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地方师范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地方师范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教育的最终目的入手,针对目前地方师范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并研究探讨了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地方性院校

一、引言

总书记在2004年教师节时指出,“中国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目前我国对英语方面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大量增加,高校作为各类外语人才的培养摇篮,对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作为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值得每一个高校英语教师进行深入地研究。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的知识、技能、经验和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水平、教学技能技巧、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都是制约教学进步的因素。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都会出现知识技能退化和教学模式僵化的状况,相关知识及专业化技能满足不了时展需求。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寻求专业化发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职业精神,使自身的职业水平能够适应时展需要;并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高效的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也是满足总书记的要求,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

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学者李秉德先生认为教学活动包含七要素: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以及教师。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要靠教师去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英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思想和理念落后、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存在问题,如何完善?面对挑战,又如何发展?笔者认为面对目前的困境和挑战,应以教师为核心,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国际背景下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三、地方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笔者对贵州几所师范院校调查发现,48.6%的学生对英语教师现状的教学方式不太满意,认为目前英语课堂上课模式陈旧,理论多,实践少,实际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对教师的调查表明,,26.4%的教师的教学模式从开始教学到现在没有较大改变过,对国内外最新的教学理论及语言理论(针对英语课程而言)研究较少;教师近三年内外出进修半年以上的不足20%,而85%的教师表示渴望进修来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地方师范院校英语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知识结构缺乏合理性,导致语言实践能力低下

从很多绝大部分教师都是直接从英语专业毕业的,其中大多数都没有受过专门的教学理论教育。由于外语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很多年来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语言知识的摄取和各种语言技能的获得上了,语言理论课的课时较少,语言教学理论几乎为零。即使是师范大学毕业的,由于课程体制的设置问题,条件性知识的获取方面也很欠缺。

2.教学思想和理念落后

如果说教师们的现代教育理念意识薄弱,教学模式陈旧,对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构成普遍性挑战的话,那么它对于外语教学则是致命的威胁。因为外语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它不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经过学生在课堂内外大量的外语实践活动来实现,因此,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能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外语实践活动,并有效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外语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现在有很多的年轻教师也仍然使用“语法翻译法”。尽管这些教师深知应该使用“交际法”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和学生均发现使用“翻译法”教学更加“切合实际”。教师在课堂上实行“一言堂”,剥夺了学生宝贵的练习时间,使他们只有听人说话的机会,而没有自己张口练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师算不上教学能力强的教师。

3.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

不少外语教师缺乏科研意识、科研精神与兴趣; 许多外语教师搞科研只是为了评职称、涨工资。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的去搞科研反倒没有成为大多数人的追求。由于外语教师长期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缺乏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尤其大学扩招使这种现象更趋严重。许多教师应付教学工作已感到不堪重负,剩下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已经很少,因此很难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认真的思考,更谈不上围绕学生的个体需求深化教学改革。

四、地方师范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教育是一件复杂的活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面,“教师是研究者”和“教学是一项不断进行着的、以理论原则为指导的、解决问题的活动”,针对以上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教师职业发展培养。

1.完善知识结构,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和掌握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进行完善,才能与地方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不断提升的英语教育教学的专业素养,与时展的需求相符合,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加高素质的英语教育专业人才。从地方院校英语专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来看,教师应该广泛吸纳各种最新知识,随着自身知识面越来越宽,综合素质越来越高,才能不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所淘汰,才能真正跟上飞速发展的社会节奏。作为新时代的院校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深厚的英语基本功,而且,还应该具有英语教学方面扎实的知识与技能,此外,还应该不断积累以丰富实际工作的经验。在平常的工作中,加强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注重对英语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学会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同时,在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验证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对有关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接受、理解、消化,内化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2.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英语教学理论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对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加强对英语教学理论的学习,创新教学方法, 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一是构建互动性较强的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注重英语的实用性特点。在课堂上多设计一些有趣的、真实的英语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英语语言的自然沟通与交流,不仅让学生获得英语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而且能够让学生应用英语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有利于促使教师专业素养地不断提升。这样既能活跃英语教学课堂,又能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尽可能地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通过英语沙龙、开博客、发论坛、QQ等多种现代英语交流表现形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三是加强对英语教学理论地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英语理论专业素养。通过阅读英语教学理论书籍、报刊或是通过上网学习等途径,能够切实地提高英语教学的理论水平。

3.加强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认识和培养

“教学能力”是具备语言教师资质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学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更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一是教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支撑。譬如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基础条件。一个连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不了解的教师,要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困难的。二是教学能力提升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不断地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转为成教学能力。三是加强对教学手段应用方面的培养。作为院校英语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各种现代教学手段,能够熟练地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在职业发展中要着力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认识和培养上来。

4.注重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师,不仅仅是一位教书育人的教育者,更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验证、不断改进的研究者。教育教学研究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动力,教育教学实践是教育教学研究的试金石。一是加强对理论方面的学习与研究,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理论是实际行动的指南针,教师应该将教育科研的相关理念大胆地运用到教育科研的实际工作中,从而创新教育科研形式,确保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二是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身份观察教学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和现象,并运用有关理论进行深入地分析,寻找其中的原因,并想方设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地方院校的英语教学质量。三是积极参与各种展示自我的平台,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譬如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讨、教学竞赛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助推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

五、结语

本文通过客观分析目前地方师范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提出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探讨了英语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为满足教育改革和教育深发展的需要,其关键在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靠的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发展、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课堂实际的外语教学活动以及职业群体的共同发展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也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外语教师。

【参考文献】

[1]文巧平.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重新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 ,2007,8(1).

[2]哈红光. 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3]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12):45-47.

[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