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哈尔滨银行董事长郭志上小额信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哈尔滨银行董事长郭志上小额信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对小额信贷情有独钟

他追求普惠金融,和谐共富

他致力于哈尔滨银行成为国际知名小额信贷银行

“希望能培养出一批小额信贷专家,带出一个团队,把这家银行当成事业来做,做好、做出规模、做出影响。”

郭志文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目光越过摄影师的镜头,正落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班同学送给他的那艘“哈尔滨银行号”军舰模型上。

此时,始发于2007年年底的这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还未结束,很多大金融机构都受到冲击,但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受到的影响却非常小,哈尔滨银行不仅因此而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且实现了快速发展,小额贷款创造的利润占到其收益的50%以上。

登陆哈尔滨银行官网,其首页最显著广告位上,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小额信贷银行“的广告语赫然入目。而“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小额信贷银行”正是哈尔滨银行董事会最新确定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时间表则是,3-5年内,成为国内一流小额信贷银行;5-10年内,成为国际知名小额信贷银行。

情系普惠金融

见到郭志文,是在他的办公室,房间摆设简洁,利落、严谨、低调,亦如他的个人风格。

郭志文递出的名片上,除了机构标识、姓名、职务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右上角的“普惠金融,和谐共富”字样。更为与众不同的是,名片的另一面印着这一理念的释义:“金融雨露,当惠及民众;共同富裕,乃和谐之本。怀平等之心,以惟惠之怀,承社会之责,用至诚之心,创至信之行。”

走到哪里就把理念带到哪里。我们试图找寻郭志文这份执着的由来,一个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的执着轨迹。

作为一个上世纪60年代末出生的人,一个有着15年银行工作背景的人,郭志文对中国的金融服务有着自己的体会。翻开他的工作履历,参加工作20年,从黑龙江团省委到城市信用社,再到哈尔滨银行,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子到一家银行的行长助理、副行长、行长,董事长,他深谙一个亟待发展、亟待改变生存现状的弱势群体对于金融支持如饥似渴的那份期待。

他已经习惯于给自己和行里更年轻的同事们算一笔账

一家银行,如果将一亿元人民币贷款给一个大企业,当然对社会,对企业发展会有很大贡献的。那么,如果将这一亿元贷给5000个正在创业或亟待再就业的人,每人2万元,则可谓雪中送炭;而5000人就是5000个家庭,按每个家庭为3口之家计,就是1.5万人,可想而知,这一亿元解决了多少个家庭的温饱、多少人的发展和稳定问题,这样的收益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多的将是社会效益。这,就是小银行的金融服务所带来的本身的社会价值。

就是这样一份社会价值带来的成就感,令郭志上了普惠金融,对和谐共富有了更加美好的憧憬和责任。郭志文一直相信,通过自己,通过哈尔滨银行通过那些志同道合的中国乃至国外同行的共同探索和努力,一定会构建出一个中国的普惠制金融体系,“通过我们的资金支持,让所有需要金融服务的个人和企业,包括那些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惠顾的更贫困和更偏远的群体,都能得到应有的银行贷款支持,使他们实现创业,扩大再生产,创造积累财富,改变其自身的命运。”

2008年5月,时任哈尔滨银行行长的郭志文第一次走到顶级国际专业论坛上,第一次用英文向世界介绍哈尔滨银行的时候,他形象地将自己所供职的这家银行比作100多年前的花旗银行。

他告诉那些国际银行界的精英们,“这是一家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中国哈尔滨市的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属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就是在这样一家银行,从2001年开始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到2005年开始在中国东北农村开展农户贷款业务,再到2006年开始创新开展城市微小企业贷款业务……郭志文和他的同事们一道,已经在中小企业贷款、农贷,城市微贷等小额信贷领域探索了近8年。这些年来,他们支持了57万户农民,1万多户微小企业获得贷款,同时直接支持了1.3万个下岗职工家庭的5万余名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和创业。

一个叫张德喜的个体户曾说:“是哈尔滨银行小额信贷让我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他在2004年从哈尔滨银行取得下岗再就业贷款2万元,2006年还清后又在这里贷款5万元,2007年到期后还清。目前,他的企业年销售额达到了200万元左右,拥有两种独家销售权品牌。张德喜不但实现了扩大经营,而且带动其他下岗职工走上了创业道路。

张德喜的故事是郭志文心里那笔账的例题。“有需要为何不做?当然应该做,也有责任做,这就是你的事。”话虽不多,却实实在在。

小额信贷的诱惑

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人,是浓厚的理想主义和自我价值色彩交织的一代人,他们对于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对人生价值实现的追求,是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日渐清晰的。如果说普惠是这一代人共有的理想,那么哈尔滨银行则成为郭志文实现这一理想和追求的最佳平台。

在小额信贷道路上探索实践的郭志文越来越发现,从2004年起,农村金融开始在中国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2005-2006年间,甚至一度出现了竞争局面。城商行中,立足中小、服务市民的理念正在成为行业的新理念。只是,要发展到真正将小额信贷作为银行赖以生存领域的局面,尚需时日。

他深深地感到,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其实并不缺少为大中型企业提供支持的金融服务,恰恰是那些城市失业人员、个体经营者、微小企业,以及农村的农户等,无一不因传统银行对其认识上的偏见和制度上的障碍,难以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看着每年全国“两会”上,专家、企业都在呼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郭志文顿感哈尔滨银行作为中小银行的市场发展空间。仅以哈尔滨市为例,该市拥有20多万户中小企业,500多万农民,每年仅农民信贷资金缺口就高达近300亿元。而在中国有成千上万类似的小额信贷客户,其中,仅农民就有8个多亿,还有为数众多的个体业者和中小企业,因此,中国的小额信贷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哈尔滨银行自2005年开始的中国东北农村农户开贷款业务,对城商行来说是一项重大突破。每笔贷款额度从1000元到100万元不等,较好地满足了农民需求,业务开展仅4年,累计投放57万户,发放贷款金额147亿元,累计收息10多亿元,贷款回收率达到99%。

――自2006年开始,开展以城市个体经营者为主要客户群的城市微小企业贷款业务,每笔贷款平均额度11.6万元,利率上浮300%,填补了市场空白。到2008年末,累计发放1.6万笔,超过16亿元,贷款回收率达到95%。

――截至2008年底,尽管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动荡加剧,但是哈尔滨银行的小额信贷余额仍然达到

了104.52亿元,小额信贷占据全部信贷资产总额的44.36%。

多年的经营数据告诉郭志文和他的同事们,小额信贷盈利空间大,风险可控,符合风险分散原则,收益能够完全覆盖风险,非常适合中小银行。

“你喜欢哈尔滨银行这几个字吗?你看我们这个行微怎么样?”郭志文有时候会话锋突转,出其不意地问别人。那个由两个变形的英文字母“B”组成的图案,在他的眼里不仅仅是“HARBlN BANK(哈尔滨银行)”的缩写,还是一只展翅飞翔的财富之鸟和跃动的精灵,在财富的广阔天空里永远展翅翱翔,前景无限。

“虽生于城信社,先天不足,但志向高远,卓尔不群。”这正是郭志文着力培养的哈尔滨银行的气质。由此,你可以体会郭志文的内心追求,也便不难理解哈尔滨银行在小额信贷领域独到的领先探索的意义。

把发展小额信贷作为市场定位,确立“从做小入手,实现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由一个城市扩展到多个城市,由城市市场扩展到农村市场。小额信贷业务正在成为哈尔滨银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秘笈。“小额信贷已经成为哈尔滨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前景。到2010年,我行小额信贷余额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将达到70%。”在2008年10月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小额信贷论坛”上,郭志文作为大会唯一受邀发表演讲的中国城商行代表,向世界同行展示了哈尔滨银行的高远志向和卓尔不群的选择。

尝试“拿来主义”

“弱势群体同样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实践证明,银行不嫌贫爱富,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业也能够获得可观利润。金融服务业发达到一定程度,各家银行一定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市场空间,不一定非得做同一件事情。”

逐步厘清自己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的认识,对小额信贷发展空间的认识后,一个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架构一度活跃在郭志文的脑子里:既然大银行有为大企业服务的优势和模式,中小银行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优势和先进模式,那么可不可以各自发挥优势,相互推荐适合的服务客户,而不是混乱、无序竞争呢?遗憾的是至少在目前,这还仅仅是个理想。

初尝小额信贷市场甜头的郭志文感到,这个领域现有的发展技术和管理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于是,在探索,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开始将目光转向研究国际趋势。他注意到,法国沛丰协会、美国行动国际、国际金融公司、孟加拉的经济学家尤努斯等等,都是这一领域的领导者,甚至包括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在内的世界著名大金融机构也都是小额信贷的拥趸。

“拿来主义”终成必然之选择。

2007年6月11日,哈尔滨市商业银行(哈尔滨银行前身)与国际著名的小额信贷组织――法国沛丰协会,在北京举行小额信贷合作项目签约仪式。这是我国地方性股份制银行中首次独立引进国际先进小额信贷合作的银行,也是继国家开发银行后,我国第一家引进国际先进小额信贷技术的商业银行。当时,哈尔滨银行已经先后开展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小企业、微小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等特色小额信贷业务。

这是一份为期三年的小额信贷合作协议。“人人都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就看银行在制度上如何设计”。郭志文非常喜欢尤努斯的一句话,这也是哈尔滨银行引进国际先进小额信贷合作的初衷――制度设计。到2010年,协助哈尔滨银行建立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一流的小额信贷技术,从而大大提高其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是这次合作的目标。

法国沛丰协会是国际著名非营利性小额信贷组织,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在为全球各地的小额信贷机构和商业银行提供小额金融服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是国际顶级的小额信贷组织之一。协议签订后,法国沛丰协会派出了两名专家到哈尔滨商业银行工作3年,同时派两名资深专家在后台做技术指导,并可为该行提供资金援助,在各种国际会议上推荐该行微贷经验,为该行创造更多参加国际交流的机会。提高哈尔滨商业银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通过合作,法国沛丰协会将为哈尔滨商业银行提供包括小额信贷政策咨询,人员培训,信贷技术支持、信贷系统建设等多个领域的世界顶尖技术。

2008年10月28日,应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2008年度“沛丰全球优秀微型企业家奖”评选活动中,哈尔滨银行大直支行微贷客户鲁朝双与世界各国金融机构和小额信贷组织推荐的100多名优秀小额信贷客户竞争,最终成为获奖的全球8名微型企业家之一。

这是哈尔滨银行微贷客户首次登上国际领奖台。这一天的到来,初步印证了哈尔滨银行微贷业务在技术,产品、风控、管理、团队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实力。

“做这事儿太有意义了。”每一次成功的探索,都令郭志文更加笃信自己的追求。

国际视野下的输出主义

如今,郭志文带领下的哈尔滨银行,已经创造性地探索出“本土化加国际化”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和商业可持续的小额信贷发展之路,培养了一支本土化的小额信贷专家队伍,创立了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小额信贷操作流程,成功地将小额信贷业务模式推广到大连,天津等地区,并形成逐步拓展到全国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国内外微型金融领域树起了自己的小额信贷品牌,打造了崭新的专业化小额信贷银行形象,受到世界的瞩目。

可是对于郭志文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他要与国际机构共同探讨设立中国小额信贷行业标准,设立中国小额信贷研发中心,以期带动整个领域的发展。

从拿来主义到输出主义。郭志文至今难以忘怀自己第一次出席“全球微型金融投资会议”所感受到的震撼。

在2008年5月由渣打银行赞助的全球规格最高的小额信贷专业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最有影响力的银行家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小额信贷在全球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在中国的发展。

当时的哈尔滨银行在开展小额信贷业务过程中,已经在城市微贷领域与法国沛丰开展合作,并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农户贷款和村镇银行领域与国际金融公司和美国行动国际开展合作,并正在共同筹备组建黑龙江省首家村镇银行。这些国际先进的小额信贷技术和理念的引进,不仅提高了哈尔滨银行的小额信贷管理水平,而且推动了中国小额信贷事业的发展。

尽管如此,面对国际同行,郭志文仍然震撼于中国在小额信贷领域差得太多――世界小额信贷领域正从最初的扶贫性质贷款向商业可持续发展性质转变,并成为世界上大的金融机构如渣打,摩根士丹利等的业务重点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正引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兴趣,一些新技术手段如手机银行正应用到这一领域;印尼人民银行、墨西哥compartmos银行、孟加拉农村发展委员会银行等已成功实现IPO……而中国,发展小额信贷还需快马加鞭。

“好几百人在研究全球的问题、亚洲的问题,其中却没有中国人的影子,可见在小额信贷领域中国的地位和影响之低、之小。真是当时就下了决心,哈尔滨银行能不能成为这个领域,至少在中国是一个有影响力的银行,将来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银行?实际上,在小额信贷领域,如果在中国有影响力了,在国际上就一定有影响力。”

郭志文几乎能触摸到自己内心的那份震撼,一个中国银行家,一个中国东北汉子的豪情。

从纽约回来,他和同事,同行谈体会,感慨很多,感触也很深。曾经在业内创造了很多“第一”的郭志文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再干一番,10年,20年?能不能成为一个事业?中国太需要小额信贷了!真正需要发展小额信贷的是中国。国外的机构能做好,我们为什么做不好呢?我们也可以武装成专家,以自己的实力去研究别人的问题。”

他常常带着急切的心情鼓励那些年轻的信贷员们:“咱们要加把劲儿啊,不用多,5年,5年后你们就是中国的小额信贷专家。”

半年后,当他在日内瓦第二次与世界同行交流自己的思考时,小额信贷正逐渐成为中国一些金融机构的主要资产业务,并呈现多样化发展格局。除了传统的农信社以外,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都开始把业务重点转向小额信贷业务。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外资银行,也正积极进入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在日益多样化的小额信贷格局中,城市商业银行以其决策链短、机制灵活、信贷队伍经验丰富、风险管理能力强等优势逐渐成为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主导力量。

目前,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中,还只有哈尔滨银行明确提出建设小额信贷银行的发展目标。这是郭志文自豪的一点,也是他深感遗憾的一点。他愿意递出更多印着“普惠金融,和谐共富”字样的名片,愿意为小额信贷这个事业奔波,因为――

他期待小额信贷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他希望哈尔滨银行成为中国小额信贷专家的摇篮;

他需要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共同探索;

他愿意创造条件让大学生们爱上小额信贷;

他渴望那些急迫无助的眼神变得从容,变得充满希望……

或许10年,20年后的某一天,人们会在哈尔滨、在北京、在纽约的某个地方,看到郭志文背着他心爱的相机正悠然地拍着城市或者乡村夜色。但是眼下,他还没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