2008年,编辑出版了《昌宁文化地图》,为昌宁文化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昌宁县委书记苏正平说:“昌宁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优势在特色,出路在特色,我们提出建设云南省重要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最宜人居的新田园城市、澜沧江流域区域商贸中心的发展目标,就是要突出我们的特点,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既推进地方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又为和我们一样的山区农业地区的发展探索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