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知识创新与教育创新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知识与教育包容了人类社会中社会人群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所有劳动活动的总量。从这种意义上说,知识似乎是与教育平行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关系。诸如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革命的纷至迭起等等现象。其幕后的推动者永远是知识的力量,若再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每一次知识的创新无不依赖于教育积累的成果: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古埃及金字塔,能量守恒定律,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这些成果中有划时代的发明,有历史的经典,有丰碑式的跳跃,但无论是火药的制造,能量守恒等等,都是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再继承。这种继承就是教育,发展则代表着知识的创新。
教育也有创新,教育创新从人类掌握知识的第一天就开始并且时快时慢的发生变化。这一点反应了知识与教育的不平行性:知识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有时知识跳跃式前进、教育相对滞后和有时知识发展相对停滞、教育积累前进的状态。
关于知识与教育的平行性,属于广义的范畴,有宏观认知的特征;知识与教育的不平行性,属于狭义范畴,同时具有矛盾的调和与不调和因素,也正是这种因素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知识创新与教育创新,这是矛盾的扬弃过程。
一、知识与教育的相对调和
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千余年来的科举秀才、进士们把八股到了极至,对如今来说,这是教育的僵化,而相对于两晋的门阀制,科举是进步的教育创新。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创新(科举制)缓解了知识压抑(门阀制约人才)的状况,调和了知识发展滞后的矛盾。
现代教育体制基于国情的不通,呈现出两种尖锐的对抗,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以前苏联为代表的学院式教育使应试教育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应试式基础教学模式的普遍,西方文化的断展和美洲大陆的殖民色彩造就了美国式的能力型素质教学模式的发展。这两者都不是绝对正确,或者是绝对错误的,它们是知识创新的结果,是知识发展促进了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两种模式。在知识调和发展中,教育出现了与传统不一样的一次革新:素质教育。
之所以说,素质教育是与以往教育有不同的形式,是知识与教育调和的结果,有几个原则性的说明:
其一,科举、应试、能力教学这三种教育模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为了应付八股文,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只会背古文,稍做破题而已;应试教育使计划经济时代将教育量化的结果,这种模式有其优点:知识性的要点被学生背的滚瓜烂熟,但缺乏理解,表现为基础扎实,美国200年的历史使他们愿意很轻松很自在的坐在教室里聊天、弹吉他,只要能在测试中表现出自己的语言、设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就行了,而美国的老师们也不会在考试上让学生默写公式定律,他们总会异想天开地想出一些办法来测试。但这三种教育模式的教育都不是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代表着20世纪90年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呈现多元化以后出现的以知识型、能力型、应用型三者统一的教育。
其二,素质教育表现的知识与教育的调和,是基于现代知识结构体系的日臻完备与现代知识层面不断拓宽的结果。无论是生命的工程,现代克隆、纳米制造,都不是单纯的某一学科领域所能独立完成的,必须有多个学科多次试验甚至用人类的全部智慧去发现与创造,这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教育的目标发生了重要转变,及现代科技领域,人文社会需要大量的知识密集、智商和情商都高的应用型人才,这样就必然引发素质教育体制的建立,培养高校人才。
二、知识与教育的不调和
知识的发展有时是相对停滞的,而这时教育行为却有了空前的积累,为了下一轮知识的革新提供了基础。从算盘到电子计算器到如今的高等智能电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人类对于数字是有特殊情分的。远古的人类不懂用笔、用数字,更不可能使用高等智能电脑,这样结绳记事便成为算盘的雏形,也由于二进制与逻辑电路的发展才是电子计算成为可能,这种知识的连续在教育上却表现为不可调和。一位教师(古代)和另一位教师(现代),在教学生使用算盘和电脑时,只会传授继承性的知识,就像一杯水在未电解时永远不会变成氢气和氧气一样,知识在这时是平静的,不被继承;而教育是积累的,相对停滞。
由于知识的进步有停滞期段,教育体制的更替也不是十分频繁,表现得适应性和服从性,就是说教育在这时以传授已有的知识为主。而一旦知识的飞跃成为可能,教育的创新就成为必然,虽然有时会跟不上知识发展的脚步,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它又会转化为一定的新知识。以上文中的素质教育来讲,现如今的体制教育改革,高考体制中的“3+X”,便是一个转折的明显的信号,这正是因为知识与教育在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调和导致的,这就是创新,是知识与教育的创新。
综上分析,知识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基础应该是知识与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因素扬弃的结果,是循序渐进的。明确了这一点,再回过头去看知识创新的成果与教育创新的进程便会有拨雾见天的效果,而真正导致知识创新与教育创新的一定是客观因素,即调和发展,不调和中积累,无论是知识创新与教育创新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