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管子·地员》关于土壤的认识、利用与保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管子·地员》关于土壤的认识、利用与保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新一轮的环境保护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环境”是一个内容和含义极其丰富的名词,不同学科角度不同,解释也不一样。R.J.约翰斯顿在《哲学与人文地理学》中说:“地理这个词具有两个主要涵义,一个是口语化的,指的是环境;而另一个是学术性的,指的是对环境的研究。”可见从地理学角度出发,二者是可以划等号的。环境地理学是一门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因素(物质、能量)和条件(地质地貌、大气、水、土壤、生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分析并试图解决今天环境问题一个适当且重要的切入点,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研究环境问题。而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讨。张岂之先生在《环境哲学译丛》的总序中,指出“和西方近代工业化社会主导性的价值与信息系统相比,中国历史承载着一种亲自然的文化精神”。《管子・地员》篇就是古人关于土壤认识利用以及保护自然的专论。综观其篇,其所涉及并非土地资源,也非仅指耕地资源,土地资源,所指范围过大,有些土地资源和人类生活的直接联系不甚密切,无须过多讨论;耕地资源,所指又过小,不能全面反映与人类的关系,而《地员》篇非常恰当地选择了,土壤这个范畴,既有全面整体的考虑,同时又很具有实用指导意义。

“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二’字像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壤,柔土也”(《说文解字》)。以上可以看出,“土”是生物的生长基础,而“壤”之所以能“柔”,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包括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可见古人早已意识到土壤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这种意识还不够,还必须有这方面的具体知识,才能够做到利用与保护的结合,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地员》对土壤的研究很精细,意义深远,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土壤分类的准则直至今天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地员》分别从地形地势和质地等级角度进行了分类,分别分为二十五种和九十种。

1、按地形地势分。

1)平原(即渎田)分为五大类:息土、赤垆、黄唐、斥埴、黑埴。

2)丘陵分为六大类:坟延、陕之旁、厄陕、杜陵,延陵、环陵。

3)山地分为九大类:蔓山、付山、付山白土、中陵、青山、赤壤礅山、徙山、高陵土山。

4)高山之上分为五类:县泉、复吕、泉英、山之材、山之侧。

这是一种区域性的土壤分类,以地形为主,同一地形中又以地势具体分别,从低处至高处如下次序:黑埴、斥埴、黄唐、赤垆、息土、坟延,陕之旁、厄陕、杜陵、延陵、环陵、蔓山、付山,付山白土、中陵、青山、赤壤x山、徙山、高陵土山。而高山之上的五类是一种特殊的分类。不受地势影响,主要考虑山上特殊的地质构造,如有无泉水及其泉水位和山上具体的方位(山之材、山之侧)。

2、按质地等级分。

1)上等六大类:粟土、沃土、位土、隐土、壤土、浮土。

2)中等六大类:X土、r土、(土监)土、剽土、沙土、塥土。

3)下等六大类:犹土、壮士、殖土、觳土、舄土、桀土。

以上每种又分为五小类,“凡上(中、下)土三十物”。这种分类方法,基本上做到了以土壤的肥力、植被、颜色、质地、水文和酸碱度作为准则,也是今天常用的。

不管上述哪一种分类,都未把土壤单独孤立起来,而是考虑到与其紧密联系的水文、植被等因素,当作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具有很强的系统环境意识。《中国地理学史》对其进行了高度评价:“从我国古代土壤分类的发展情况来看,2000多年前能认识到这些方面,达到如此高的成就,是非常值得珍视的。”

二、在土壤利用和保护上对后人有很有益的启示

1、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凡草土之道,各有毂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每土有常。而物有次”。文中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什么样的物种,阐述详细,如“渎田息土,五种无不宜……其木宜妩、薷与杜、松。其草宜楚棘”,是说河川沃土,五谷无不相宜,那里种树宜于妩、蒲、杜梨和松树,种草宜于壮荆和商棘;又如“赤垆,……五种无不宜。其麻白,其布黄,其草宜白茅与灌。其木宜赤棠”。是说赤垆土,种五谷无不相宜,那里种麻则麻色洁白,织出布则布色润黄,种草适于白茅与灌,种树适于赤棠,文中用很大篇幅阐述了这方面的内容。土壤的功能有两种;资源功能和环境功能。所谓资源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粮食和各种原料产品。认清土壤的属性,实质上就是为了充分而合理发挥其资源功能的作用。我国古代经济以农为主,土地生产力不是很强,这样的认识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极其有利。对于今人来说,保护土壤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停止农垦,退耕还林,而是要做到发展与保护协调,适宜农垦的继续,而且加大科技力度,发掘其潜力,不适合农垦的,还为原貌。这就是合理的利用。

2、水土关系谐调。“夫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土与水也”(《管子・禁藏》)。土与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二者之间关系又非常紧密,“穷山恶水”表明了水土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山清水秀”反映了水土之间的良性循环。如何保持水土,是一个乃至今天都很重要的环境问题。’《地员》篇对水土关系的分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水位作为区分土壤类型的一个依据:地下水位是《地员》篇贯穿始终的一个土壤分类标准,如“息土……五七三十五尺而至于泉”、“赤垆……四七二十八尺而至于’泉”等等;反映了地下水位对土壤属性影响很大。从农耕角度出发,地下水位太深不好,如山地、丘陵中的某些类型,基本不能种植农作物;太浅了也不好,如“黄宿”、“斥埴”;地下水位要适度,如“息土”,三十五尺深,“其水仓”,“五种无不宜”,“赤垆”也是。

2)认识到水位与盐碱地形成的关系。像“黄唐”、“斥埴”由于水位较浅,从现在土壤科学角度分析,地下水位由于接近地表,能以毛管上升水的形式补给土壤,这种情况下,如果地下水矿化度高,则会导。致盐碱化。文中虽没有分析其变化的过程,但已观察到盐碱化的根源在于地下水位,弥足可贵。

3)认识到了土壤蓄水性的差异。如“五粟之土,干而不格,湛而不泽,无高下,葆泽以处”。即五粟土干燥而不坚硬,湿润而不散脱,无论高地低地,都经常保持水分。“五位之土……无高下,葆泽以处”也是。只有认识到土壤蓄水性的差异,才能把握灌溉和排洪的时机以及量度。

4)水循环对土壤物质迁移的影响。土壤内的水循环是土壤中物质迁移的一个重要载体。土壤水中含有大量溶解态的有机物和 无机物,它们随水的迁移而迁移。“黄唐……其泉黄而臭,流徙”,“斥埴。其泉咸,水流徙”。“黄”、“臭”、“成”证明许多有机、无机物随水而流走,从而导致土壤中物质发生变化,流去的也包含营养物质,导致土壤质量的变化。

3、较科学地认识土壤的物理性质。

1)孔隙性。指土壤物质颗粒之间的空间,太大不利于保养水分,太小不利于水分循环。“赤垆,历强肥,五种无不宜”。“历”解释为干疏,表明孔隙性适度,从而有利于作物吸收水分及营养。其结果是土壤肥沃。像“五粟之状,淖而不M,刚而不觳。不泞车轮,不污手足”,“五沃之状,剽感橐土”,“五位之状,不塥不灰”、“五a之状,……芬然若灰”都是表述同样的性质。

2)粘结性。“赤垆,历强肥”中的“强”,就是这种特性的表述:抵抗外力破碎的能力“五殖之状,甚泽以疏,离坼以JJ”,“五觳之状娄娄然,不忍水旱”,表述的就是粘结性过差,导致土壤贫瘠,不耐水旱。

3)可塑性。“黄唐,……行Z落,地润数毁,难以立邑置Z。”修造围墙时,地湿易毁,难以筑城砌墙,说明黄唐土可塑性极差。

4)球状结构性或团粒结构性。“五塥之状,累然如仆累”。五种塥土的性状,团粒堆积得像蜗牛。这已经对土壤的结构性有明确的认识。

4、土壤环境决定论。“五粟之土……五臭所校,寡疾难老,士女皆好,其民工巧”,“五沃之土……其泉白青;其人坚劲,寡有疥骚,终无h醒”,“五位之土……其泉青黑,其人轻直,省事少食”,这些都在讲述土壤对生活在其上的人类的影响,这里具有明显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决定论”从伦理学和科学的角度来看,有很大的片面性与主观性,但某些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在那个年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结果小于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利于人类顺应自然规律而谋求生存。

5、植物群落与土壤的关系。“叶下于菱,菱下于莞,莞下于蒲,蒲下于苇,苇下于q,q下于蒌,蒌下于L,L下于萧,萧下于薜,薜下于萑,萑下于茅。凡彼草物,有十二衰,各有所归。”对这段解释,观点不一,夏纬瑛认为是从水面到陆地在不同地段生长着12种植物:叶、菱、莞、蒲、苇、q、蒌,L、萧、薜、萑、茅。“叶”就是“荷”,一种深水所生的植物,是十二种植物生长地势最低下的;“苇”即芦苇,生于浅水及水边的湿地,介乎水陆之间;“茅”是白茅,生长在最高地势上,适于干旱的地方生长。依据这种解释,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古人已按次递变勾画出一幅很有规律的植物生态与土壤分布的生动图画,形成了特有的生态系统。

从《地员》篇我们看到了先秦时期人们已开始探索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探讨各种自然因素的经济、生态价值,并深刻地认识到合理利用自然因素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这是我们今天应该予以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