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拿来主义与礼尚往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拿来主义与礼尚往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我国的外语教学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历代的外语教学工作者都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其过程是曲折的,但同时也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如果要从描述的角度来重述这个历史过程,也许要写上几本书,因此,笔者立足宏观,以教学观念为主要线索,回顾了自清朝以来的外语教学观的变迁,并在总结了以往模式的基础上,对未来英语教育教学的可能发展方向进行了推测与展望。

关键词:外语教学观;迁移;反思;展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107-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29

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丝绸之路就联系起我国与欧、亚、非三洲的交往。在元朝1289年,我国开设了最早的外语学校,由回国学子教授波斯文。明代的外语学校四夷馆翻译蒙古文、波斯文、缅甸文等八种文字。清朝俄罗斯学馆教俄语等。七百多年的外语教学史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是区域间文明相互冲击,相互交流的见证;而从自然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所见的这段历史,将只是散落在漫漫中的多枚朴实的石块,而本文所期冀的就是在这些较大的石块间,划出浅浅的印痕,还原文明曾走过的轨迹。

1 . 浅层的拿来主义――近代(1840~80年代末期)的外语教学

我国较为正规,有较大规模的外语教学始于清朝。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清朝办学堂,学习西洋,推行新教育。于是,在我国教育史上最先出现的新式学校就是外国语文学校,诸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州方言馆和译学馆等(章兼中,2001: 23)。

我国早期的这类学校,其外语教学目的为精通番语的通事,学习内容多仅限于语言本身,教学方法采用翻译法,以京师同文馆为例:

开办于清1862年,先后设有英文、法文、俄文。外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适应外事的需要培养翻译人员。其八年的外语课程设置如下:

第一年:认字,写字,浅讲辞句,讲解浅书。

第二年:讲解浅书,练习句法,翻译条子。

第三年:各国地图和史略,翻译选编。

第四年:翻译公文。

第五~八年:练习译书。

考试内容则为“凡文字,先考其字母以别异同(英文字母二十有六,法文字母二十有五,俄文字母三十有五)。此审其音,以分轻清重浊之殊(以唇舌牙齿喉腭定其音)。次审其比合为体以为文。……次审其兼通互贯,以识其名物象数之繁(洋文字母最简,而成字最繁,以音为文,彼此移易,则其解各别,故洋文数倍于汉文。)”(朱有献,1983: 71~77)。考试的初试是将外语照会译成汉文,复试是将条约中片断译成外文。最后口试是将汉语条子口译成外文。

从以上的例子可见,无论就其课程设置还是测试内容而言,均遵循字母―语音―单词―文章由小到大的语言单位顺序,对外国的语言一并拿来,注重的是就语言本身及其使用的学习。事实上,我国直到八十年代末期,外语教学的观念一直延续着传统的以语法讲授及机械操练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我们借用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来重新审视这一外语教学观,那么我们不难将这一阶段的课程目标视为海面上的冰山。(见下图)

从这一意义上讲,早期的外语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鹦鹉学舌的过程,无非是就语言本身而教语言,将语言视为单一的交流工具,脱离了语言生长的土壤而追求其外在的基本形式,是将语言简单化、固定化、躯壳化了的教学过程。当然,一种教学理念的存在是不可能一无是处的,考虑到当时当地的特殊性,它的存在就必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洋务运动时的外语教学满足了当时渴望救国的有识之士能够与西方交流,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要求与愿望。而传统的语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也适应了中国当时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目标的需要。简而言之,在这一时期的教学观是适应实际需要的、浅层的拿来主义,就如同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所说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2 . 深层的拿来主义――现代(90年代初至今)的外语教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大批的中国人开始放眼世界,走出国门,他们去学习、去旅游、去谈贸易。这个时候,矛盾就出现了。书本上学习的语言似乎不那么管用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语言是如此活跃,即便是同一句话,同一个人来说,只要是场合不同语境不同,哪怕只是语调变了,意义会完全不同。举例来说,“It is cold outside.”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外面天很冷”。依照传统语法教学,这只是一句用于描述天气的简单语句。但在实际运用中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①情景一:儿子正要出门,母亲对儿子说“It is cold outside.”言下之意是让儿子多穿些衣服,以免着凉。

②情景二:饭后友人邀请你去散步,你望了望窗外,刚下过雪,你说“It is cold outside.”,也许你是在告诉你的朋友天太冷了,你希望呆在屋子里。

③情景三:有人从门外走进办公室来,忘了关门,这时候你对他说“It is cold outside.”你是想对他表明他应当把门关上。

④情景四:一对情侣正坐在花园里,此时男友突然向他的女友求婚,而女友的回答是“It is cold outside.”这表面上是女友觉得冷了,想回屋里,但这个顾左右而言它,同时也是间接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这样的场景是无穷的,只要拥有一点想象力,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以用无数种可能来解读它。那么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就不灵了。于是人们开始研究语义学、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交际功能,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必然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谓交际能力(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 competence)是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 H. Hymes)首创的术语,至今还不到二十年。交际能力的概念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的概念提出来的。在海姆斯看来,一个学语言的人的语言能力不仅是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且还包括他是否能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即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说什么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内容。由此,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语言运用(章兼中,2001: 177)。

因此语言的交际又同时是文化的交际。“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密和缜密。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胡文仲,1999: 57)。在此认识基础上,我国的外语教学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不单单局限于语法,同时开始关注语言的文化背景,文章不再被拆得七零八碎,而是将语篇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将交际法运用于日常的教学之中。注重文化的语言教学不再死盯住语言,它在学生面前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了异域风情的世界。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接触另一种文化,于是“圣诞节”、“万圣节”、“西餐”不再是陌生的名词。

现在,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使小小的外语课堂变得生机勃勃,由原来的教师单声道,形成了声音、图像、影像等构成的一个立体空间,学生仿佛进入了一个模拟的外语语境,通过多方面的形象生动的输入全面地学习外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重新审视上文的冰山理论,那么此阶段的英语教学观似乎可以让我们开始看到冰山的大部分了(见下图),我们拿来的不仅仅是语言这个植株本身,同时也拿来了语言生存在的土壤,期冀它在我们的教室里开出绚烂的花朵。

3 . 有原则的礼尚往来――未来的外语教学

到目前为止,谦虚的中国人似乎还只是在一味地拿来,拿一切可以借鉴的东西。最初是学语言,即只拿语言本身,而后又开始注意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加入对背景知识的补充与介绍,力图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外语环境中掌握外语。但是外语教学的发展是不会就此停下脚步的,那么它又将走向何处呢?让我们首先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外语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外语水平呢?要达到“本族语水平(Native Proficiency)”?还是“本族语般水平(Native-like Proficiency)”?大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都认为:要达到前者是几乎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Both linguists and teachers have acknowledged that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and unnecessary to reach that ideal goal.”(王立非,2001: 81),所以我们锁定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本族语般水平的外语能力,即在语法/语言能力、社会语言/交际能力、策略能力三方面达到本族语般水平。

第二个问题是:要学好外语,我们的学生需要掌握一种新的认知体系吗?王立非副教授在A Survey of Moder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一书中谈到“Human cognitive system is almost the same and undergoes similar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we may learn a few new concepts that do not exist in our native language, but it is unnecessary to alter our cognitive system. What we do is to add new concepts to our existing cognition through assimilation and accommodation.”即人类的认知体系是类似的,而且经历大致相似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我们无需更换我们现有的认知体系,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在现有认知体系的基础之上增加我们已有认知体系所不具备的概念。我们有我们所成长的文化,完全摒弃自己的文化体系和认知体系来学习外国文化与语言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教育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此已有了明确的表述: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此,面对未来的英语教学,我们也许可作出这样一个假设:即我们对外语及其文化要拿来,这是不变的,但是我们是有选择地拿来,拿我们没有的东西;在拿来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礼尚往来,要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在拿来与往来的过程中,从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从这个过程来看,我们又可以对上文提到的冰山理论进行全新的认识与阐述(见下图)。

学习外语不应当只看着对面的冰山,而应立足于本国的文化体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纳外国的优秀的文化,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积极促进跨文化间的交流,使我们优秀的文化也同样滋润世界。

4 . 结束语

七百多年外语教育教学的历程,我们一路看来,可以简练地画出这样一个轨迹:语言―语言与文化―语言与跨文化。当然这个轨迹是很粗线条的,而且它也将必然不断向前发展,在发展中被不断地刷新,而拙文只是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视角。诸多疏漏,敬请各位同仁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韩东晖.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朱有献.中国近代史学制史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