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鲁甸县生态林业建设思路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鲁甸县生态林业建设思路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阐述了鲁甸县的森林资源现状及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划分5个生态林业建设区域和各区域建设方法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思路探讨

1森林资源现状

鲁甸县国土总面积148700 hm2,林地总面积64635.6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3.47%。在林地中:有林地面积39400.5 hm2,疏林地面积22.4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47.4 hm2,灌木林地面积18540.6 hm2,无立木林地面积3855.3 hm2,宜林地2569.4hm2,森林覆盖率为30.96%,林木绿化率 39.23%。全县活立木总蓄积188.21万m3。公益林48500hm2,占75%,商品林16135.6hm2,占25%。

2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

2.1 特殊的生态区位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鲁甸县地处滇东北昭通市南部长江上游,金沙江下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09′~103°40′,北纬26°59′~27°31′之间,境内的 “一江四河”即牛栏江、龙树河、沙坝河、龙泉河、昭鲁河均属长江水系直接流入金沙江,全县1487km2全部属于金沙江流域;下游分布有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等巨型水利枢纽工程和众多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因此,鲁甸县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地位十分特殊,生态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上述各巨型电站和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安全。

2.2 是建设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

目前,虽然森林资源逐渐增加,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趋于稳定,但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一些地方陡坡耕地面积大、过度垦植的现象依然存在,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在一些地方依然突出,离建设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2.3 是建设生物多样性宝库的基本要求

种质基因资源是人类未来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种资源日渐减少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日益增多。生态林业建设保护和扩大森林生态系统,可以有效保护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生存环境,对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4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

通过生态林业建设,保护、经营好这一区域的森林,对于确保实现森林资源“双增”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将发挥特殊作用。

3生态林业建设思路探讨

3.1 恰当区划生态林业建设区域

根据生态需求、立地条件特点、森林分布状况,区划生态林业建设区,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突出重点地建设生态林业。区划鲁甸县生态林业建设区5个即牛栏江流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区、牛栏江流域高海拔生态修复区、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屏障建设区、黑颈鹤栖息地湿地生态屏障区、昭鲁坝子及城镇面山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区。

3.2 各生态林业建设区特点及建设建议

3.2.1牛栏江流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区。该区海拔600~2000m,位于梭山、乐红、龙头山、小寨、火德红、江底6镇的干热河谷区,干旱少雨、生态恶化、水土流失、岩石、石漠化严重,立地条件较差。采取封山育林为主,对个别特殊区域的低效林进行适度改造,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森林资源消耗,促进生态的正向演替,逐步修复生态。

3.2.2牛栏江流域高海拔生态修复区。牛栏江流域海拔2000~3300m的梭山、乐红、龙头山、小寨、火德红、江底、水磨7镇的河谷冷凉地区。人少地多、丢荒轮歇地多、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岩石、土壤荒漠化严重是该区域的特点。采取退耕还林、人工造林措施增加森林面积,采取低效林改造提高林木林分质量,采取封山育林人工补植补播措施促进天然更新,使生态正向演替,逐步恢复自然植被,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广节柴灶、太阳能等农村能源建设,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全面提高生态防护功能、发挥生态屏障作用。

3.2.3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屏障建设区。该区域位于水磨、龙树、新街3镇,海拔2060~3100m。山高坡陡,土质疏松,气候寒冷,陡坡垦植面大、浸蚀突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低;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贫困人口多,面大,程度深;采取退耕还林为主增加森林面积,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林木林分质量,推广节柴灶、太阳能等农村能源建设,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全面提高生态防护功能、发挥森林的蓄水保水、净化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作用。

3.2.4黑颈鹤栖息地湿地生态屏障建设区。在鲁甸县内水磨镇拖麻村、新街镇转山包村分布有高原湿地,是冬季黑颈鹤越冬栖息之地。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湿地周边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增加湿地、森林面积,保持湿地的水源,有效防止湿地退化缩小,构筑湿地保护林带。

3.2.5昭鲁坝子及城镇面山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区。以昭鲁坝子周围四面环山生态建设保护,坝区河流、沟渠,主要道路绿化美化。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全面提高生态防护功能、发挥生态屏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