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改版.发言人.人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5月18日,已走过75年发展历程的《新民晚报》推出新版试刊。改版后的《新民晚报》加大了新闻版面比重,天天26个新闻版;整合专副刊资源,推出“星期天夜光杯”、“国家艺术杂志”等一批新的周刊;版面视觉效果也由穿插式变为模块式设计。《新民晚报》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老晚报,这次改版是她自1998年1月1日第四次改版以来最大一次改革动作,体现出这张老报纸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特质。
就在《新民晚报》改版的同一天,北京报业市场创刊第二张晚报――《法制晚报》。《法制晚报》的前身是北京政法委主办的《北京法制报》,在去年底的报刊整顿中划归北京青年报,有消息称,北京青年报斥资1个亿打造《法制晚报》,欲与有几十年传统的《北京晚报》放手一搏。虽然名称中有“法制”两字,但报道内容实际仍是综合性的,创刊号56版,包括本市新闻、娱乐、体育、国际、国内、副刊等。《法制晚报》还提出“离你最近的报纸”的办报理念,试图努力做到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报道市民身边的人和事。如今,活跃着七八家都市类报纸的北京报业市场又添新生力量,这个市场是否已经接近饱和的极限?接下来的残酷竞争中哪张报纸会“壮烈牺牲”?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去年以来,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各地陆续实施,最近,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一些国外媒体驻中国记者,了解他们眼中的新闻发言人。这些外国同行认为设立新闻发言人是一个进步,但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往往“宁肯不说,不肯说错”,通常只回答他们非常确定的问题,这样就无形中影响了很多本来可以透露的信息。不少国外记者还发现:在中国,开新闻会的官员权力越大,越敢于说实话、说的实情越多,“像朱F基、讲得很痛快,记者都很高兴”。听听国外同行的批评意见,对于改进我们新生的新闻发言人工作不无益处。
近年来新闻院校办了不少,但是一方面新闻专业毕业生叫“就业难”,一方面传媒机构却苦于招不到满意人才。最近,在中华世纪坛召开的传媒人才招聘会上,云集了维亚康母、中国电影集团等重要传媒机构,吸引了大批人才冒雨前来应聘。这次招聘会上不少传媒企业招收相当数量的营销人员,但“响应”者却不多,许多求职者认为自己学的新闻专业,就是奔着编辑和记者的职位来的。另外,既懂采编,又会策划,还可以兼主持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这次招聘会上的需求热点,但是合适的人选却很少。媒体机构的产业化改革,必然要求借鉴成熟商业企业的经验及知识储备,人才结构也会相应调整,传媒业的转型给新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也指出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