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伴随我国企业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复杂的经济业务,对企业会计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进展很慢,为了更好应变全球化市场竞争,我们必须在了解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加快培养模式的变革,培养出一大批复合型国际化会计人才,更好带领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资源的配置。

【关键词】复合型国际化会计人才

【中图分类号】F230.4

随着我国企业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企业全球化经营、资本跨境流动的频繁增加,对企业会计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但是当前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却相当缺乏,这需要我们在培养会计人才的时候转变思路。在了解当前国际市场对人才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会计人才新的培养模式。

一、复合型会计人才内涵

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前提是必须要对其内涵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切实拿出针对性的措施。

(一)知识结构复合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企业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企业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复杂,要求企业的会计人才必须具有复合化的知识结构,在拥有扎实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全球经济形势和企业业务有更深刻的认识。更需要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对法律、市场、信息技术、公司运营管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只有在有这些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会计工作背后的企业运营与经济内涵,从而让会计在更深程度上成为管理手段。

(二)问题解决创新化

国际交流的频繁,业务往来的增长,必然会带来会计实务中新的问题的出现,需要会计人员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创新性解决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培养模式别强调分析理解能力、应急能力、判断处理能力等。

(三)职业道德高尚

经济业务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新的处理手段和方法,必然也会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这就要求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在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能够自觉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维护公共权益。

二、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程

(一)借助原版教材,尝试涉外培养工作

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外资本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急切需要懂国际会计准则的人才。这一阶段,高校开始尝试引入国外的原版教材,引进懂国际会计准则的教师进行会计人才的培育。模式主要体现在开设双语课程、尝试国外国内会计准则比较教学等比较浅显化的会计人才培育手段。

(二)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

经过第一阶段的尝试,我国的会计准则从最开始建立到慢慢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规范。同时在这一阶段,众多国际跨国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这一阶段,是国内的众多高校重新定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阶段。国内的高校与国际上领先的国际职业组织开展合作(例如ACCA、CGA、CIMA等),进行联合培养。尝试将注重实践的职业资格培养和注重理论知识的院校教育相结合。

同时在这一阶段,已经不再局限单纯的原版教材的引入,教学办法和教学理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最具有特色的就是教学方式上开始尝试“3+ 1”、“2+2”、“4+1”等特色培育模式。

(三)经济转型期,培养模式探索

相对于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面临的环境更加国际化,也更加多元化。会计行业迫切需要既懂会计知识、又懂公司运营、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需要具有高度战略视角的高层次的会计人才。但是针对这样的培养需求,当前的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无法满足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当前会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我国的会计人才培养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而来的,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原有的培养模式和体系已经渐渐无法满足市场和实际的需要,在构建新的模式之前,必须对当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一)学科结构过于精细化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次教育体制改革都是一个将学科进一步细分的过程。当前对于会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设计依然是“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同时在体系中附加一定的成本会计,但是这样划分精细的学科设计,带来学生专业知识较为扎实的基础上,却忽略了会计必须与企业经营结合的事实,会计不仅仅是一个做账工具,更应该是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候的工具,是一种管理手段。

会计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当前快速变革的市场环境,还要求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从而将会计知识融入其中,更好为企业运营服务。具体而言,当前虚拟市场的发展,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是必须对法律、证券、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二)缺乏专业性职业素养培育

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要求其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特别是相比较国外先进的监管手段,在当前金融市场正在爆发式增长的中国,监管手段相对落后,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更高。但是相比较专业知识的课程,国内关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一直以来都缺乏系统性的课程,特别是关于会计的法律规定更缺乏系统性培育,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对相关法律不了解或者理解错误的情况,同时另外一方面,不能很好的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给社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培养理念陈旧,无法适应市场新变化

全球经济化要求会计人才具有综合知识储备,能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能对变化做出快速响应。这样一批会计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及高度的实践、执行能力。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放开化所带来的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使得培养出的会计人才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四)培养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一些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的时候,仍然采用的是灌输式的培养方式,但是这种培养模式会给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无法使学生对会计产生职业认同,也无法启迪学生对企业中会计实务的思考,从而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当前在授课的过程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得学生参与教学双方的互动。在课程体系上,案例研讨课、实验实操课所占的比较过少,使得学生在接触企业会计实务的开始,还必须有一个适应的阶段。

四、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想要适应快速变革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培育复合型国际化会计人才,其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包含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课程设置、校企联合培养等各个方面,需要各个模块进行密切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一)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化

结合当前会计课程体系设置中过于专业化的设定,增加课程中通用素质课程的设置。特别是管理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的设置,需要培养学生多元化思考的能力,而不仅仅将会计作为工具进行使用。开设一些将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相结合的课程,例如:企业金融会计、管理会计学等。对会计思想、以及会计对企业战略思考的作用发挥出来。

同时要注重在课程体系中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安排,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在整个培养体系中持续构建,从基础的思想培育、到法律知识的认知,到具体的实践中操守的遵守需要一系列的课程来进行辅助。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也要注重双语课程的设置。当前全球经济的运行,中国企业需要进一步走出去,占据市场份额,则需要会计人才更好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具有国际视野。

(二)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化

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要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允许以及鼓励学生就所学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对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即教师要将当前最前沿的会计准则、知识、视野带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更好的职业荣誉感。这也需要院校在教师职业素养上进行投入。最后在具体的授课方式上,因为会计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可以尽可能多的采用案例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从而增加认识,在以后的实践中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国企业更广泛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资源配置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何培育出复合型国际化的会计人才更好的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渐累积经验的过程,需要各个行业、机构的参与。

(三)与企业合作,构建会计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

会计专业本身所具有的高实践性特征,相比较其他专业更适合与企业进行合作,构建会计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基地。企业、学校、学生在基地中各司其职,企业明确市场经济环境中对会计人才的最新要求,提供可以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必备材料;学校则负责组织学生分批次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在构建产学研基地的时候,需要特别考虑企业的特性,其是否能代表当前市场经济中会计实务的最前沿,能否起到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人才,需要和高校保持有效的互动,具体应该是企业将最新的、最前沿的会计人才要求反馈给学校,学校基于此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计划,学生按照方案和计划,努力提升自身实力,从而最终能够实现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复合型国际化会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丁淑芹.高等院校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研究.会计之友,2010.05.

[2]魏巍.立足区位经济发展,培养会计复合型人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2.

[3]王素玲.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大众教育下高校会计本科的困与路.财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