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妙笔生花 传神达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妙笔生花 传神达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Pygmalion一书中,萧翁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通过精彩的对白与耐人寻味的舞台指示,成功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在汉语译本中,杨宪益译本《卖花女》可谓个中翘楚。本文围绕原作语言特点展开,评述杨译可圈可点之处。

关键词:Pygmalion;萧伯纳;杨宪益;《卖花女》;翻译

中图分类号:I3/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0-067-01

一、引言

Pygmalion是英国现代戏剧大师萧伯纳的名作之一,颇受好评,也被译成多种外语文字。汉语译本中,杨宪益的《卖花女》可谓个中翘楚。

萧翁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通过精彩有趣的对白与简洁耐人寻味的舞台指示,成功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原著中闪烁着智慧的词句,恰是译者最大的考验, “戴着脚镣跳舞”的译者“只有自求多福,才能绝处逢生了”(余光中)。以下是对原著艺术特色的概括,同时探讨杨译如何将其再现于译本之中。

二、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

《卖花女》的经典,首先应归功于萧翁所塑造的极富魅力的人物形象。剧中各色人物,无论笔墨多少都极鲜活,令人过目难忘。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仅举主人公伊丽莎为例,探析其性格特点,以及在杨译中的体现。

卖花女伊丽莎是整部剧作的主人公,也是刻画最为饱满的形象。本是一个普通卖花女,操着一口乡音土话在伦敦街头营生。机缘巧合,六个月内将自己改造成为语言得体、举止优雅,光彩夺目的贵族。前后迥异,如同再造。翻译中译者也较好地把握了这一变化特点。

第一二幕中的伊丽莎还没有接受息金斯的实验,是说一口伦敦土话,却不乏纯真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写照。如例句:

Nah then, Freddy: look wh’ y’ gowin, deah.

[杨译] 这是怎么的,佛莱第:你走路不长眼睛哪?

Theres menners f’ yer! Te-oo nanches o voylets trod into the mad.

[杨译] 瞧,好一个有礼貌的家伙!把咱两把紫地丁也给踩到泥里去了。

杨译把伊丽莎没受过正规教育的土话以及俚语译得传神,尤其是下划线部分相当出彩。

从第三幕开始,伊丽莎的语言日渐规范,举止日渐淑女,直至最后伊丽莎以完美的语音与万方仪态在外国大使晚会中大获好评,完成化蛹成蝶的过程。语言当然也有巨大变化:Liza: If I cant have kindness, I’ll have independence. … I’ll let you see whether I’m dependent on you. If you can preach, I can teach. I’ll go and be a teacher.伊丽莎:如果没有人帮我,我就独立。…我要让你看看我是否要依靠你。如果你能教学,我也能教。我要去当一个老师。分析:“咱”已变成了“我”,语法标准,语言的进步萌发了思想的成长。

三、妙趣横生的语言游戏

萧翁本是语言大师,此剧中语言游戏(如双关、头韵、打油诗)与警语俯拾即是也就不足为怪了。对译者而言,处理这些语言游戏难度不下于登蜀道。例如:Doolittle:[“most musical,most melancholy”] I’ll tell you, Governor, if you only let me get a word in. I’m willing to tell you. I’m wanting to tell you. I’m waiting to tell you.杜利特尔:(声调柔和凄惨)老爷,咱要告诉您,可是您得让人家说一句话呀。咱是愿意告诉您,咱是想要告诉您,咱是打算告诉您呀。分析:杜利特尔虽是个五大三粗的清洁工,但拥有语言修辞天赋,首次登场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三句话节奏铿锵,极富乐感。杨译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同样用了三个排比句,反复推进,可以说是形神兼备。

四、耐人寻味的舞台指示

舞台指示(Stage Directions)通常用括弧标注,看似可有可无,实际分量颇重。萧翁剧作的舞台包含大量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有些在汉语中行不通,给译者提出很大的挑战。杨译为方便观众的理解,常常进行了一些灵活的变通与转化。以下是对译文中常见的转换方式所做的归纳:

Pygmalion不愧为萧翁佳作,读者不仅可以从中欣赏到轻松幽默的对白,还可以获得一种真正文学乐趣。幸有杨宪益先生凭其浑厚的翻译功底,以生花妙笔将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文字与汉语读者分享,延续一段永恒的感动。

参考文献

[1]杨宪益译.卖花女[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余光中译.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Z].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