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节水灌溉对农民投入与产出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节水灌溉对农民投入与产出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大,节水灌溉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就节水灌溉对农民投入产出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节水灌溉;投入;产出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减少农民的投入,增加农民的产出。虽然我国在节水灌溉技术上有所完善,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所以,在节能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下,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视,对农民投入与产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必要性

水资源紧缺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节水将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长期的主题。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而且关乎到国家安全。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其用水量约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70%以上,但其平均利用率只有405%左右。通过发展节水灌溉,在减少灌溉用水量的前提下满足灌溉需要,同时把节约出来的水量用于城市生活、工业生产和生态用水,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对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

三、节水灌溉发展原则

1、在地区布局上:根据综合效益的原则,现阶段发展节水灌溉的重点地区应是北方严重缺水地区,工农业、城乡用水矛盾突出的大中城市郊区,取用水过量、生态环境恶化的内陆河流域,黄淮海地区,受缺水困扰的“老、少、边、穷”地区以及水资源紧缺且水土资源配严重失调的地区和大中型灌区等。

2、在灌溉工程种类上:井灌区、高扬程提水灌区重点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与渠道防渗,适当发展喷微灌,以节约用水、节省能源;渠灌区重点发展渠道防渗,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支渠以下发展管道输水,以减少输水损失,同时兼顾田问节水技术,现阶段重点发展渠灌区骨干渠道的防渗。

3、在节水措施的选择上:坚持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节水技术和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地进行有机组合,坚持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坚持发展节水灌溉与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发展阶段相适应,坚持合理发展与适度超前相结合。

4、地面灌溉面积占到我国总灌溉面积的97%,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地面灌溉在我国农田灌溉中仍将占主导地位。地面灌溉节水技术很多,如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实现园田化小畦灌溉;隔沟灌、细流沟灌;精耕细作,平整土地;覆膜灌溉、坐水点种等。这些技术投入很低,农民易于掌握,节水效果也比较明显,特别适宜我国目前农村生产责任制30年不变的管理体制,应提倡大力发展。

四、实例分析

1、工程概况

郯城县地处山东南部,沂沐河贯穿南北,是沂蒙山区的洪水走廊,现有马头、清泉寺、李庄三大引河灌区,灌溉面积2.67多万hm2,为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灌区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手段单一,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工程老化、失修,运行效率低,水费收缴困难,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制约了灌区的经营和发展。

2水管单位改革的目的及措施

(1)明确目标,保证灌区改革的成功进行

灌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灌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促进水利产业的良性发展,最大限度满足农业生产需要。通过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实行用水户民主管水,提高农业供水管理水平和水费征收、使用透明度,增强群众节水意识,提高农业用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周密组织,切实加强对灌区改革的领导

该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员到外地进行了考察学习,结合本县实际出台了《郯城县灌区改革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要求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把灌区改革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列入重要日程。

(3)广泛宣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灌区改革的认识

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宣传车、传单、标语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从而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支持并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

供水单位对灌区干渠以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包括支、斗渠、桥、涵、闸等建筑物,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制等形式,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转让使用权,多渠道筹集社会“闲、散”资金,逐步完善渠系工程设施,走“建设――拍卖――再建设”滚动发展的路子,实现水利基础设施的良性循环。

(5)水费计收制度改革

供水公司按照“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的要求,确保收缴政策落实到位。完善供水计量设施,推进由按亩计收向按方计量收费的转变,改变大水漫灌,促进节约用水。改革供水制度,采用定额供水,合同供水,超计划用水加价等政策,充分体现水的商品属性。提高供水服务水平,解决好争用水矛盾,提高水费的收缴率。

3、结果分析

郯城县通过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了各部门间的关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群众比较满意和支持,各项改革措施得到落实,灌区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初步实现以水养水,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行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事实证明,该县的水利工作尤其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后,农民对水利工程使用方便,费用降低,例如红花镇大新村农民用水浇1亩地约用10元钱,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实惠。

五、对加强节水灌溉建设的几点思考

1、发展节水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在社会用水总量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加,挤占农业用水已成必然。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农业用水在全国用水总量中的比重已从97%下降到7O%,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农业用水还将进一步下降到全社会总用水量的5O%~6O%。根据我国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今后农业灌溉的发展不可能以增加灌溉用水为代价换取农业生产的高产出,农业对灌溉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节水挖潜,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才能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只有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才能达到农民奔小康。节水灌溉是对传统灌溉农业的创新,在节约用水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节水灌溉由于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产量,为农民增收在数量规模上奠定了基础;由于节省了农业灌溉劳动力,为农民“农转非”创造了条件;由于提高了蔬菜、果品的品级、名特优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提前上市,为农民增收在时间价格上奠定了基础。因而建设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迫切需要发展节水灌溉。

2、完善政策法规是发展节水灌溉的新动力

节水灌溉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很强的事业,节水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必须依靠国家在政策上的引导扶持和法规上的约束才能稳步发展。

国家应该加强扶持和保护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调动和保护农民长期从事农业、投入节水灌溉建设的积极性,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首先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用经济杠杆促进农业节约用水。其次要制定鼓励节水灌溉的激励政策,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受益区农户、企业、社会各种力量投入到节水灌溉建设中来。

3、加大投入力度是发展节水灌溉的保证

节水灌溉最大的受益者是国家,其次才是农民。目前中国的农民负担重、底子薄,农业效益差,要让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节水灌溉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节水灌溉的投入力度,这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

4、依靠科技创新是促进节水灌溉发展的基础

节水灌溉得以发展的基础是科技创新,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上,大力研究和开发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管理体制上。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与目前粗放的农业节水管理水平相矛盾的现象说明,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灌溉的做法已不适应新阶段的要求。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总结节水灌溉实践经验,创新节水灌溉管理模式,探索适宜的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理顺好政府、灌溉管理单位和农民的责、权、利的关系,重点突出农民的利益促进节水灌溉的快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水灌溉技术对农民的收入有显而易见效益。所以,新时期下,我们要加大对节水灌溉对农民投入与产出的思考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逢焕成.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羽上壤与肥料,2011(5):39-43.

[2]海东霞.阜新地区节水灌溉效益分析[J].节水灌溉,2012(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