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恋声癖&恋物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是的,我是一个音乐控!
我喜欢音乐,深知对于音乐的利用活着称为欣赏因人而异,有的仅仅作为放松和消遣;有的则作为自己的事业;还有人以音乐陶冶自己,提高自己的气质;而我,音乐已经渗入了我的血管,融入了我的生活。
在旁人看来,也许我们是一类特殊的人群,因为我们已经将对音乐的需要上升到其社会层面需要的最高位阶,把一种精神的秘密延伸向感情的脉络,融于生活……离开了音乐,无法生存。
我一直认为对音乐的领悟和掌控靠的是与生俱来的某种东西,能否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音乐却需要太多后天的机会,很遗憾二者很难两全。于是我把这份天赋用于对音乐的鉴赏上,因此,器材当然是不可少的。不过,音乐也是一样可以玩得极尽奢侈的东西,一套好的民用回放设备也许要比一辆普及型轿车的价格更要命,Electrocompaniet(音乐之旅)、Amphion(奥菲德尔)或Myryad(美丽安)等品牌的产品搭配能轻易让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破产。显然,并不是每个对音乐有着狂热爱好的人都有这个实力承受的。但门槛,能阻挡一个人置身于音乐中的梦想么?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对于门槛的坦然,也许是血管里的浮躁还没到时候平静,用奢侈来欣赏音乐还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于是多媒体器材成了另一种选择。
其实,随着桌面音频架构的不断升级,改良,我们身边很多普及型多媒体器材都早已具备音乐欣赏的相当质素,他们较之传统发烧、监听产品价格低廉,是退而求其次的好选择。而且,多媒体器材能轻松实现传统音响无从企及的接驳灵活性。如果传统音响属于大餐正食,那么它就是即时补充“旋律饥饿”或者增添生活色彩的音乐零嘴。同传统音响的“落地性”相比,多媒体器材大多以音乐性更强的“书架箱”为蓝本,X.1式的设计,对使用环境的装饰作用更趋向于点缀性,而且这种点缀所需的成本相对前者而言比较低。而且就目前而言,一些多媒体领域的普及品牌发展已经渐趋成熟,产品系列的构建也逐渐满足了从应用层面延伸到收藏层面的需求。
缘起
那还是一个SB16声霸卡主打,搭载硬波表的声卡太贵,靠软波表“”的年代,Windows98操作系统成功取代Windows95,即将把桌面台式电脑推上一个高效快捷的多功能影音娱乐应用的准娱乐时代,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兼容机和多媒体音响设备。我没有像领我入DIY之门的同学那样随便买对喇叭“将就”一下,因为那样就太对不起我的创新声卡了。于是,我在没有任何HI-FI经验指引的情况下,选择了当时作为全球多媒体音箱首款2.1系列音箱产品――M-200。
虽然对器材、音乐的了解还处于相当稚嫩的阶段,但拥有一套这样的系统在当时的攒机爱好者中,仍然是一件非常拉风的事。是啊,在满街的塑料、木质2.0产品中,麦博(Microlab)的这套产品的确也算的上是以高科技酝酿的新鲜器物,也是首次引入了“低音炮”的概念。其市场效应也如同其低音效果一般,是一颗重磅炸弹。在当时还相当稚嫩的欣赏水准面前,除了其效果总能宛若天籁之外,其卫星音箱的放置方式也打破了传统音箱的陈列模式,更加方便且赏心悦目。虽然IT界器材演进如走马灯一般,但直至后来X.1式系统最终成为主流,我都一直为我当时的远见沾沾自喜。至于器材表现方面,至今我仍然认为其作为一款入门级多媒体产品而言,属于非常适合平时使用的产品,对于POP、JAZZ以及ROCK都有值回票价的表现。也就是说如果平时基本不听古典音乐或者弦乐类纯音乐,在那个年代,它不失是一款可用性很高的产品,同时也是一款适合喜欢流行和摇滚的年轻人的产品,如果这也是你平时聆听音乐的主流,那么它不会让人失望的。
当时我还在学校念书,喜欢一大早,用厚重的书本铺满桌子,在临窗的僻静中轻轻的拨动开关,一边喝光一纸包牛奶一边让喜爱的音乐敲开一天的大门……
经典,延续
此后,Microlab于2003年底推出的2.1+1独立功放系统在业界大放异彩,并掀起了国内一股独立功放的热潮。我也开始了对麦博这个品牌产品的关注和追逐。但凡带亲朋好友攒机,必推荐其产品,经过实战检验,大家对我的推荐也都赞不绝口,其中就包括其在2002年率先退出的“独立功率放大器”多媒体音响A-6301,从前的Microlab麦蓝也正式更名为麦博。
此间,我一直再寻找着一条属于自己的音乐欣赏之路。除去保存在硬盘里的音乐,我的唱盘情节亦没有终结:看着自己亲手刻录的CD,录制的整盒子PCM Hi-MD盘片,一种生于唱片时代的归属感无可比拟。为此,我选择了梵高系列的产品。不仅因为这是2004年以来这个品牌重归国内市场的力作,更因为那只与丹麦扬声器大师Peter Larsen合作开发的V12高音喇叭,它将我钟爱的弦乐回放推到了更高的水准。那是一只极富北欧风情的喇叭,具有清晰高解析力适合一些古典、独唱的音乐。个人觉得它非常干净,虽然对于层次复杂音乐味道浓的曲目反而不能反映。其在声音上的优点反映在对于背景的全真还原和声音动态收放自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然,纵深度方面的水准稍微逊色了一些,其次对于细节的少量丢失也到了比较容易察觉的水准。
此后,M-200 2005版的推出更是让人惊艳,5英寸的长方形纯黑木质低音炮,采用喇叭内置的双腔体设计,面板上除了前置的倒相孔和银色的轴形装饰以及凹进去的麦博品牌字样,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其它的色调,简洁但不单调,反而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和一般产品不同的是,M-200的音量旋钮和其它控制设置都侧置,这种设计方便调节,更加人性化!副箱的设计和主箱相辅相成,但并不雷同,2.5英寸的卫星箱同样以黑色为主色调,采用梯形的设计,面板倾斜向上,这种设计为典型的恒指向喇叭设计,将声音焦点向上移动,考虑到桌面的高度低于人耳,而高音的指向性非常强,这种设计更适合于电脑环境的听音。面板下部同样是Microlab的标志。虽然定位于低端的音箱产品,但第二代M-200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无论是对人声可观的还原力和表现力,人声清晰透明,声音厚暖自然,质感不错。有了它和MD、笔记本电脑的搭配,每每我坐在书房、飘窗、沙发上,周围的不同景致总有别样的音乐来映衬,冬日的阳光透过枯老的枝叶斑驳地撒在身上,桌上的一切镀上了金色,给人温暖的感觉,咖啡的浓香中散发着我喜欢的阿根廷音乐,但求时间不要前行……
再放异彩
一个收藏了天朗水星系列并且在“乐诗”之前收到几款经典之作的发烧友,在看到我对一个多媒体品牌的系列产品如此热衷收藏之时表达了讶异。多媒体产品,真的值得如此认真的去玩味?其实,他只需要拿出对自己收藏的HI-FI器材的热情和认真对待这些多媒体产品, 它们同样会在工业设计和艺术欣赏领域给你带来超过其价值当量的回报。音响设备有其独特之处,10年前生产的计算机没有人在使用,而十年前的音像甚至卖到当年更高的价格。至今还有人再玩黑胶唱片,现在论坛里还有人在讨论NetMD和LP、SP,即便MD已注定成为明日黄花。作为和IT、数码沾边的多媒体器材,当然技术上越先进越好,新推的技术一定被人追捧,厂家也不断推出新技术来吸引顾客拉动市场。而作为音响,用户最关心的是聆听体验、使用的方便性等问题,我的收藏见证了这家公司在十年来的不断努力。除非不惜成本的最高端产品和不惜品质的最低端产品,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在性能、成本、操作性、便携性等很多方面做到一定的平衡。人们选择HI-FI产品,固然是看中了其一部分优势(如音质),而且可以接受其缺点(如外形、体积、价格),选择多媒体器材同样如此。于我而言,它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因为听音乐而产生的“额外成本”,我需要作的只是聆听,你有更多时间去欣赏音乐而不是被机器所累。
例如,这套现在为我台式机服役的M-200十周年纪念版便是麦博公司在2008年推出的作品,时值98年M200系列诞生10周年,因此而得名。新一代的M-200采用了丹麦顶尖扬声器设计大师Peter Larsen倾情设计的全新V5扬声器,采用混合长纤维纸盆,再现浓厚的中频,同时具有高解析力。它是继梵高V12扬声器之后的又一力作,属于英伦风格,更适合数码声源以及流行音乐。麦博独有的数码音源优化技术的加入,能有效去除数码音源的高频噪声,同时对声音做润色和柔化处理,使声音更加自然。为了让M-200在低频部分有更好的表现,麦博更在M-200上加入了高端产品的低音扩展技术,通过电子技术和声学系统使低频大幅扩展,增强低频的表现力。人声方面它的演绎让人听起来比较舒服,动态和细节丰富的场景和环节反映的游刃有余,亦能以整体营造的感觉打动人。
其他方面,它没有像更多国产音响厂商为了讨好顾客,故意设计一些强大的“假低频”,而是温和派的一个代表,对于声音的反映比较真实,加之本身的实力,能够准确的反映器乐,富有激情的诠释人声,整体“还”给人们一个干净的舞台。对于耳塞的感觉,笔者个人对与强悍的低频,甜到发腻的音色这种听觉官能的冲击并不是非常感冒,就像个人不喜欢重油重作料的口感一样。新一代M-200在这方面做的不错,比较能反映出真实的并不为满足特定人而媚俗的追求和改变自身的声音,却始终能给人一种温润却不拖泥带水的感受,也许这正是北欧和英国喇叭结合的特色吧。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在新M-200中还首次引入了线控器模式。该线控器集成了音量控制,电源指示,耳机输出和辅助输入接口,方便链接各种设备,耳机、MP3、DVD、PC……使主要操作都在手边,非常方便。
这样的日子,简单而美好。音乐中,窗外的人们依旧精乖而忙碌,即便是通向中央的公车上也充满了烦躁。闭上眼睛,暂时离开文字和纸张,但仍然有音乐,歌词将人生的某些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
结语
十几年前,我义无反顾地爱上了音乐这门奇美的艺术,那时虽然不懂器材,声乐也是门外汉,但这并没有影响我去热爱音乐,去拥有音乐给我带来的所有乐趣。十年来,麦博用薪火相承的M-200见证了音乐对我人生的浸润。也让我明白了,器材是用来回放音乐的,音乐才是用来传递感情的这个道理。也许这就是现代科技和音乐人文气息碰撞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