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规范即优秀,深刻即优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都说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校长对教师的教学领导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听课、评课。现在我来评评谢红新、周菊妹两位老师的两堂课。
谢红新老师的课,我的观点是规范即优秀。这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
第一,这堂课的教学是有设计感的。无论是事先提供给我们的教案,还是课堂上呈现给我们的教学形态,都有非常清晰的设计感,也就是说是经过老师精心设计的。
谢老师的课设计感体现在课堂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步步用心,环环相扣;体现在老师带着学生对课文一系列重点细节的精心品读分析上;体现在最后布置的作业上。《变色龙》本身就是个工笔画,对一个人的描写变了5次,然而谢老师的课也像工笔画一样细腻。
第二,谢老师的课传递出一种氛围,用心相互倾听的氛围。相比于当下的许多课堂,浮躁、表层上的热闹,这堂课营造了一种用心相互倾听的氛围。什么叫好课?顾泠沅先生曾经说,站在学生的角度看,该听的听了没有?也就是说判断一堂课好还是不好,取决于学生在课堂里是否吸收到有价值的东西。听,就是吸收。日本课程学家佐藤学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扛着摄像机,听了几万节课,也得出了与此相似的观点――“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这节课的倾听氛围的确营造得很成功,同学们相互倾听,老师也是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得,并作出了适度的反应。
第三,这是一节很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无论是教案,还是课堂呈现,教师都是着眼于语言本身的分析。整节课,呈现出很多东西,从词语本身、标点符号本身、句子本身,不断比较,对细节的不断琢磨,刚才说的工笔画意思就在这里。这种类型的课,我上不来,我只能泼墨写意,大开大阖。教师带着学生不厌其烦地,像作品本身一样,反复体验、比较,感叹号读出什么,人称的变化体现什么,奥楚蔑洛夫五次转变体现了什么,比较人物的动作重复,比较语言重复,等等。这几个方面,都体现了谢老师作为一个优秀教师的语文功力。像这样培养下去,学生对语言的品读能力,感悟能力,会提高的。
另外,再谈点不同的想法:谢老师把重点放在人物形象上分析理解,是应该的,也是正确的。但其中对奥楚蔑洛夫的个性概括之一是“虚伪狡猾”,我有不同意见,主要是不同意“狡猾”这个概念套在奥楚蔑洛夫身上,我甚至觉得奥楚蔑洛夫有点愚蠢,那么迅速的变化,太过火。其实,我以为奥楚蔑洛夫不在于是愚蠢还是狡猾,在他这个人身上存在的最突出的人性弱点,就是没有心灵耻感。也许在对待其他事上,比如对待抢东西、偷东西,他可能有耻感。但因为狗的主人不同就不断变化处理事情的态度,他心里只有利害关系,没有立场和原则。在他心中,这样一种行为,不觉得是可耻的,这是要害所在。
他为什么这样?我们的思考再往前走一步,他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这样变化?为什么敢这么变?为什么这么迅速地变?为什么这么多次地变?再咀嚼一下,为什么变得这么自如、自然?什么原因?根本原因是他这个人物所处的生态环境。但在课堂教学之中,没有把生态环境呈现出来。其实文章中提到赫留金的话:“我的弟兄就在当宪兵。”赫留金说这句话显然是为了说明“我也是有点小势力的,你不要轻视我”。课文倒数第二段最后一句话,“那群人就对赫留金哈哈大笑”,不是笑奥楚蔑洛夫,而是嘲笑受害者,这就是当时的生态环境,当时许多人都是以地位衡量一切。
所谓经典一定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时代都会有它的现实意义,都显示出针对性,这就是所谓经典的张力。换句话说,这篇小说,在今天中国也还是经典,变色龙这种现象以及它所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在今天中国的土壤里仍然存在。
这就是经典作品为什么到今天还有价值的原因所在,值得我们深究。
周菊妹老师这节课可以说是“源于学生,高于学生”。周老师事先有学案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发现和质疑,学生所发现的东西不少是颇有价值的,例如学生发现文章称呼的前后不同,先是“漫游者”,后是“先驱者”。学生所提问题也是很有价值的,“先驱者悲剧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周老师这堂课的教学就是从学生这里来,从学生思维原点出发,这是教学的起点。
难就难在要高于学生。高在哪里?主要在对课文最后环节的分析上,抓住最后一段话“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进行分析。和《变色龙》对应一下,就可以发现文章的价值和典范意义在这里。为什么“也发生在现在”、而且将来还会发生?很深刻。着眼于文本本身,这是第一步。
文章提到当经过一番波折之后,一切回归正常,“人们解下马和牛的套具,把牛羊赶进牧场,建造起自己的房屋、规划自己的土地。从这以后很长时间,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老师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这是自主、自由的体现,但是很长时间以后,又过着幸福生活,导致人们不再去进取和探索,死去的先驱者的意义消失殆尽。周老师带领学生挖掘其深刻涵义,这些是值得去咀嚼和品读的地方。周老师引用胡适的两句话“异乎我者未必即非,同乎我者未必即是”,穿插毁掉巴米扬大佛的事件,都是很有意义的。从文本出发,又宕开一笔,不是为了别的,是反过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大凡有咀嚼味道的文本就是需要反复研究,不局限文本。
顺着周老师这个思路,还可以继续往前走。继续引导学生再上一个台阶,再深一度。
第一,顺着学生的发现再往前延伸开来。比如学生发现了“漫游者”、“先驱者”称呼的变化,应该用哪个称呼,为什么?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再追问一下:为什么先用漫游者,后用先驱者?道理很清楚,文本已经点出来了。因为大家发现他是对的,才给他贴上“先驱者”的标签。
第二,让学生进一步地思考。刚才学生提出了非常好的问题:先驱者悲剧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这种问话方式,不是来自学生,这种用词方式,实际上是老师多年标准化训练的结果。“根源”这个词儿就带有老师话语标签,是教材语言,是成人语言。我顺便插上一句:文章的“无知山谷”、“守旧老人”等等其实是败笔,因为太概念化、标签化,一看就知道了。当然我们也理解房龙写的还是通俗读物,是针对泛大众的读者对象。而我们的教学能否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变化?与所谓“根源”相比我们更应该找出来的是情境的原因。什么是情境?先从思维方式角度来讲,就是还原思维,先还原人家为什么这样。村民们难道是傻子?他们也是有经验、有智慧的。因为他们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些曾经出去的“这些男男女女”再也没有回来。这些经验是血的教训,出去寻求新路的结果就是有去无回,这就是下场。因此我们首先要寻找村民们当初那样对待先驱的所谓“合理性”的原因,这就可以找出学生理解的难度。最终是为了找出他的不合理的原因所在,真正认识清楚守旧老人的问题所在。
这些守旧老人不是真的愚蠢,而是根据他们的经验判别的。当条件、结果没有改变的时候,他们认为出行失败的结局是注定的。不到结果完全不同的那个时候,他们不会改变,很多人就是这样不见棺材不掉泪。
第三个意思,理解问题更深一点,更全面一点。比如理解宽容的精神含义。课文确实是讲宽容,但几个问题要搞清楚,首先宽容是对谁提出来的,要求谁讲宽容,是要求守旧老人要宽容,村民要宽容,读者要宽容,还是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宽容?其次是要对谁宽容?对老人宽容,对先驱者宽容,对村民宽容,还是对大家都要宽容?接下来还可以继续探讨:为什么要宽容?真的能宽容吗?谁能做到宽容?谁真的能做到宽容?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宽容?不一定非要有精确具体的答案,讨论这些问题本身就是思维的深入。
第四,学生是需要支撑的。我很欣赏周老师让学生课前去看《宽容》原著。周老师也知道高三的学生不太可能去看原著,就列出了《宽容》的目录,这很好,就是给了学生理解文章的支架,但还不够。因为这个目录太简单了,很难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序言对理解文章有好处,反过来看了书再理解序言也是有好处的。因此目录这个支架能否再丰满些,多一些内容,这样,对孩子阅读的支撑会更有力。
当然这都属于事后诸葛亮,教学是遗憾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