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交响乐“普及问题”所想到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交响乐”这个名词对于现代人并不陌生,这种纯粹来自西方的音乐形式在中国作曲家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下,百年来确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然而就交响乐这类所谓的“高雅音乐”,在人民大众中间的普及来讲,笔者以为情况并不乐观。本文透过审美角度分析交响乐得不到全面普及的原因,并粗浅的引出几点关于交响乐创作题材的想法。
关键词:交响乐 普及 审美 创作题材
西方交响乐在短短一百多年间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虽称不上举世瞩目,但也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长久以来中国的传统音乐都是以“和”为重,偏爱“宁静致远”的恬淡境界,而西方交响乐的那种充满紧张刺激的戏剧性的和矛盾冲突的对立性对中国传统音乐无疑是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同时也是极大地丰富;相对的,中国传统乐器与交响乐队结合,也是注入交响乐队的一股新鲜血液,更加丰富了交响乐队的音色。
虽然近年来国内一直提倡“让高雅音乐走进群众中去”,也确实下了功夫做了不少交响乐相关的演出活动,但其实懂一点音乐的人都知道,交响音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欣赏的,即使在交响乐的发源地—欧美的发达国家亦如此。交响乐凝聚着音乐最高的哲理内涵和高深技法,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欣赏者对作曲家意图和作品的思考,这无疑就是考验一个人音乐文化素养的积累程度。这并不是排斥没有受过音乐训练的人就不能去欣赏交响乐,但不可否认,就笔者自己的切身体会,除非是耳熟能详的曲调旋律贯穿作品始终,否则,听一场交响音乐会,国人的普遍反应要么就是“听不懂”,再么就是按捺不住中途纷纷退场。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要想做到“普及”实为不易之事,笔者通过观察和近年来专家学者的研究启发,归结出交响音乐“推出去难”大致有以下这样几个原因:
一、“线性思维”的束缚
文章开头就提到中国的传统音乐长期都是以“和”为重,所谓“和”就是“万事万物、美善合一”,这也就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注重经验多于分析,感性多过理性,长久以来习惯于单一的旋律模式,讲究对仗工整、错落有致;而对于交响乐多层次的和声乐器分布和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甚至是怪异的不协和音,很大程度上都是难以接受和适应的。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也是造成很多人对于交响乐“听不懂”的根本原因。
二、缺乏“懂音乐的耳朵”
马克思说过:“正如只有音乐才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就不是它的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的表现”注。这句话很清楚的解释了音乐美的欣赏中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问题。一个人音乐欣赏的美感和能力是需要好的作品去培养去熏陶,那么相对应的,好的作品美的音乐也是要靠有“懂音乐的耳朵”这个主观条件的。
三、无意识下的“精神文化贫瘠”
暂且不去定义交响乐是不是“高雅严肃”的音乐,但至少和欣赏通俗流行音乐是有区别的吧,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还没有接触过交响音乐,就已经在无意识下“拒之于千里之外”了。现今经济发展的如此迅速,单纯的娱乐已经满足不了大部分人的精神需要了,而这也就意味着音乐不应仅仅停留在供欣赏娱乐的层面,要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音乐对一个人情操的陶冶,人文精神的灌溉是多么重要。笔者在听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的讲课时对一句话颇有感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是能够在短时期内就完成的,而精神素养的提升却是几代人不懈努力都不一定能达到的,而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就在文化”。而音乐作为和人类几乎同时诞生的最原始的文化艺术,无疑是一剂强有力的“精神良药”。而中国现在就处在一种,有钱宁可拿去买奢侈品都不愿花钱去看一场音乐会。很多家长让孩子去学音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培养成为音乐家,而认识不到音乐对于一个人性情、思想和能力的塑造,要知道感受一下现场的音乐会,尤其是音乐的“集大成者”交响音乐,对于孩子的创造力和情感想象,尤其是一双“懂音乐的耳朵”的培养是多么好的平台。
艺术要想长足发展,群众基础势必是先决条件,再好的艺术没有了观众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交响乐能够在西方久盛不衰绝不是偶然的。而如果把群众比作是人全身各处的器官组织的话,那么让世界都认可中国的交响乐,无疑就是决定人能否直立行走的“骨干”了。交响乐毕竟是西方的产物,所以受国际认可,让世界人民都接受中国的音乐才是发展我们民族交响乐的最终目标。很多学者都预言21世纪交响乐在中国必将迎来新的春天,而这个“春天”能否到来,笔者以为同作曲家的创作息息相关。80年代“新潮音乐”的代表,谭盾、盛宗亮、叶小钢、周龙、陈怡等这些作曲家们,可以称得上是为我们打通了中国交响乐事业在国际发展的道路。从交响乐创作的主流方面来说,这一批新潮作曲家们无不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并且深入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音乐,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地吸取世界现代音乐观念和创作技法。他们成群结队地在交响乐创作领域大放异彩,使中国交响乐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在开拓交响音乐的创作题材及拓宽创作技巧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此也就让笔者产生很多关于交响乐创作题材方面的想法,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现实是最主要的,多去了解当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想法,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贴近人民大众的艺术家才是真正能有好作品的艺术家。
中国现在存在这么多的社会问题,恰恰也就能反映出人们精神的空白。既然音乐是能够洗涤人类心灵的良药,那么,我认为作曲家就有义务多去挖掘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歌颂,展现过多美好的东西来麻痹自己。就像最近很火的赵薇导演的影片《致青春》,可能在学术界这种影片简直就是败坏社会风气,可包括笔者在内的年轻一代从这部片中,得到的不只是对青春的回忆,更多的是反思,“残酷有时会让我们学会更加坚强的成长”正是这部影片激励到很多人的地方吧。可见并不单单只是美好的事物能够引起人的共鸣,假使我们的交响乐创作也多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让人们从作品的思想内涵表达中得到启发,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参考文献:
[1]梁茂春.中国交响音乐博览[M].北京:人民中央音乐出版社,2010.
[2]朱光潜.谈美书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