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装置艺术和现代大众生活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装置艺术和现代大众生活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对装置艺术材料选择的分析,以及对装置艺术选材的日常性的肯定,试图研究装置艺术与现代大众生活的关系

【关键词】装置艺术;现代大众生活

在现如今的当代艺术中,架上绘画日渐式微,并不只是因为从事传统绘画的艺术家的数量在递减,更是与其他形式的发展相比较,其再当今艺术领域的重要性在减弱。传统绘画逐渐从被关注的事业中淡化,不再处于艺术的主导位置。自60年代以来,随着各式各样的前卫艺术运动,装置艺术已成为当代艺术一项很重要的创作手法。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装置艺术就是在都市化的现代大众生活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装置艺术的题材来源于生活,但是装置艺术的风格却是艺术家“外事造化,中的心源”的结果。

装置艺术虽然突破了传统的视觉方式,但这只是其达到的效果并不是最终目的,它的价值在于通过所选择的现成品的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普遍观念及现成品之间的关联,现成品与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背景环境的关系所显现的意义引发观众对当代人、社会状况、精神状况、心理状况的共鸣与思考。装置艺术是对当代人的模仿,这种模仿并不是复制,而是作者观念的传达。

装置,从字面上看为Installation,该词有装配、安装的意思,这是从工业上借用来的。装置艺术为人们所“认识”是通过现成品来实现的,它是现成品本身,试图在混沌的现实无题世界中国分离呈现装置现成品的艺术世界,其重要手段就是将现成品从“实用”中抽离,使现成品“成为一种被从一个上下文中扭脱出来,再被置于一个新的陌生的上下文中的东西”?。美国评论家胡・大卫斯(Hugh・ M・Davies )认为装置艺术是古老文化传统在当代一书中的遥远的回声,因此,洞穴空间中的岩画、各种宗教庙宇和教堂,可以说是装置艺术的前身。装置艺术是通过传统艺术形式的错位展现,从而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将清楚的东西模糊化,将简单的东西复杂话②,以破除人们思维的单一化、有限化、简单化的鉴赏模式。经过错位处理,生活的日常感知被艺术品的思考与感悟所取代。装置艺术促使艺术由对传统架上艺术的关转向对现实生活元素的艺术意义的再现与表现,以实现艺术、观众与社会的对话与交流。因此,装置艺术最重视媒介材料的潜在艺术表现力的选择,重视媒介材料的艺术表现可能与这种材料原有的生活表面现象之间的关联。

早在一百多年前,现代主义之父塞尚就明确表示艺术应该为平民服务,而不应该成为美国大亨的奢侈品。他说:“我画花儿是为那些并不需要这些画得老百姓,我画花儿的目的是让那些坐在祖父腿上的小孩子喝汤的时候能一边吃一边画会花儿。”把现实生活中的物品不加任何改动直接放置在展览场地当做艺术品展出时,其物品的使用价值已经荡然无存。这种举措看起来并不需要什么艺术技巧,不需要进去美术院院校将诶受严格训练便可以做到,但却恰恰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艺术家的艺术生活化、大众化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都市社会中人文精神的一个倾向,那就是从技术转向了文化。

有的时候,装置艺术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感受。当代国际艺术界深受关注的艺术家蔡国强,他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元素来隋康西方的理性,他参加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龙来了,狼来了,成吉思汗的方舟》是对东西方文化交锋的直接表露。他的这种循序也是西欧哪个观念、行为到装置的过程。由丰田汽车发动机和中国黄河渡口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原始羊皮袋构成的装置作品,似弯曲的河流,又似流动腾飞的龙的姿态,具有多重的象征含义。

刘彦,一位擅于用材料艺术家,在他手中,材料取材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如:电话、手表、铅字、古旧的书籍、玻璃等等,以它们所具有的“比喻”潜力为基础,通过堆积、粉碎、病变、燃烧变形、混合、覆盖等特有的手法来唤起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全新注意,去感受平面状态下的立体感受。直观这些生活中的现成品变成发霉的毒物。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创作的装置作品有反应积极面的,有反应社会黑暗面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都反映的是当代大众的感受。

装置艺术品以社会化大众现成品作为基本的艺术媒材,有时意在通过把现成品所容纳、所关涉的场景作为基本的艺术媒介。更进一步地说,装置的材料的选择本身就是挖掘和寻找,探究它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具有存在物质材料的直接性。而与雕塑相比较,雕塑是一个逐渐形成和生长并转化成为现实物质到艺术实存的过程。即:

雕塑:材料改造/主观化作品

装置:材料挪用/观念化作品

任何装置,一旦它的内容被读懂了,就失去了重复观赏的意义。正如课本,读懂了,学会了也就失去了意义。

传统的架上艺术家以富有个性的形式语言,来负载自我情感或对事物的感受,这种形式语言体现了艺术家人格化的痕迹。而现成的材料因创作者的个性形式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它具有普遍性,无论是一匹布、一件家具、一堆废铁还是一块石头、一只动物标本或是动物皮毛或是一片旷野林区,都与人类生活与社会意义相关联,装置艺术品对现成品的挪用与处理,是艺术家创造、赋予、超越的体现。

装置艺术材料的应用是开放性的,也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日用品和工业用品),只要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意图,都可以作为作品的材料加以运用。装置对材质的要求仅仅在于某种质材是否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出艺术家所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对于这些作为媒介的材料而言,不需要考虑它们的体积、质量、肌理等因素自身的意义,而只要求它们是为大众习惯所公认的某种意义的体裁即可,并以此达到思维引导和传播的目的。综合的运用使作品涉及了艺术空间的扩展和新经验的综合,作品意图的呈现往往是暗示性的,作品自身因为种种可能性而变得陌生和神秘,其蕴含的不确定因素让我深感日常材料是可以这样用。选择日常的材料与复制的方法,尽可能减低技术。尽可能使自己保持客观和中立。让设想通过作品慢慢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杜桑》:(美)卡尔文.汤姆金斯著 李明星等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

[2]《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王治河著国外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