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画论中的“文人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画论中的“文人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中国画论是随着中国画的发展逐步成熟起来的。它既是绘画实践的理论总结,又是审美心理的挖掘和描述,而始终占据着中国画论主导地位的“文人气”理论,更是对中国画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中国画论中的“文人气”的传统观点,不仅对欣赏中国画的内在魅力极有帮助,对各时期中国画的发展及特点研究更是有着极大的意义。文章以中国画论中的“文人气”为主题,究其起源,并从意趣与神韵、诗情与画意、心师造化和迁想妙得、南北宗论四方面,对中国画理论中“文人气”的传统思想进行阐述,集中论述了历史上历代中国画理论中对于“文人气”相关论述的重要观点。

【关键词】中国画论 文人气 传统

一、文人画论的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并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与此同时,总结和探索绘画艺术的理论――画论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高度发达的画论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进入自觉时代的标志。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画论包括东晋顾恺之的《魏晋名臣画赞》《论画》和《画云台山记》,将“以形写神”为其核心思想;刘宋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含道映物,澄怀味象”则以体现“道”为终极目标;南齐谢赫“六法”更是将气韵生动排在首位。通过这些画论可以明显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神写形和重视气韵这些“文人气”的理论已成为中国画的主导精神,这在后代的理论及创作中被长期继承。

据画史文献记载,这一时期绘画创作活动十分兴盛,画家人数众多,并有一大批影响很大的画家活动于艺术舞台,如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许多帝王也潜心创作,如南朝宋明帝、南梁文帝等,这些创作实践无疑是画论兴起的一大重要因素。

另外,魏晋玄学的流行,佛、道二教的迅速繁盛,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并进而深入地探索艺术本体,佛寺壁画和塑像带来的域外艺术的某些气息,也引发了人们对艺术创作技巧的深入思考。画论中“文人气”的理论源头可追溯至老庄,是在当时的玄学思潮影响下形成的,而“悟对通神”“迁想妙得”的思想亦与佛、道二教思想不无相通之处。毫无疑问,与“文人气”相关的画论的兴起和成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多种因素的合力造就。

魏晋南北朝画论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绘画理论走向成熟,中国画“文人气”的主导精神从此形成,并直接影响着后世中国画的理论和创作。

二、意趣与神韵

文人画注重意趣与神韵,重视表现出所绘之物的气韵,抒发艺术家心中的意趣,而对所绘之物形态的展现则在其次。

“神似”这一思想由来已久,可以上推到顾恺之的“传神论”,他认为描绘人物不仅要求形象真实,而要能传达人物的性格神态和内心活动,强调通过对人物的关键部位如眼睛等的描绘取神、写神,人物神情特征才能传神。

之后,谢赫提出“六法”作为绘画创作与批评的六条标准,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其中,谢赫将“气韵生动”――人物的精神气质,即顾恺之所说的神韵列为了评价绘画优劣的首要标准,足见其对绘画的重要性。我国画论中最初出现类似概念,主要用于品评人物画,随着中国画题材范围的扩大,才逐渐将其广泛应用于对各类绘画作品及绘画形式因素的评论,例如清代张庚在《国朝画征录・袁枢传》中曾说:“其(袁可立子枢)摹梅华道人所临巨然〈萧翼赚兰亭图〉,气韵冲胆,绰有古趣。”及至今日,能够真正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气韵,仍然是我国传统艺术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重传神的文人画也正是借此逐渐占据画坛的重要位置。

唐代提出的评画标准“四格”,即神、妙、能、逸,则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画“意趣神韵”的创作趣味。“四格”是由唐朱景玄在张怀瑾“三等”“三品”的基础上提出的,他在《唐朝名画录序》中另立“不拘常法”的“逸品”,成为“定其等格”的“四格”,使神、妙、能、逸格俱全,影响了后代诸多画家、理论家。虽然朱景玄并不似宋人那样推尊逸格、逸品,但其对“四格”的首立首创之举自当不能忽视。到宋代,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不仅对“四格”进行了解释说明,更提出“画之逸格,最难其俦”,将“逸格”奉为最上,为文人画开辟了新的境地。他认为“逸格”是指笔墨自然精炼,意趣非凡;“神格”需形神兼备;“妙格”则得心应手,笔墨精妙;“能格”即形象生动。此后,这四格长期成为欣赏中国画的等级标准,更长期将富有意趣神韵的作品奉为上品,使得以“神韵”为宗的文人画风日益受到推崇。

至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有了“文人画”的概念,并推之最上乘的地位。故而,自宋开始画坛对意趣神韵尤为重视,此方面的理论也尤为精深,影响也最为深远,其中代表人物主要有欧阳修、沈括、苏轼等。欧阳修率先提出“古画画意不画形”,还在《鉴画》中提出“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非精鉴者之事也”,认为“萧条淡泊”的意境比“飞走迅速”的禽类更难表现。对此,沈括十分赞同,认为欧阳修是“真为识画也”。而对于神韵的理论中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当属苏轼。他最著名的论述是《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将“形似”置于其次而把“神”放在首位,还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中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气意所到。”这里他用相马比喻看画,即是不是一匹好马,要看它是不是有神骏意气,强调的仍然是“神似”。

上述历代名家对“意趣与神韵”的理论决定了中国画的审美观。此后,后世理论家和艺术家则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上述理论思想。元代画家倪瓒在《答张藻仲书》中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成为其主要绘画理念之一。明代画家徐渭更是以其“不求形似求神韵”的绘画主张创立了气韵生动富有情趣、只求笔墨精练而不拘于真实描绘的大写意文人画法,促使当时的文人画走向成熟。清以后,画坛对这一理论阐述更有了新的发展,石涛曾题诗有:“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不似似之”即齐白石提出的“不似之似”,追求画的似与不似之间,才是绘画的最高境界。对此,黄宾虹和傅抱石均有相同的见解,这些名家的理论对当今画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诗情与画意

诗与画,是中国古代文人最为常见的两种艺术展现形式,虽然有其各自的独立差异性,但在其审美内涵和所创造的意境上,有着明显的内在同一性。

早期的诗画结合,主要是以诗为画,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就是以曹植《洛神赋》的文义所绘。及至唐代,诗画大盛,以诗为画、为画题诗的情况尤为兴盛,如有人曾以李益的诗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作画。而诗画一体的情况则到元代才较为常见,传为唐卢鸿所绘《草堂十志图》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诗画结合的作品,到明清,诗画一体则得到普遍发展,成为文人画的重要审美特征。

就画论而言,苏轼最先将“诗情画意”这一观点作为评画标准提出,认为笔墨技巧之外应该有诗的境界,曾作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便指出了诗画的另一种完美结合,即王维开创的“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也就是说,诗可以入画,画也可以入诗,充分体现了诗画的同一性。这使绘画不仅限于再现式的艺术,而更多用于画家寄情、怡情的一种方式,更使之广泛受到文人士大夫的追捧,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之后,《宣和画谱》在提到董源时有“使览者得之,若寓目于其处也,而足以助骚客词人之吟诗,则有不可形容者”。明代画家恽向也曾说:“元人之画……展卷便可令人作妙诗。”可见,诗情画意早已是文人画的审美特征之一,更是其努力追求的意境。

四、心师造化与迁想妙得

可以说,心师造化和迁想妙得,其内涵是指文人画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心师造化”即以造化为师,最初是南朝陈代姚在《续画品录》里提出的。这里的造化除了指自然风景外,多少含有精神层面的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之义,强调绘画应取法自然,以客观事物作为其艺术源泉和客观依据。如上文所述,文人画追求意趣与神韵,但这并不意味着舍弃形似,二者必然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如果画作缺乏一定的形态,神态自然也无从表现,所以绘画要求“神形兼备”。也就是说,画家不仅要得到所绘物象之意趣神韵,还要向自然和生活学习,这样才能创作出生动的作品。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故事,如唐代韩千从曹霸学画马,成名以后被召入宫,唐玄宗要他拜宫廷画师为师,他却说,“皇宫马厩中的名马都是我的老师”。元代名家赵孟也说过自己画山水乃取法自然,“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吾师”。

“迁想妙得”是由顾恺之最早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的,“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他认为,要想绘画传神,需要“迁想妙得”。这里强调了画家应通过对生活的体会来获得最终的艺术构思,以达到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气韵生动”。那么,什么是迁想妙得?其中,“迁想”是画家在作画之前,需要先仔细观察研究所绘之物,同时深入揣摩、体会其内在神韵气质,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妙得”则是在迁想的基础上,画家对所绘之物的精神气质进行分析提炼,将主观感受与客观事物融合后加以表现。例如,顾恺之画谢幼舆在岩石中,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画,他说:“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因此,顾恺之这样的创作,既非得于形象上,又非得于技法中,而得之于他心灵深处的创造。可见,迁想妙得的过程,是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的作用,它对后世中国画的实践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

五、南宗与北宗

南北宗论可以说是我国晚明乃至整个清代画论的权威理论,其影响范围广、影响年代久远。

南北宗论是明代画家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沈颢等人,以佛教南北禅宗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山水画理论,其中以董其昌的理论影响最大,他将王维与李思训父子视为“水墨”和“青绿”两种画法的始祖,分别与佛教禅宗的南北二宗相对应,确立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理论,认为南宗是文人画,王维之后传为张躁、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北宗则为行家画,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sù),以至马、夏辈。

此理论对南北派山水画家对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的不同加以区分,对历史上两种不同风格流派进行研究,提倡文人画,强调画家的道德修养及思想境界。究其佛教禅宗的理论依据,实则是因为南宗禅追求顿悟和平静淡远的主张,与北宗禅强调长期积累和深透相比,更为文人士大夫所推崇,故而人为抬高了南宗文人画的地位。但此理论将两派区分得过于简单生硬,标准不一,更有自相矛盾之处,并不切合中国山水画的实际。

然而,由于当时董其昌等人在社会及画坛中的地位,其对含蓄、宁静、空疏、平远的文人画的推崇,很快为当时的文人画家所接受,并形成了强大的绘画潮流,直接影响中国画坛300余年,进一步奠定了文人画在画史画坛中的地位,对文人画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结语

纵观我国历代画论,不论是对意趣与神韵的讨论、对诗情画意的推崇,抑或是对心师造化和迁想妙得的提倡,以及董其昌著名的南北宗论,其中对于“文人气”的赞扬始终占据着画坛的主导地位,这对中国画画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致使文人画越来越成为画坛的主流,更是深深影响了当今画坛,出现了文人画日益兴盛、“文人气”日益浓厚的局面。因此,对于中国画论的研究,绝不能离开“文人气”以及传统文化思想的纬度,正是由于这些文字的启发,让传统绘画中那些触及绘画原则的诗性精神自然地显现出来,这是最感人的心灵语言。

参考文献:

[1]薛永年.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文艺研究,2001(2).

[2]白巍.从西方几种艺术史研究方法看中国绘画史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6(9).

[3]方闻.论中国画的研究方法[C]//洪再辛.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1950―1987).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4]余哲娜.中国绘画中的“雪”意象探微[D].中国美术学院,2008.

[5]曹意强.艺术与历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6]业晓凯.中国画论中的“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

[7]胡涛.中国画的空间表达[D].西安美术学院,2010.

[8]周国庆.中国书法“虚静”心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

[9]秦香石.中国画传统笔墨的时代演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10]徐东树.论中国画论中的“士气”[D].福建师范大学,2001.

[11]常存文.论中国古代诗画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7).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