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变革中崛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过去一年是中国机械工业被高度认同的一个起点。行业收入和利润都出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全球竞争力与优势显现,正在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转移的新基地。
世界经济长周期支撑机械行业持续稳定增长
机械行业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紧密相关,是一个周期性十分敏感的行业。特别是工程机械和机床行业,受我国“五年规划”影响非常大,基本上是五年一个周期。但由于我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加入全球资源配置,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发展都表现出长周期特征,工程机械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已经远远弱于1993年以前,而机床行业则是从1999年复苏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行业以往的波动规律被改变,龙头企业表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中国因素主导的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改变了以往机械行业的周期性规律,也使企业有机会进入盈利周期。
2006年机械行业延续产业转移的成长故事
2006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70家上市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69.05亿元,实现净利润52.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48%和22.15%。在70家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中,中集集团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四分之一强,净利润占70家公司的40%以上,对行业整体的影响非常大。
船舶、机床、航空制造企业出现拐点
上世纪90年代,我国机械制造业中几个非常关键的产业如机床、船舶和航空等都出现了持续多年的亏损或微利。发展50多年,整个船舶工业利润总额不及发展20年的配套企业中集集团一家公司;飞机制造企业纷纷实施民,试图通过汽车、摩托车等产品来改变亏损的局面;机床企业面对大量的进口装备对摆在眼前的市场也只能望尘莫及。但经过“九五”期间和“十五”期间的痛苦改制和在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我国船舶、机床、工程机械、缝纫设备等行业都开始趋于成熟,而持续成长的市场又给了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机床、船舶、航空等行业上市企业消化了多年的潜亏,业绩出现明显的拐点(见图1)。
工程机械等产品出口能力大幅提高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械产品供给国之一。随着我国机械行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国内机械企业产品质量和出口能力大大提升(见图2)。2006年工程机械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这也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下半年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球制造基地转移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我国机械行业和日本、韩国同时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在计划经济下,我国机械行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国有体制也导致了企业基本失去了盈利的功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机械行业较早成为市场化改革的产业。90年代初期,我国实施国有企业改制和额度制上市,各地机械行业龙头企业成为额度制上市的对象,同时,机械行业作为竞争性行业对外资开放,民营企业也迅速兴起,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机械行业出现了持续增长。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国家的装备业成长初期都是起步于国内市场的需求,现在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基地转移的重要基地,无论是机械产品本身需求还是其他制造业都将推动我国机械行业的持续发展。
逐渐适应全球市场经济形势,进口替代与国际渗透成为发展主题
我国机械行业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重点产业,但改革开放后,中国机械行业面对市场经济非常不适应,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大量亏损甚至倒闭。但在过去两个五年计划中,我国机械行业基本完成了企业化改制,且经历了90年代以来与进口产品、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同台竞争的格局。目前,已经涌现出一部分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机械制造子行业。例如,比较几大类机械行业,工程机械相比机床工具和汽车产业是最小的行业,起步相对也比较晚,是60年代~70年代开始引进技术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与外资、民营和国有企业竞争之后,这个行业的产品水平已经离国际先进水平不远,而其他机械产品仍然有20~30年的差距。工程机械和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的差距大约十年,我们认为五年时间基本上能够跨越十年的差距。
进口替代和出口增长仍然是2007年机械行业的发展亮点。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特点使全球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率先转移到中国,机械产品中最早转移到中国的是集装箱、缝纫机、集装箱起重机、船舶等行业。目前,产品已延伸至工程机械、机床等相对复杂的产品。此外,我国国际贸易不平衡导致了国际上对低端产品的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机械产品作为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正在成为这一阶段出口升级的重点品种。
在振兴装备业相关政策中可能明显受益的企业
依要素特点看,我国机械行业正在成长为我国优势产业。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对进口装备的依赖度非常高。近几年我国设备投资的三分之二依赖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来自于进口产品。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而发达国家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我国每年的发明专利数占世界的比重不到3%,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装备业和能源、国防、金融被列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为此,国家2006年出台《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明确了装备制造业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的目标,并确定了16个重要领域。主要包括大型能源、化工、环保、农机、轨道交通、纺织、数控机床,大型船舶及配套、民用飞机以及高科技产品等。
振兴装备业对企业的具体优惠包括:鼓励自主创新,对首台首套产品给予项目补贴,对重点项目实施研发费用与税收抵扣,对重要装备企业实施增值税返还,对国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加以限制。相关制造企业如飞机制造企业、数控机床制造企业、能源装备和铁路装备制造企业都将在这一过程中受益。
“体制内”企业的市场化改制与资产整合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机械行业的快速增长,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些垄断性行业内的装备制造业没有对市场开放,其中包括飞机制造业、石油装备、铁路装备制造业等。以往我国国防工业、能源装备、铁路装备因为政府采购订单或系统内保护主义,企业普遍表现为不思进取,管理分散化,产业规模小,经营效率低,大量优质资产没有发挥正常的生产经营效益。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背景下,为了深化改革,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十大军工集团、两大车辆集团和两大石化集团都将对旗下装备制造业实施产业整合和市场化改制,利用现有上市公司平台整合集团公司优质资产将使公司质地和行业本身发生深刻的变化。铁路、能源等装备企业也将利用上市公司整合集团装备企业。我们认为,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且现有产业占据相对重要地位的公司未来将在集团公司产业整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机械行业大部分已经实现了市场化改制,企业经营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但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已经被撤销,企业产权已下放到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是行业整合的最大障碍,这是我国机械行业目前提升市场集中度和产业整合的最大瓶颈。而国防军工企业相对于市场化的企业来说的确有经营效率比较低的缺点,但由于十大军工集团的行政主管部门还没有分散,给航空、航天、电子、船舶、核能和兵器几大产业的整合留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国防工业的产业整合会比社会装备企业的整合更加顺利,也更容易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国家重大项目带来的商业机会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加大对农村建设、中西部发展、社会事业、科技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领域的投资。涉及到具体项目,高速铁路的建设和支线飞机的规模生产是给机械行业带来机会的最大项目。由于高速铁路造价数倍于常规铁路,所以“十一五”期间的投资规模,比“十五”期间翻了两番。2004年是500多亿元;2005年原计划投资1000亿元,从2006年到2010年的五年间,总投资规模更是将到12500亿元,平均每年2050亿元。高速铁路和支线机场建设都将给相关工程机械带来机会,从而进入到高速火车和支线飞机的生产阶段。由于火车项目已经和法国阿尔斯通签订了3亿欧元的机车合约,预计国内企业只能在转包项目中受益,支线飞机的制造企业主要是西飞国际和哈飞股份等飞机制造企业,不过目前就我国航空业发展的格局来看,对支线飞机还只是理论上的需求,实际飞机制造厂商的商业机会需要等到国内支线机场网络相对成熟以后。
综上,机械行业属于投资品,和国家宏观经济周期具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我国机械行业主要服务于中国城镇市场,历史上行业的波动与“五年规划”有一定的联系,机械行业也因此被视为“周期性”行业。“十一五”期间农村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而从我国机械行业目前所积攒的能量和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来看,机械出口竞争力将大大提升。中国机械行业从中国农村与国外市场延伸导致行业以往的周期性特征将发生变化,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来看,我国机械行业在国际上的渗透其实还只是刚刚起步,未来行业将表现为持续增长的趋势。
(作者单位: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