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育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技术因素而排斥情感因素,结果造成教师强令、学生盲从,缺乏活跃气息和愉快的情趣,因而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影响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就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提出了可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气氛;营造
众所周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意向、动机、兴趣等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及气氛中产生的,运动技能的形成、认知水平的提高、情感的交往等也都是在体育教学心理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因此,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开辟多种交往渠道
体育教学心理气氛是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心理反应,它受到师生人际关系的制约,教学信息传输的有效度与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成正相关。“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合作,这是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信息传输通畅,是推动教学整体发展的动力,师生之间的协调和适应是教学过程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而且,师生沟通良好、情感融洽,有助于形成师生的亲密感,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吸收、掌握技术的情况来灵活地处理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师生的凝聚力。可见,形成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需要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人际关系。
师生人格平等,容易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行为“共振”和心理“共鸣”,达到最佳心意交流和信息传递,发挥学生的身心潜力,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关心、帮助和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积极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启发、引导学生。教师应既是引导者,又是练习中的一员,而不应是检查练习结果的监督员。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过失要勇于承认,立即纠正,对待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和其他不良表现要耐心指出,言语要把握分寸,避免伤害学生。当某个学生练习失败时,教师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耐心的帮助,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坚定了其成功的信念。当学生取得微小的进步而得到集体的肯定和赞扬时,会激起其喜悦、愉快的心理体验,提高自尊心,唤起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而激发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是一个双边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善于从交往的范围、深度等多方面加以引导,提倡多层次、多指向的交往方式,开辟多渠道交往,提供频繁交往的机会和合作的众多场合,建立互动交往,减少控制因素,使学生之间的学习目的、动机不断交流,利用集体的智能取长补短,充分体现教学中的民主人际关系。师生沟通情感,消除隔阂,克服学生的孤独感,保证教与学行为的一致性。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有效控制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而教学心理气氛是教学群体的情绪活动。所以教师要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必须有正确的教学思想做指导。正确的体育教学思想就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而不是被动接收者,才可能形成生动活泼、热烈宽松的教学心理气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要恰当地组织和有效地调控。所谓有效调控,是指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及动作焦点,结合教学气氛的实际,组织提问、讨论、联系、总结等。教师不仅是教学气氛的调控者,又是学生心理状态的观测者。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是情绪的晴雨表,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微妙变化,洞察他们的思维状态。教师接受到学生的情绪信息反馈时,应及时进行调控,改变教学节奏和方法,或改变指导角度,或改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心理气氛适时得到调节,保持适宜的状态。而教师自身的消极情绪,以及对学生缺乏理解,也是影响教学心理气氛的重要原因。
三、丰富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技巧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既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又要有教育性和艺术性,融益智、健身和怡情于一体,使学生在心里产生欣赏―羡慕―向往―注意―思维―操作等连锁式的反应过程,从而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育教学应以活泼、自由为主,兼顾严肃,避免长时间的单一练习方式,以免引起超限抑制。体育教师要将体育教学发展为创新式、开放式的教学,并加强创造性教学活动,力求使教学内容具有新意,以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愿望,让学生已有的学习需要始终处于活动状态,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使他们在学练中达到入趣、入情、入境,获得主动发展,取得最大效率。
同时,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言语,可使学生有着适度的兴奋性,既能活跃教学气氛,保证教学形式的诙谐和趣味性,又能帮助学生沟通知识、激发联想、开拓思路,而且能调节心理活动,激发学习热情,维持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四、妥善处理偶发事件,维持课堂秩序
偶发事件在教学中时有发生,教师倘若不能及时灵活地处理,就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扰乱课堂秩序。为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处理问题要沉着冷静,采取相应措施,力求把事件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内。
五、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满怀希望
学生在体能、运动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某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厚此薄彼,甚至对某些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甚至侮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必须杜绝的。只有尊重所有的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满怀期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说话,教师才能获得所有学生的尊重,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密切地配合教师。
从学生的角度看,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赏识,而讨厌教师的厚此薄彼、偏袒和不公。如果教师能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深刻了解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人格特征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都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值,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必然会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激发学生在各方面刻苦努力,从而主动地与教师合作,促使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形成。
六、强化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每个学生都有积极上进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品质训练和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有的放矢地采用游戏、竞赛等教学方法,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情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求知欲的满足,培养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并使全体学生乐意服从教学集体的需要,把自己与集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教学目标定向上的认知、情感、动机、态度的形成趋向一致,自觉地适应和遵从角色规范要求,从内心认识到服从纪律既是教学集体的愿望,又是自身的学习需要,从而强化集体意识观念,增强教学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促使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
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由于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体育知识技能的基础和气质、性格不同,接受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就有所差异。因而,体育教学应视学生具体状况予以个别对待,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体育活动能力,发展个性。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摆脱陈规旧习,允许学生交谈、议论、提示和鼓励。在基本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教师要创造条件,给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选择、评价和确定方向的权利。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练习动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提倡学生的创造精神,使他们勇于对教师的教学质疑,以自我表现和发挥潜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为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奠定基础。
八、创造良好的教学场景,优化体育教学心理气氛
良好的教学场景,能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倍增。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场地上进行的,场地器材是构成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合理地规划教学场地,把场地设计得美观大方,粉线清晰。器材要力争新颖,尽可能使旧器材焕发新的生命力,沙坑要平整,垫子要整洁,标志物要醒目等。这些都给学生增添了美感,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兴奋性,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进而促进体育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