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文献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间的竞争和合作日益加强,生产要素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日益明显,产业集聚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产业集聚的出现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由于对于专业化和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现有的文献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理论部分介绍了产业集聚理论的概念、集聚经济的内涵及其经济效应,最后阐述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 产业集聚;经济增长;关系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105-02

自Marshall(1890/1916)提出产业集聚的原因之后,空间集聚现象引起各国经济学家的兴趣,纷纷根据自身研究背景基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现象。Hovver(1937)第一次将集聚经济划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上个世纪80年代“产业区”和“产业空间”成为了学者们研究产业集聚现象很好的样本(Scott,1983;1988),标志着对产业集聚现象研究的再一次深入。Poter(1990;1994)阐述了产业集聚有利于提高本区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这以后学着们又一次兴起了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

一、产业集聚的概念

Marshal(1890)把经济规模分为两类:外部规模经济和内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产业在相关地区的集中程度。内在规模经济则取决于从事生产的企业的资源、组织形式及管理的效率。Marshall认为外部规模经济导致了产业集群的产生。Krugman(1991)建立了一个“中心―”模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产业间的联系,制造业会在经济规模大的地区产生集中,并且这种集中会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而越来越明显。Krugman认为收益递增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底层从而导致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势,具体来说就是地理上收益递增的表现形式是产业集聚现象。Rolelandt and Hertog(1998)对产业集聚的定义是:“为获取新的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利用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相互依赖性强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网络,这种网络就是产业集聚。”Poter(2002)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聚的定义为:“产业集聚是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现象。”仇宝兴(1999)对产业集聚的定义为:“众多独立的、相互联系的小企业根据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在一定地域空间上集聚,建立起的产业组织形式。”王辑慈(2001)对产业集聚的定义为:“在地理上靠近、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因共通性和互补性而产生联系从而在一起。”

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本文认为产业集聚的内涵是一个社会经济实体,它的特点是社会群体和经济主体在特定区域的集聚。社会群体和经济主体在集聚区域内在经济活动中的协作创造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分享彼此的知识。

二、集聚经济的分类

集聚经济,即集聚的经济利益指的是各个集聚主体之间的彼此联系和社会经济因素在某一特定时空的集聚所导致的收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常见的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空间集聚:一种表现为特定区域内同一产业的不断集中,例如美国的硅谷和北京的中关村等;另一种经济的空间集聚表现为不同产业在特定区域内的空间集中,例如一些具有多元化产业的大都市区。Hovver (1937)根据这种现象首次将集聚经济按不同的来源和作用机制分为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和城市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地方化经济指的是某单个产业的地理集中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情形下的产业集聚又被称为专业化集聚。城市经济是指多个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形成了多样化经济从而促进生产率的增长,这种情形下的产业集聚又被称为多样化集聚。

三、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效应使得集聚区域内企业比集聚区域外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促进集聚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具体而言,集聚效应表现如下:

(一)规模经济效应

区位自然禀赋和分工的差异促使产业集聚的形成,同时产业集聚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差异,提升了区域内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促进区域内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降低交易成本

产业集聚不仅能够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而且能够降低企业的谈判成本。产品价格的不同不仅仅与产品差异相关,也与消费者对市场信息的缺乏相关。在产

业集聚区域内,消费者可以相对容易的通过对多个供应商价格的询问来大致了解商品的价格,这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这样的搜寻过程使得消费者往往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其所需商品。对于供应商而言,由于产业集聚区域内存在众多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出与竞争和获得交易机会的考量,供应商在谈判过程中报价的真实性会提高,谈判更加容易达成,这就降低了由谈判而产生的相关费用。

(三)创新效应

产业集聚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概率要远远大于处于孤立区位的企业,这是因为,相似企业的地理集聚加大了企业间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地进行研发活动,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改进等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关联产业的创新在集聚区域内具有较强的传导性,能够形成创新的连锁效应。此外,随着区域内产业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潜在的消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多样性都会提高,处于区域内的企业能够更加容易的发现当前产品和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相关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活动,提供新产品和新工艺。

(四)资源配置效应

相对与集聚区外的企业,生产要素在集聚区域内企业间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集聚最初产生于那些资源易获性的地方。随着集聚的不断进行,集聚区域内逐渐形成了具有特定技能的劳动力池,此时,同类型的企业在选址时出于对特定技能劳动者的需要也会去该集聚区域内办厂,这就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设备和管理人员。这些资源集中在一起,自发的完成相互作用,完成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已被经济学家证实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然而长期以来有关经济增长的研理论中都没有纳入地理空间因素,直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才将二者统一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Krugman 、Fujita和Venables等创立的新经济地理学试图阐述经济活动在特定时空集聚的原因,开创了主流空间经济分析的新时代。新经济地理学经在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考虑了空间的因素,阐述了客观存在于现实中空间集聚现象,进一步的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规律和途径。经典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在静态的视角下来建模,缺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认识。Fujita and Thisse曾指出:“这些静态模型所涉及到的企业数量和产品种类的数量是由一些经济参数所决定的,而这些参数网网是不变的。”所以,它们并不适合用来考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真正建立新经济学理论动态模型的是Martin 、Ottaviano和Baldwin,他们把空间经济学计量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融合在一起,阐述了经济持续的增长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内在关系。Keller(2000)、Ciccone(2002)等研究证明了产业集聚情形下的技术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累积循环因果关系,其逻辑如下: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促进了技术的空间溢出,技术溢出的存在提高了溢出接收方企业的生产效率,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反过来,企业效率的提高又会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产生更多的技术知识溢出。因此,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存在一种双向促进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陈建军、胡晨光,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J]. 重庆大学学报,2007,(4);1-10.

[2]李金滟、宋德勇,新经济地理视角中城市集聚理论述评[ J ]. 经济学动态,2008,(11);89-94.

[3]彭耿、刘芳,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J]. 技术创新与管理,2010,(2);181-184.

[4]任晶、杨青山,产业多样化与城市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8,(5);631-635.

[5]Arrow, K. J.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 [A]. In: Nelson, R.(Ed),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1962:609-624.

[6]Hovver,E. M.The measurement of industrial location[J].Review of econ omics and statistics,1936,18 (4):162- 171.

[7]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499.

[8]Ma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 ics[M].London:Macmillan,1890.

作者简介:

李玲(1989―),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2013级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