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计算让思维插上放飞的翅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计算让思维插上放飞的翅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计算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中让人望而却步的难题。因为计算教学的单调、枯燥,教得不好就会模式化、程序化,所以教师在选择上公开课时往往尽量避免上这类的课。上一节课难,上好一节计算课更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讨的话题。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维品质;培养方法

一、源于教材,优于教材,提升思维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作为教师,在教学前先要多看参考用书,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所力求达到的教学效果,尽可能把知识间的体系串联起来,形成知识链,易于学生前后知识的衔接,形成技能技巧,并在巩固学生计算方法掌握的基础上适当提升,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例如教学二年级“整十数乘一位数”时,对于20×3=60的教学,学生自主探究通过2×3=6自然想到20×3=60。在巩固了算法后,教师适当引申,提出如果2×30怎么口算呢?学生由20×3的知识迁移也能想到2×30口算方法,教师没有就此停住,而是继续追问:想一想20×30等于多少呢?这个内容虽然到三年级才学,当学生有了前面知识的积累和铺垫,找到了计算的规律,就能轻而易举地说出2×3=6,20×30=600的口算方法。陶行知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工作。”学生在教师搭建的知识平台上,思维一次次得到启迪和提升。

二、教学做结合,突破教学的难点,发展思维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基础等原因,对于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和接受。学具小棒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好帮手,它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从具象到抽象过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简单的学具,让它发挥巨大的作用,借助它的运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明了化。比如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33-8,个位上的3不够减8,怎么办呢?学生一筹莫展。教师引导学生可以请好朋友小棒来帮帮忙,先取出33根小棒,减8就拿走8根。拿走8根小棒,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多种拿法:

(1)先拿走3根,再拿出一捆从中拿走5根。(2)先从1捆中拿走8根,剩下的2根和3根合并。(3)拆开一捆和3根合并,再拿走8根。

这三种拿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要先拿出一捆,再拿走8根。在学具的直观操作下,学生明白了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就要请十位上的1个十来帮忙,也就是退十再减的算理。复杂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问题借助小棒的演示迎刃而解。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而且学的轻松,自然也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尝试自主探索学习,发散学生思维

陶行知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计算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把教材中前后有联系的、学生可以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内容,让学生尝试自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真正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这样既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发散了学生思维能力。如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24+6通过小棒、计算器等学具已经掌握算法了,24+9等于多少怎么算?这个环节则让学生自学。教师先提出自学要求,再自学。这个问题一抛下去,引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考,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仍然借助小棒和计数器来理解算理,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则运用知识迁移想到先算4+9=13,再算20+13=33,一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还会看到9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数,于是想到24+10=34,34-1=33或9+1=10,23+10=33等,@个环节是学生时时闪现智慧火花的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不断发散的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人人有发展,人人有创造!

四、计算与应用结合,拓展思维

数学提倡学有价值的数学。在学习中要常常让学生品尝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成功与快乐。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淡化了生活味,浓重了数学味,而后又运用于生活。比如一年级认识人民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不用教就能认识各种人民币。但遇到解决实际问题时,找了多少钱?应付多少钱?用什么方法算学生就糊里糊涂。所以课堂上除了教师规范的讲解外,家庭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玩一玩游戏,逛一逛超市,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对于钱的认识从抽象变为具象,而且还乐于去购物,去尝试着算一算。计算与应用两个部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实用性、有效性!

五、提倡算法多样化,优化思维

在课改最初几年,为了尽可能突出创新和求异,大家一味的认为算法多样化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即使多样化没有价值也随大流盲从。其实对于算法多样化的算法,想法一样说法不一样的算法要把它们合并,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提升。比如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中20×3,有三种算法:(1)20+20+20=60(2)2个十乘3是6个十,6个十就是60。(3)2×3=6,20×3=60,其实这三种算法中第二种和第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就是对第三种算理的一种解释,第三种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第一种算法对于数较小的加法可以运用,如果乘数大了就不方便了,从算法多样化提炼到最优化,学生自然喜欢第三种算法了。再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9,学生可以用破十法算:10-9=1,3+1=4,也可以想加算减:9+4=13,13-9=4。这两种方法都比较好,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口算。教学中我们要针对教学实际,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同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优胜劣汰,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该多样化的可以多样化,该优化的优化。更好的提高计算正确率,培养数感能力。

总之,计算教学是个耐人寻味的话题,我们还将立足课堂,创设学生爱学、乐学、易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充分思考、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插上思维的翅膀,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增强他们的数学智能,促进每个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