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均豪:财富传承之秘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均豪:财富传承之秘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年前,温州商人王氏三兄弟“胆大包天”,开通了长沙至温州的包机航线,成为中国民营包机先行者。三兄弟的均瑶集团多年来纵横航空,乳业、地产、文化等多个领域,6年前却面临重大转折:38岁的企业领衔创始人、掌舵者王均瑶,因病英年早逝,二弟王均金、三弟王均豪接班……从习惯隐身子大哥光环之后的左臂右膀,到走向前合成为新的掌舵者,王均金、王均豪成为民营企业财富传承的样本之一。

王均豪的办公室里有宗宝贝,浦东干部学院发给他的特聘教师证书。“这本证书在我眼里是最值钱的,第一次登台得了3000元讲课费,我一直把它存着。人的幸福感来自于精神层面的追求,站在讲坛上跟大家分享经验和思想,我觉得确实很快乐。”

他16岁时从饭菜票印刷业务开始创业,与大哥二哥合力创办的均瑶集团,今天已拥有5000员工,2009年度销售额逾96亿元。现任均瑶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的他,最喜欢到大学演讲,与学生对话,为此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他说:“如果不做企业了,最想从事的职业是教师,我娶的太太恰好也是教师,墨子讲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悟道者能与人分享,是帮助他人的最高境界。我们集团这些年主要以赞助教育为企业尽社会责任的目标和方向。”

面对面采访王均豪,财富传承是本刊最关注的话题。他说:“家族企业的财富传承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也有一些心得体会。中国经济经过30年发展,民营企业已经占半壁江山,未来十年很多民企都将面临财富传承问题,它甚至关系到中国经济未来的成败。”

数亿股权一刻钟分完

王均豪说:“六年前大哥刚走时,大家都担心均瑶集团怎么办?实际上它是三兄弟一起创业的,是一个很自然的过渡,我们的战略很一致,今天集团一直在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是大哥去世后,我和二哥均金一起提出来的。”

创业之初,三兄弟目的很简单,为了改善物质生活,“1992年,我们仨每人都赚了一两千万,够花一辈子了。我们开始追求精神价值,想做个品牌,我们今天提出做现代服务业百年老店,雏形就在1992年。”

王均豪的父亲是个渔民,虽然没啥文化,但他有句话成为家训,对三个儿子影响深远:“做人要模口这一巴掌地方,看看对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王均豪说:“我与大哥二哥合力打拼了20多年,企业能发展到今天,我三兄弟从无二心,只有一个目标,希望这个企业有生之年还在。”

他透露:均瑶集团时至今日,股权结构一直非常稳定,“当初我们三兄弟分股权时,几个亿的股权,只花15分钟时间就分完了,大家都不太在乎股权多少,我们早已经超越了物质追求的层面。我对自己有一份自信,即使企业遇到风浪,我有可能会变成一无所有。如果从零开始,上海的人均收入10万元,我相信凭我的能力年收入能够达到15万元,过上中上水平的生活,就是我的物质追求,股权再多给我一点又怎么样?分股权时我只说了一句话,给我1%都可以,但咱们三兄弟谁也不要超过51%控股,因为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所以股东会里凡有大的决策,三兄弟有分歧时,必须其中两个人说了算,这已经形成一个制度,也是我们能发展到今天的重要因素。”

王均豪与二哥自比“两个和尚抬水吃”,优势互补,带领均瑶集团这艘大船稳健前进。

家族委员会构想

前不久一则报道让王均豪感到非常震动:“江苏有位民营企业的老板,一心想让孙子接班,那孩子很抗拒,最后把手指头剁掉了。”

看了报道后,他专门求证了此事,连连感慨:“真是太可悲了!作为民营企业老板,应该提前有培养接班人的意识,在儿孙辈里,早就该培养两个以上作选择,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接班人不一定非要男孩,女儿行照样也能上,还可以外聘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只要家族保证对企业的控股权就行了。”

王均豪专门调查了国外家族企业的传承情况:“欧洲的家族企业发展已经有上千历史,去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好几家世界五百强都倒了,长寿的倒是家族企业。任人唯亲肯定是家族企业易犯的毛病,但如果把制度建好了,就能家业长青。国际上有个统计:一代传给第二代成功率是30%,第二代传给第三代成功率是15%。”

“眼下中国大量民营企业都面临接班问题,希望社会能给民企的财富传承创造一个好的舆论环境。首要一点就是别给富二代太大压力,社会要有包容心;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有个常用词――败家子,对于传承失败的富二代,不要指责他是败家子,不要形成人身攻击,周围人别以有色眼光看他;其三,富二代传承成功了,社会普遍有种心态认为靠的是出身好,他们做好了,没有成就感,其实能够进入30%的传承成功阵容,已经很优秀了。”

王均豪尤其想呼吁的是:“大家应该把父亲与儿子看成一个团队,看成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交接的过程,交接得好不好,父亲与儿子都有责任,子不教父子过,父亲责任更大一些。”

“希望未来中国企业有超过30%的第二代传承成功,希望所有创业成功的第一代改变一个心态,钱乃身外之物。第一代创业者总觉得,这个企业是我点点滴滴做起来的,我很了解,交给谁都不放心。其实地球离开谁都照转,该打球打球去。管理学有一个离岗测试,干嘛不做呢?如果我王均豪去欧洲呆一个月或去乡村呆一年,我估计均瑶集团照样会运转。”

王均豪认为,在家族企业建设与接班问题上,第一代要把心态调整好,然后还需要考虑建立家族委员会的制度:“董事会的产生必须由家族委员会决定,家族委员会要拥有企业的控股权。未来社会的离婚率可能会越来越高,有一个制度必须建立:谁离婚,可以,离异的配偶双方可以享有家族委员会成员同等的生活待遇,但股权不能带走,还得留在家族委员会里,以确保家族对企业的控股权。”

对接中庸和无为

王均豪喜欢读书看报,自诩杂家。头脑灵活的他,似乎天生对知识有快速吸收的能力,并结合实践化为已用。

日常他很重视健康管理,每周至少打一场高尔夫球,或跑跑30很多商界人士忙于商务,忽略了自己的身体,他认为关键是时间管理没做好。“只要用好时间管理器,把事情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四个等级,合理规划,再忙生活也能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被誉为“高球中手”,不追求极致技术,但求强身健体。“这些年我看了很多儒家和道家的书籍,有一天突然悟到:如果把儒家中庸与道家无为思想对应起来,化成行为方式,对人生很有好处,后来我引进西方管理学的量化标准,凡事尽力做到七八十分,其他二三十分让它无为而治。”

“悟到后,一开始我还不太自信,就去实践。比如坐车,宝马760技术

最顶极,但我主要坐750,750技术最成熟,最适合中国的路况与空气质量,由于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做合适的事情,我的750故障最少。我对女儿进行家庭教育也这样,女儿上小学第一天我就对她说,班上40名同学,你首先要力争做到第19名,这不难吧,经营企业是51%控股,第19名就相当于掌握了控股权;最好的状态是十名左右,不用努力地想着考满分,虽然没叫她考,但她后来无意中多次考满分,我对她说这才是真正的100分,这就是无为。”

他把中庸与无为思想用于企业管理的每处细节上,”我们集团的发展理念是“做久做强做大”,任何事都国有余地,包括贷款融资时,一定不要做无法控制、力所难及的事。早在1990年代初,我到上海交大上EMBA时,当时西方的管理学教科书强调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我结合公司的经验实践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让顾客,员工、股东,社会平衡满意的,才是好企业,2009年金融危机就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恶果,很多CEO也是股东之一,造成一些百年金融企业倒闭。西方理论一定要结合中国特色,西方有些理论是对的,但有些太片面。”

纵横商海多年,他把中国当前的商道分为三类:一是买卖,一是经商,一是生意。他追求的目标是做一个合格的生意人:“从经商角度可能会撞大运暴富或暴穷,但真正成为生意人,决不是随随便便成功。我们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成立了个企业家俱乐部,首富,二都没进来,主要成员包括柳传志、郭广昌、马云等,加盟的最低门槛不是看你有多少资产而是‘必须是生意人’,只有乐于实现生活与生命意义的人,才能进来。我们这帮人在一起探讨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探讨企业管理和发展应该遵循的逻辑,探讨人生感悟和心得,大家在一起很开心。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俱乐部影响更多的经商者,帮助大家成为优秀的生意人。我是俱乐部的高尔夫球队男队队长,我喜欢跟柳传志一起打球,他没我打得早,为了锻炼身体开练的,却后来者居上,悟出了高尔夫球的真谛。”

作为新一代浙商,王均豪好学而思维敏捷,口才好,语言逻辑性很强,善于控制时间。他说自己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我能够参与25年,并优先得到一些发展,社会对我太照顾了,我的企业追求顾客、员工、股东,社会都满意,我希望多一些社会责任,与大家分享更多自己认为成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