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两会看中国未来经济走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两会看中国未来经济走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的“两会”已经胜利闭幕,总结今年的两会,一个声音越来越响亮,即抓机遇、促改革、谋发展。这是两会凝聚的共识,也是人民的心声,更是预示中国未来走向的鲜明信号。

一种意识更加迫切:应对挑战时抓住机遇,全球变革时用好机遇,稳定和谐时创造机遇

当时光的列车驶进2012年,中国发展又处在一个关键节点: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过半,前半段“赛程中”,从乡村到城市,从个体到国家,一扇扇机遇之门被打开,紧紧抓住机遇的中国人,不断创造发展奇迹:中国经济实现年均10%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居世界首位。

与此同时,困难和挑战迎面而来环顾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主要发达经济体仍然深陷泥潭,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审视国内,经济增长下行与物价上行压力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缓解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我们还有没有机遇”,“还有多大机遇?”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两会内外,“中国机遇”成为人们关注、讨论和思考的话题。“从发展的要素看,中国潜力巨大。只要发挥出来,足以支持我国经济20年快速增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基于对经济增长潜力的定量分析,拿出一份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账本”。

“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对郑新立的看法深表认同。“关键是要通过调整和改革,向潜力要机遇,把它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支撑。”郑新立说。

历史发展证明,抓住机遇,就能争取主动,赢得发展;丧失机遇,就会陷于被动和落后。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时间和财富,也可能是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尊严。

“在当代中国,稳定和谐是最大的机遇。”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教授胡鞍钢认为,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不仅能创造巨大的机遇预期,也是实现一切机遇的基础。反之,社会大局不稳,已经抓住的机遇也会失去。

“经济上不能大起大落;政治上不折腾;社会上不折腾;生态上不折腾;国际上不折腾别人,别人折腾我们要理性回应。”胡鞍钢说,“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守住这五个底线,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创造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

一股动力已经积蓄: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以更周密系统的顶层设计攻坚克难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谈到改革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经济好比人的身体。宏观政策的调整是通过外力对经济起作用,就如同人生病了靠吃药来恢复。而改革是让经济这一“肌体”依靠制度制约,具有内部调整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从外生转变为内生,改革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和厉以宁委员一样,两会期间,“改革”成为代表委员审议讨论中出现频率最高、触及面最广的话题之一。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成为支撑中国发展奇迹的根本动力。今天,已过而立之年的改革,为何再掀热议?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有了继续推进改革的共识,但前行的道路并不平坦。代表委员认为,当前改革面临三重困境:协调利益分配难、推动政策落实难、很多问题久拖不决且矛盾重重。

中国正面临双重转型:既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现代化社会,同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两个转型叠加在一起,而且第二个转型在世界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可循。“这些因素决定了在中国改革的艰巨性。”厉以宁说。

改革开放初期,发动一项改革往往能找到普遍受益点。“现在这个点很难找。”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说,“当时存量动不了动增量,现在增量和存量是联动的,怎样对待既得利益是改革的难题。”

破解难题,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

“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70次‘改革’。改革就是要有政治勇气,下定决心。要想找一个所有人都赞成的改革是不可能的事情。经过充分论证后,多数人认为正确,就是下决心的问题了,下决心后改革是可以推进的。”郑新立说。

破解难题,需要更科学周密的谋划和设计。

“30多年前的改革,无论是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改革还是股份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由民间自发、‘自下而上’式的改革。”厉以宁说,“今天的改革,更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就要求改革的决策者要具备战略家的眼光,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将整个战略布局做得更好。”

不过,厉以宁同时强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是改革中无法分开的两面,在统筹考虑通盘问题的同时,当然要吸收群众的智慧。“不调动民间蕴藏的积极性,改革将无法进行。”

破解难题,需要更清晰的路径。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理顺五大关系,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有了适合的水分、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后,蘑菇自然会成群长出来。政府不要自己种蘑菇,也不要希望从中挑选蘑菇。”徐冠华委员用“蘑菇论”比喻政府职能的转变。他说,要打破计划经济延续的旧体制、旧思维,资源配置不是由政府主宰,而是要由市场来主宰,政府来创造环境。

共识已经凝聚,动力不断积蓄,路径更加清晰。

用科学发展破解“发展瓶颈”,避免“发展陷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0.5个百分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数字,两会期间吸引了海内外关注的目光。

政府工作报告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为7.5%,这是8年来首次低于8%。

站在更宽广的历史背景下审视,GDP增速只降半个百分点,绝非无关紧要,在发展的坐标上,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中国走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