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享知识、感悟生活,从而引发师生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情感与心灵的共鸣。
关键词:潜能;多种感官;眼角膜
一、自主学习,放手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欣赏名师执教的《凡卡》一课后,在基础知识教学这一环节我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应该这样教。我们普通教学总是由字到词再到句,继而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应试基础知识。这节课老师是如何做的呢?“你有哪些字词不理解,说出来我们讨论一下。”“谁还有对这些词语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老师如沐春风的话语中,孩子们一下子放开了,同音辨义、一词多解、引经据典、语境分析,显示了高年级学生深厚的语文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结合新课程改革我深切体会到:重教,则事倍功半;重学,则事半功倍。老师们,课堂教学中放开手挖掘学生潜能,孩子们则会回报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
二、多元思维,充分激发多种感官的能动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智力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等方面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我国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结合我国学校教育与教育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一理论在我们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可谓是匠心独到。在教学《拾贝壳》一文中,“瞧,一个细长的螺蛳壳,像一个张着嘴的小喇叭,真逗人喜爱!”“看,一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真漂亮!”这些句子学生理解起来不深刻,那么借助手势动作帮助大脑思维,效果极其明显;在教学《晏子使楚》这一课时,学生们排练课本剧,声情并茂,理解深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调动学生的多元思维,充分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能动性,语言文字才能深刻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灵与生活的再现,而在学生读起来容易,入情入境却非常困难。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与文本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字词句读中有思、读中有悟。在教学《栽的缅桂花树》一文时,学生对的形象距离太远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利用多媒体对当年的情况进行再现,加上教师深情地讲述,孩子们懂了“望着它潇洒的风姿,仿佛听见,总理吉祥的祝福、深情的期望。狂欢之夜,我摘下一朵金色的缅桂花,让馨香的忆念在心中深深珍藏”。在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味:“我”在捐献母亲眼角膜时撕心裂肺的哭诉;在捐献父亲眼角膜时父亲的自豪和温迪的骄傲;第三次捐献温迪的眼角膜时,“她的碧眼仍然闪耀着骄傲的光芒。”教师在深刻理解教材之后,深加工再现给学生,这样寓情于境的语文课堂,自然一体,浑然天成。
综上所述,奏响心灵的旋律,让语文课堂中的字词句篇灵动起来,让心灵的世界共鸣,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新兴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