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考普兰德形象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是孤独的猎手》中考普兰德形象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卡森·麦卡勒斯是上世纪美国著名南方女主家。她的作品以对人类的终极孤独的描述与探讨而著称。国内学者主要从女性主义、存在主义、种族问题等角度研究她的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是其第一本长篇小说,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采用多线叙事,从不同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上世纪中叶美国南方小镇的全貌。作者深刻探讨了小镇下层居民包括贫苦白人、受剥削工人阶级、受歧视黑人的生存困境与孤独。本论文围绕小说中的黑人医生考普兰德的经历展开,分析导致他孤独与隔阂的社会原因,从而揭示黑人艰难的生存环境,及卡森对种族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心是孤独的猎手 考普兰德 黑人 美国南方 种族歧视 孤独

卡森·麦卡勒斯最擅长用精确、具有穿透力的笔触描写人类难以摆脱的孤独。她的描写对象不只局限在美国南方主流白人群体,在很多著作中她都有将注意力投放在惨遭多重压迫的南方黑人及其他边缘人群,深刻揭示他们孤独痛苦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在《心是孤独的猎手》中,卡森刻画了一个孤独的黑人斗士形象——班尼迪克特·马迪·考普兰德医生,在对他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黑人所承受的歧视与不公,也看到了考普兰德为唤醒同胞看清现实、奋起抗争所付出的努力及不被同胞理解又遭白人不公平对待给他带来的孤独感与隔阂感。

一.贫苦中成长起来的“另类”黑人

考普兰德一出场,读者就能察觉出他的不同。他穿着得体正式,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一副银边眼镜,从他人的口中我们得知他说着一口纯正英语,他读书,他关心政治,且是一名医生,这样的他在一群穿着花里胡哨、言语粗鄙、只能做最底下的工作的黑人中确实很“另类”。此外,与其他黑人不同,遭到白人的不公对待时,他会勇敢地回击,他对这些“恶魔”有着强烈的敌意,在他们面前,会特意地挺直脊梁,维护自己的尊严。

然而,他最“另类”的一点,是他没有只顾及自己。本来作为一名医生,他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职业过上富足舒适的生活,但他没有,他心系上千万遭压迫遭剥削的同胞,在没有人真正愿意走出来为黑人这个群体的自由与未来奋斗之时,他勇敢的站出来,背负起了教育同胞,让他们认清现实,为黑人群体谋福利的使命。

文中对考普兰德的成长经历描述不多,我们大概能得知他年少时即到处流浪,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联想到本文的社会背景,不难想象他在流浪的过程中遭受了多少不公与苦难,及他成为医生那十年奋斗中又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克服了多少艰难困苦。此外,文中还提到,他的父亲是一名牧师,且和美国著名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有过交往。也许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他走上了黑人民族彻底解放道路。

二.无私奉献的真理传播者

整个黑人民族,正如考普兰德而言,都“病”了。作为一名医生,他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治疗他的黑人同胞的使命,这个治疗不仅是生理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后者被他视为一生的使命,他生活中的一切包括他的爱人,子女,家庭甚至他自己都没有这个使命重要。

多年的社会经历让他看清了白人,也找到了他的同胞的症结所在。他认识到虽然奴隶制已经废除,但是白人对他们的歧视与剥削却根深蒂固,他们憎恶这些生性卑鄙、下贱的“一文不名的黑鬼”,打击那些以平等关系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黑人,践踏黑人的尊严,对他们使用私刑,剥夺他们获得教育,改善生活的权利。更让他难过的是,他的同胞们也还活在奴隶制中。多年的压迫使得服从和忍受已内化为他们对待白人的本能机制,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已经接受了白人比自己高贵这个观念。比如,鲍蒂亚的外祖父为孩子们讲述自己看到白人天使的故事。这让考普兰德十分愤怒,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父辈、自己的后代深受白人宗教的影响,他们的奴性已渗到了骨子里。另一方面,随着奴隶制的废除,白人开始利用资本主义这种新方式剥削他们,但由于缺少教育及其他原因,他的同胞都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面对种种社会不公与侮辱,没有人想过要去抗争。此外,黑人普遍懒惰,虚荣如酒吧里的放荡黑人女性,不思进取,这让考普兰德愤怒羞愧,他迫切地想教化他们,让他们获取知识,真正地摆脱奴役思想,成为勤劳、有涵养的人,正如他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大儿子汉密尔顿成为科学家,二儿子卡尔·马克思成为黑人教育者,三儿子威廉姆成为与不公正斗争的正义律师,而鲍蒂亚成为为妇女和儿童治病的医生,但是他们却要么成了农民,要么成了女仆,威廉姆甚至还因为一个放荡的女人和人打架进了监狱。

残酷的现实及严重的疾病没有停下考普兰德继续前进的脚步。除了夜以继日且免费地为黑人同胞治疗疾病,为了自己的使命,他不遗余力,比如举办黑人征文比赛,在圣诞派对上为大家讲述马克思的思想,如剩余价值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号召其他黑人停止无所事事,停止沉溺于酒精,“不是通过服从和谦卑”,而是通过自尊和尊严,成为强大的人,为民族使命积聚力量。这是一个不知疲倦、无私奉献的黑人斗士,黑人英雄。

然而,他的言语,他的主张,不被自己的家人理解,不被同胞理解,每天辛苦地为民族使命奔忙,身体上的痛楚让他难受,但更让他难过的是没有人倾听他的思想,他的失望,由此而引发了常人难以忍受的隔阂与孤独。

三.孤独的斗士

考普兰德的孤独感,究其原因,来自两方面。

首先是白人对他的歧视打压和他对白人“恶魔”的仇视。考普兰德的“另类”可以想象肯定会威胁到白人的优越感,也给他惹来了很多的麻烦。不同于其他的黑人,他在白人面前并不是表现得温顺谦卑,相反,他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遭受了不公,他不会像女儿鲍蒂亚所说的那样闭嘴顺从,而是奋起抗争。儿子威廉姆被白人狱警处以私刑,双脚被切除,他愤怒地来到法院求见大法官,在法官办公室外的等候座位上,作为唯一的黑人,他被巡警特别“留意”,其他白人也用看外星人的眼光看他,忍受了这样的侮辱,他不仅没见到法官,反而还被扔进了监狱,儿子的事情后来也没有得到狱方的解释或赔偿,这让他痛苦,更让他感到一种无力。由于这样的生活经历,他对白人很少有好感,更不可能与他们交流分享自己的愤懑与痛苦。而作者虽然安排白人哑巴辛格与其对话,但这种交流只是单向的,辛格并不明白他的痛苦,对话其实只是考普兰德的自言自语,面对一个沉默的对话者,他始终不能获得有效的交流。而后来当辛格因他自己的孤独开枪自杀,他也失去了最后的宣泄孤独的方式。此后,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与加剧的病情,也使得他不能再肩负民族使命,最终躺在担架上被家人送回了乡下。

其次是同胞和家人的不理解。考普兰德医生以唤醒黑人同胞、引导他们摆脱懒惰和顺从为使命,为此不遗余力地卖命奔走。然而,在他眼中已病入膏肓的同胞自己却丝毫未察觉自己的“病”。多年的奴隶制之后,他们习惯了逆来顺受,习惯了依托上帝获得救赎,天真地相信上帝会补偿他们,他们麻木的生活,没有人思考这一切的根本原因。然而,考普兰德教导他们不要再逆来顺受,让他们行动起来与不公正斗争,为黑人的尊严斗争,自然遭到了他们的不解和拒绝。他的家人也是如此。每当他想和鲍蒂亚谈论他的想法,她总是打断他,让他不要“胡言乱语”,从未认真想过他的话。此外,家人对他的疏远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这种疏远一方面可以归结为他的“疯言疯语”及“荒唐行径”,另一方面却要归结到他自己身上。正如上文所述,考普兰德将自己的使命视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脑子里事太多,顾不上家人。他在孩子面前永远是严肃的、说教的。忙于他的使命,他疏于关心子女,对他们的喜好也不了解,他们从小就和他相处时间少,和他们的母亲非常亲近,然而他却曾对她实行过暴力。正如书中所写那样,他们看他的时候脸上没有爱,也没有恨,他对他们而言,好像是个陌生人。因此,想要从他们那儿获得理解也不太可能。

由于这种双重的排斥与不认同,考普兰德医生精神上遭受着极强烈的孤独感。而他就是在这种强烈的痛苦中,用惊人的毅力及意志力到处奔波,为民族使命抗争奋斗。

四.结语

成长于美国南方这样一个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地方,卡森对种族问题有她自己的独特观察和深切感受。她一直十分关注同情黑人群体,几乎每部作品都会涉及到种族歧视及黑人困境这个主题。她不仅描写黑人所遭受的不公与压迫,还特别关注他们内心及精神上的孤独与焦虑。通过对考普兰德形象的刻画,她表达了对黑人群体的钦佩,对家乡严格的等级意识及种族意识的批判,而对黑人及其他下层人群苦难的描写也彰显了她强烈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Carson McCullers.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Mariner Books, 2004.

[2]Carr.Virgina Spencer.Understanding Carson McCullers [M].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5.

[3]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M].陈笑黎,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4]张曼.颠覆与抑制——《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的人物形象分析.文化纵横,2010(10),P75-76.

[5]吴淑严.《心是孤独的猎手》彰显孤独的社会原因.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5),P47-49.

李红丽,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