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协同创新视野下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协同创新视野下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协同创新视野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匹配区域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市场岗位。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依附产业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等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29-02

引言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最终目的。2011年,国家提出以“协同创新”为主题的思想,出台《教育部与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即“2011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联合科研机构、企业、地方政府,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开展多元化的合作,联合攻关科研项目,培养协同创新型人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协同创新”是指各个创新要素的资源整合及在系统内的共享,最终形成成果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存的创新机制。在“创新”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能否抓住“协同创新”的时代脉搏,联合企业与研究机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决定了高职院校能否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取得了跨越式成果,然而人才培养中却出现了困局:高职教育水平仍无法满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要求,毕业生低水平的就业率与企业员工高流失率这对双重矛盾,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敲响了警钟。

因此,在“协同创新”的视野下,高职院校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突破瓶颈制约,实现内涵式发展,就必须使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市场岗位,把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用人需求进行“零距离”对接,协调整合资源,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本质性提升。笔者以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为例,探寻基于“协同创新”理念背景下,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子。

一、以制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人才培养目标即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落脚点。制定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与风向标。在借鉴国外“双元制”、“官产研制”、“师徒制”等经验及本土化探索的基础上,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紧随经济体制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发展导向,不断探索与发展,从一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再到“实用型人才”,到今确定“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

有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还要通过总设计蓝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为路径,以实现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采取学校调研后修订与校企协同合作修订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方式,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陶瓷学院成立调研组,深入区域社会产业区实地走访考察,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结合产业龙头企业的岗位标准,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收集大量社会企业需求的第一手数据,做足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基础性工作。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增大实训课程所占比重,从原来第6学期一个学期的时间,增加到现在第5、第6学期2个学期,并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社会实践实训。

通过调研和校企协同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共同推进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

二、以建设依附产业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为核心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纽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高职教育要发展,达到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市场的用人需求的目标,就必须协同创新,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坚持与政企融合,推进院校与地方合作,建设依附产业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才能得到地方政府政策、财力、物力的支持;高职院校也只有彰显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实现自身内涵式发展。

陶瓷学院依据潮汕经济结构及本土特色,调整设置专业方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采取如下创新改革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方面,大力度建设旅游管理、陶瓷工艺、艺术设计等颇具特色的系部,开设导游业务、酒店管理、潮菜烹饪、茶文化、陶瓷雕塑、婚纱礼服等与区域产业经济依存度高的专业,最大限度满足区域产业对高职教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陶瓷学院深入发掘潮汕地区民俗特色资源,成立潮汕民俗文化研究小组,组建秧歌队、醒狮队、舞龙队、潮州大锣鼓等队伍以传播潮州特色的音乐舞蹈,同时还成立了潮绣队、茶艺队等具有潮汕特色的专业队伍,以加强弘扬民俗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努力打造“一系一品牌”,促进特色专业的建设,达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的目的。

三、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关键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高职院校要培养创新高技能型的人才,就必须有一支既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陶瓷学院正是遵循这一理念,在与企业协同创新合作中,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一,通过人事处制定的相应的聘任制度,一方面聘请战略合作单位的专家为荣誉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带领教师共同建设特色专业,使各专业紧跟产业发展前沿;一方面聘任行业高级技师作为兼职教师,在实训室开展专题课程和讲座,带领学生到企业观摩实习,为学生传授实战经验。同时,还定期召开表彰大会,为优秀技师和专家颁发聘书与荣誉证书,营造尊师重教的积极氛围。

第二,专门培训提升本校的专任教师。陶瓷学院通过鼓励支持专任教师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安排寒暑假时间到合作企业中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与企业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合作。

通过聘请企业的专家为外聘教师和提升学校的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双管齐下,形成理论与实操并重的教学方式,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质的飞跃。

四、以校企合作组织技能竞赛为平台

人才培养质量怎么样,不是高职院校自己说的算,而是要靠社会、企业单位的评判和反馈,并与社会其他院校相比较,才能得出质量的高低优劣与社会的认可度。陶瓷学院建立“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为平台,将行业最新准则、规范等按“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科学合理地设置成一系列的竞赛项目,融合到各个学期中。通过校内、校际、省内、国内等区域比赛,层层竞选,最终获得证书及有关技能鉴定,通过比赛来验证学院自身人才培养质量。

陶瓷学院联合旅行社、通讯、服装、陶瓷等企业,举办导游技能大赛、茶艺大赛、市场营销大赛、服装设计大赛等。通过技能竞赛,促进各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协同创新技能竞赛为行业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学生的就业发挥了导向的作用,促进“以能力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同时,也为企业打造了品牌,扩大影响,拓宽了市场,培育了新人,实现互利双赢。

结语

协同创新视野下,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坚持以行业发展与企业用人标准为导向,紧密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动向,服务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校企政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陶瓷学院成立5周年以来,依据自身办学特点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为提高培养创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质量,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取得了不菲的成果。然而,改革创新,突破瓶颈制约,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