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提出了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提升策略
随着计算机行业对人才的选拔标准的不断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顺利就业,在寻找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们的就业能力不足,同时这说明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们的就业能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计算机专科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专业实践能力不强,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高校计算机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理论课与上机课。由于学校课时安排等客观条件限制,实际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会重点讲解讲一些章节内容而减少一些内容的授课时间,这就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容易出现知识点断层现象,有些知识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只是一带而过。上机课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教师布置一些小实验或课后习题让学生完成,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通常都是看着书本内容敲编码,缺乏独立编程能力。专业实习时间安排相对较少,学生缺乏更段的实践锻炼,而仅限于照搬书本做一些简单的程序设计。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大多还停留在基础知识教育,很难满足企业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此外,笔者通过搜索各大网络招聘平台的信息还发现不少企业的招聘计算机专业人才时,大部分都要求应聘者上岗之后能尽早参与实际项目,这对于应届毕业生无疑又是一大门槛。因此,在当今这个用人单位普遍关注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工作经验的时代里,基础知识薄弱,动手能力差又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师均为刚毕业不久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尽管这些教师拥有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好的教学功底,但是却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此外,对于他们自身而言,毕业后没有在社会经历过锻练就直接进入课堂参加教学活动了,不仅缺乏足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对于企业需求的关键性技术也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就脱离生产实际。
根据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特点,笔者以三学年制为例,将高校的计算机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且针对每个阶段的教学计划制订了相应的就业能力培养策略,具体如下:
(一)低年级注重计算机基础的夯实
高校应根据企业对计算机人才能力的最新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制订明确的教学任务,并且将这些任务安排在前三个学期完成,为了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地高质量地完成计划,高校还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高校应与时俱进,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设置课程,为学生们营造出一种职场环境,尤其是一些对学生就业影响较大的专业课程如JAVA等,更加要做到详细全面。JAVA技术人员目前在计算机市场上需求量很大,其课程体系主要由JavaSE、JavaEEWeb、JavaEE流行框架等众多复杂的技术组成,这些技术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所以高校在设置课程时要注意确保整个体系的全面,不能随意压缩或删减课程。
2.合理安排学时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量非常大,且难度较高,所以高校要适当增加专业课的总学时,安排不同的教师实行分阶段教学。此外,高校还应当多安排时间让学生上机实训,教师在设计上机课内容时,适当地与企业的实际开发需求相结合,让学生提前了解到市场情况,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3.改变考核方法与其他专业一样,目前高校普遍通过考试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这种考核方法的弊端在于会误导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理论知识上,忽略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所以高校在考核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时,可以在笔试的基础上增加上机操作的考核内容,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考核学生的个人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以模拟企业的招聘活动,设置面试环节,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的招聘氛围,做好相应的就业准备。
(二)大二———大三注重校企合作培训
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安排项目实践很有必要。校企合作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项目实践方式,由学校联系企业,让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就业培训。一般来说,企业的就业培训主要分两个阶段:计算机语言强化训练和实际项目开发,而在经过前3个学期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语言了,所以语言强化训练可以省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教师承接的课题、企业开发需要的项目等为自己的实践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企业的流程,以企业规范来约束项目的开发过程,经过两个学期的项目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会有很大程度地提升,对于企业的实际需求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实习期注重培养沟通交流能力
在最后一学期里,所有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学生可以接受学校的安排进入实习基地,也可以自己寻找机会,进入心仪的企业实习,经过前期学习后,学生们大多已经拥有较为牢固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了,但是却缺乏必要的社交经验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进入企业实习于他们而言将会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结语
总之,为了帮助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顺利进入工作岗位,高校在平时的人才培养中,就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强化他们的基础专业技能,搭建起与企业互动的平台,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石晶瑜,王春晖.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作者:路婷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