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吉林西部二代粘虫发生特性及综合防治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吉林西部二代粘虫发生特性及综合防治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吉林西部虽然干旱少雨,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但是大部分集中在6~8月份,造成这一时期湿度较大,适于二代粘虫发生、发展。了解二代粘虫的习性,有针对性的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文章对吉林中西部二代粘虫的发生习性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二代粘虫;发生特性;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079-1

1 吉林西部二代粘虫特性

粘虫又叫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又叫粟夜盗虫、行军虫等。幼虫以叶肉为食,比如麦子、稻、粟、玉米、棉花、豆类、蔬菜等16科100多种以上植物都是粘虫的美食。粘虫幼虫的典型特征是头部有八字形黑纹,体背有5条不同颜色的纵线。一般来说,粘虫在吉林省西部形成于春夏两个危害世代,第二个危害世代就叫做二代粘虫。

1.1 粘虫发生规律及特点

一代粘虫是从南方迁飞到吉林西部的成虫,6月份在繁殖出一代幼虫,二代粘虫是一代粘虫的幼虫经化蛹、羽化、产卵、孵化产生的幼虫。粘虫喜欢高温、高湿气候,喜欢在杂草上产卵。粘虫具有飞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食量大、发生快、发展快、危害严重等特点。6~8月份吉林西部雨水充沛,杂草茂盛,这些条件有利于二代粘虫的发生。

从粘虫的虫龄来看,粘虫初龄幼虫有群居性,啃食叶肉,造成叶片白色斑点,3龄后食量增大,叶片危害成大的缺口,5~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可以将玉米吃成光秆或者将玉米幼苗整个吃光,初孵幼虫有一个群集性,3龄后粘虫还会装死,受到惊吓迅速蜷缩成团并坠地,尤其是二代粘虫,它具有群居性、杂食性、迁飞性、爆发性的特点,往往在局部地区突然爆发成灾,严重时候将叶片吃光形成光秆,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绝收。

1.2 二代粘虫的生活习性

粘虫无滞育现象,只要条件适宜,可连续繁育。世代数和发生期因地区、气候而异,吉林西部一般1年发生2~3代。为二代粘虫常发区、三代粘虫偶发区,主要危害代为二代粘虫。成虫昼伏,夜出取食、、交卵。成虫取食各种植物的花蜜,也吸食蚜虫、介壳虫的蜜露、腐果汁液。喜产卵于干枯苗叶的尖部,并具有迁飞的特性。

1.3 二代粘虫的的发生条件

粘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的关系。成虫产卵的适宜温度为15℃~30℃,高于30℃或低于15℃,成虫产卵数量减少或不能产卵。粘虫喜潮湿,阴湿连雨天气有利于产卵,也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发育。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时,产卵显著减少甚至不能产卵。

1.4 二代粘虫的危害特点

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一般在杂草中,啃食其基部叶背或背光处,3龄后食量增大,5~6龄进入暴食期,常食光叶片或把穗头咬断,此期食量占整个幼虫期90%甚至以上。3龄以后幼虫有假死性,受到惊吓后迅速卷缩成团坠地,怕光,晴天的白天潜伏在作物根处土缝中,傍晚后或者阴天则爬到植株上为害,幼虫发生量大或食料缺乏时,常成群迁移到附近地块继续为害(过道现象),老熟幼虫入土中化蛹。

2 防治时期及方法

2.1 注意施药方法

二代粘虫在吉林西部发生较早年份一般在6~7月,此时玉米苗相对较小,处于小喇叭口期或更早,对农药较很敏感,施药时一定要慎重,以免发生药害。尽量选择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而且注意在使用时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特别是高效氯氰菊酯。因为施药时有大量药液流到玉米的心叶中,药液积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玉米产生药害,致使玉米心叶死亡,茎基部腐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 做好虫情预报,掌握好防治时期

防治的过早,会因田间尚有相当大数量的卵未孵化,仍会对作物造成后期危害;防治晚了,损失已造成,大龄幼虫抗药性强,防效也不理想。一般在大多数幼虫处在3龄期左右为最佳防治时期。因为三龄前的幼虫抗药性相对较弱,易于防控,只有抓好幼虫低龄期(三龄前)的防治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吉林西部二代粘虫的卵期一般为3~4天,从1龄到3龄幼虫一般需发育7~10天,防治粘虫最佳施药时期一般也只有3~4天的时间,因此,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未雨绸缪才能事半功倍。

2.3 防治方法

(1)二代粘虫在吉林西部发生常常较晚,2012年更发生在8月份,此时玉米株高较高,一般采用高架喷雾机喷药或人工喷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天敌危害,尽量采用生物农药防治。可选用除虫脲(有效成份)1~2克/亩或灭幼脲三号(有效成份)5~10克/亩等。由于这类药剂属于生物农药,药效较慢,一般施药2~3天后开始死亡,所以,在使用该类生物农药时,应在二龄幼虫初盛期使用效果较好。如果虫害发生较重,也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用高架车喷药一般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公顷用药500~750ml,喷药浓度1000~1500倍,或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公顷用药500~625ml,喷药浓度1500~2000倍。人工喷药必须用低毒类杀虫剂,如90%的敌百虫,公顷用药1000克,喷药浓度800倍。坚决禁用甲胺磷、甲拌磷(3911)、克百威(种衣剂)等剧毒农药,以防中毒事件发生。

(2)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综合防治。一是采取喷洒隔离带的方法阻隔害虫。即在没有发生危害的田块,在害虫到来前在田块周围人工喷洒隔离药带,2~3天喷一次,阻隔害虫进入田里危害。二是喷杀迁移害虫。下午黄昏前是害虫往其他田块大量迁移的时候,此时地头、道路上有很多成群结队的害虫,可抓住时机喷药杀虫,减轻其他田块受害。

参考文献

[1] 王丽丽,等.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吉林农业,2011,8.

[2] 临潼农业信息中心.玉米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2007,

8.

作者简介:徐志忠(1977-),男,吉林镇赉人,镇赉县农业开发办公室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