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之美,在于市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之美,在于市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剧情的波澜壮阔来看,中国的城镇化在规模和速度上都可以堪称史无前例、独一无二。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1%提升到2012年的52.6%,花费了63年,将5亿多人成功带入城市的世界。对比全球不同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从11%到突破50%所花费的时间可以发现,拉丁美洲经历210年才完成这一进程,欧洲则经历了150年,北美则是105年。

可以说,从多个维度评估,中国的城镇化无疑是成功的,然而这种成功并不代表着中国的城镇化具有什么特殊之处或者说是“中国模式”。事实上,推动中国城镇化奇迹的关键因素同样也可以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历史缩影中找到。我们应该树立一种简单的想法:中国的城镇化在本质上并无特殊之处,其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遵循了最基本的市场逻辑。那些认为中国政府主导了中国城镇化的观点可能显著高估了政府的力量,而忽略了市场的力量。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巴曙松博士的《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一书才显得恰逢其时,弥足珍贵。该书的重要之处不仅仅在于以全局的视角、翔实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路径,梳理了中国城镇化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然而,撇开这些表面的问题,我认为本书试图表达的深刻观点以及重要的贡献在于向读者揭示了两点最根本的道理:第一,是市场而不是政府驱动了成功的城镇化;第二,是改革而不是规划重塑了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轨迹,也决定了未来的方向。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两点并充分重视历史事实,我们或许可以更清醒地思考中国城镇化的未来路径以及最需要采取的改革建议。然而,迄今为止的问题可能是:我们并未给予历史和现实应有的珍视。

以下我将重点结合这两点谈谈阅读本书给我的三个重要启发。

第一,城镇化的源动力来自于市场,而非政府。中国过去的城镇化是一次成功的旅程,然而,这种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开启了市场的力量、契合了市场的逻辑,可以说,中国的成功经验如果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市场的成功。作者在书中以详细的数据和严密的经济逻辑论证了:如果中国没有松开户籍制度的束缚,就没有数以亿计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也自然不会有劳动力从农业向工商业的流动,也更不可能有这种流动所刺激的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如果没有土地市场化改革和房地产行业的正常化,中国不可能实现土地要素的市场化和货币化,存量财富不可能顺利盘活,基础设施不可能大规模建设,城市住房条件也不可能快速改善。如果没有沿海开放打开海外市场,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所产生的巨大生产能力便无法找到出口,珠三角和长三角也不太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崛起为中国的两大增长极。

因此,归根结底,中国城镇化的真正成功之处在于释放了人、激活了土地、开放了市场,从而将中国的城镇化置于全球化、市场化、货币化三大浪潮之中,并最终导向了耀眼的经济增长。

第二,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而非建筑。人是产业和城市互动融合的核心,有“产”才有“城”,产业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财富增长的源泉。尽管从不少经济指标中衡量,中国的城镇化是成功的,然而,从人口的角度评估,中国的城镇化过程又是极不平衡的。这表现在:首先,中国的人口城镇化过程多是以劳动力为单位的流动,举家外出的人口流动较少,这里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中国非农产业部门的生产力极大扩张,但是由于缺少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活动,流动的劳动力无法形成正常的城市消费,多余的生产能力则不得不依赖于出口。其次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和户籍人口城镇化也存在不一致。2011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常住城镇人口规模为6.9亿),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5%(户籍城镇人口为4.6亿),两者差值达16个百分点。考虑到中国的养老、医疗、教育、公共服务均在一定程度上与户籍挂钩,这种差距本身即意味着非户籍人口,主要是迁移人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

第三,城镇化的落脚点在于改革,重启市场之路。作者站在决策者的视角,认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可能突破仍然在于重启改革,以改革重塑市场,以市场驱动城镇化的转型。在这里,如果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政策建议,可以将它归结为两句话:其一,中国未来的城镇化等于转型,而非简单地追求增长,以转型为主线倒逼和形成改革的共识,在户籍和土地两大领域实现突破;其二,中国未来的城镇化等于人,不等于建筑,以人为核心应成为城镇化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