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也谈如何改变性别刻板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谈如何改变性别刻板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每个时代的文化,练就了自己时代的性别内涵,而当进入新时代时,不适应新时代的部分就成为了刻板的性别印象,会束缚人们的言行,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改变这些刻板的性别印象,成为了教育者的使命,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言行中自然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师范教育在教师培养中,应该当仁不让的关注这一点。当代社会性别内涵还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检验,本文对此略述拙见。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性别角色; 刻板印象; 教师教育

How to Change gender stereotype?

ZHANG Meimei1, SHANGGUAN Fangfang1, WANG Jin2

1 Research Center of Sex Education, School of Educatio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2 Beijing Society of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Abstract】 There exists gender connotation in every culture and era. When a new era is ushered in, those inadaptable parts of gender may become rigid stereotype, restricting people’s speech and behaviors and hindering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becomes a mission for educators to change these stereotypes of gender. Teach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daily speech and behaviors. Teachers’ training should als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gender stereotype changes.Mor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es should be done to fully reveal the gender connot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Key words】 social gender, gender roles, stereotype, teacher training

人的性别可分为生物意义的性别(sex)和社会意义的性别(gender)。社会意义的性别(gender)又称社会性别,是指心理文化上的概念,具体指第三性征。《牛津社会学词典》将社会性别定义为:“社会性别关注男女之间由于社会结构性原因所形成的差异。社会性别不仅指个体层次上的认同和个性,而且指结构层次上的在文化预期和模式化预期下的男子气和女子气。”

社会性别来源于生理性别,但不决定于生理性别。在人类社会里,性别不仅属于个体,更属于社会。社会性别是每人每天的生活实践,是一种最基本、最持久的社会制度。性别的社会内涵是能够加以改变的,这需要男女两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整个社会性别观念的根本转变。如今社会性别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结构,是表示权利关系的一种途径,社会性别理论成为了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性别角色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中大众所公认的男性或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性别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在性别角色上持有的僵固不变的看法或信念。比如,作为男人就需要具备男性化特质,例如独立、理性、主动、强壮等;作为女人则需要拥有依赖、感性、被动、柔弱等女性特质。我们要认识到的是,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性别标准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随着历史的演进,性别角色内涵中或多或少的将无法适应新社会的要求,成为了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社会角色的不合理现实以及由此产生的性别角色偏见。在中国,传统的男强女弱、男尊女卑、夫尊妻荣的性别刻板印象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发展中,被传承接受下来,给后人的性别思想意识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即使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和未来仍会具有作用。但若固守以往必然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因此人类对于性别角色的认定决不能一成不变,伴随社会的进步人们需要不断地更新。

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既有它的外部原因,也有认知内部机制的作用。就外部原因而言,主要有家庭的影响、社会角色期望的影响、大众媒介的影响以及成长过程中教育机构教育的影响等。孩子从上幼儿园到中学毕业,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教师是儿童在学校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本人的性别刻板印象直接影响其对待男女学生的态度、期望和教育方法,也是扩大男女学生学业和心理的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学生认知内部机制逐渐形成了性别印象。当性别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广泛影响。可以影响人们的知觉、对事件的归因、记忆的内容、行为动机以及对职业的选择,也影响到家庭和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有责任在教师教育中,着重阐述教育因素如何避免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使未来的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在儿童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起到科学的引导作用。

近期的研究不断地更新着人们对性别角色的看法,尤其是对大脑性别的关注。大脑性别差异除了受染色体、基因的影响外,在一生中都一直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大脑的性别是一个连续的性别谱,主要是受到脑内雄激素水平的影响。男孩中雄激素水平相对较低的个体,其大脑性别与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的男孩有很大的差别;女孩中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的个体,其大脑性别与雄激素水平相对较低的女孩有很大的差别。

研究证明,性激素对于儿童的智力、人格方面都有统计学上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青春期前的小学儿童。在14岁以后,尤其是人格方面不再能够发现性激素的显著影响,其原因并不是性激素不再参与对性别角色的塑造,而是性激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相互交织、密不可分。也就是说,性激素本身除了受到基因的调控,还受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的调节。这实际上为社会性别理论提供了间接的证据,也就是教育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证据。

好的教育要人尽其才,好的教育者要促进每个受教育者积极、充分地发挥潜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特长。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对于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社会,有其当时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但在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和家庭活动的今天,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严格界定男女性别角色内容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两性个性的发展和多元化特质的形成,不利于个体对发展着的社会的适应。要想改变传统的性别刻板教育,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双性化”性别教育模式。“双性化”性别教育模式是改变性别刻板印象形成的一条较理想的性别内容整合途径和人格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由个人和社会双向选择自己性别角色内容的双性化性别内容是一种综合型人格,即在一个人的性别角色表现既有男性特征又具有女性特征,比单性化人格能更加灵活、有效的对情境做出反应,独立性更强、自信心更高。一个既勇敢又细致的男人或者既温柔又果断的女人,在职场中自然要比单一性格角色的人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可胜任更多的工作要求。在两性关系中,由于对自身的异性人格部分有更充分的接纳和发展,他/她们可以更好地对伴侣共情。男女双性化人格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模式,它是在一定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通过自我选择而逐渐形成的。无论个体的特质是男性化还是女性化,无论是坚定、独立,还是温柔、敏感,都值得去尊重和欣赏。这将有助于建立发展和谐的两性关系以及互相尊重的两性态度。为此应该鼓励教师根据男女两性心理发展的规律,用科学的性别角色观念,结合“双性化”性别教育模式进行性别教育,鼓励男孩可以刚中带柔,而女孩可以柔中见刚,摆脱以往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促进男女两性各自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健康发展。

反思自我,增加性别敏感度。教师应该经常有意识地反思自己,增加性别敏感度。性别刻板印象往往是内隐的。有时是持有者不自觉的、意识不到的,但其作用却是潜移默化的、持久的、深入的。因此教师应该时时反思自己“我的行为有性别偏差吗”,时时挑战自己的性别刻板印象。要关注儿童行为发生的原因或动机,而不是仅仅关注行为表现的形式是否符合自己心目中固有的标准。要避免使用带有性别偏见的语言,如,你看你有点女孩子样吗?你怎么这么没出息,男子汉大丈夫是不能掉眼泪的等等。避免单纯地鼓励男孩勇猛、刚毅、坚定,鼓励女孩的乖巧、温和、文静等行为,长此以往,儿童性别刻板印象就会逐渐形成;避免刻意约束孩子的各种违背传统性别角色的行为。男孩也是有情之物,可以哭、可以不安、可以温柔;女孩可以依本性表现主动、勇敢、果断,可以追求自己的事业,这样才有益于身心健康,作为人应有的自由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

鼓励学生多向异性学习。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自己性别的认识、认同、悦纳、学习和外显的过程,初步建立了在生理特质和社会认同基础上的社会性别。青春期,是他们社会性别内容扩展的阶段,是他们社会化重要时期,他们会学习周围见到和自己喜欢的性别内容,表现出社会性别的多样化。因此,这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促进自己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乐观开朗。

避免将性别特征刻板化。平时还应注意避免将性别特征刻板化。很多优秀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都应是男女两性共同具备的,不应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应该让学生意识到,不管男女,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优秀性格和行为特征都会增加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魅力,使自己成为健康、自信、快乐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度”,都要以科学为基础。为改变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而进行的各种性别教育更应如此。实施“改变性别刻板化教育”要以男女生理特点为基础,避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最终走向极端,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双性化教育”不是“异性化教育”,要在承认两性性别差异前提条件下去实施。即个体既具有男女之个性,又具有男女之共性;既可以摆脱刻板性别角色的束缚,又不失自己的性别本色。因为我们无法否认男女两性确实存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而社会主流文化的现实恐怕也难以接受女孩完全男性化,男孩完全女性化,会导致他们生存的困难,这自然也违背了改变刻板社会性别教育的初衷。因此在承认两性性别差异的前提条件下,去实施“双性化教育”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性别教育模式。当然,我们要尊重每个人对自己性别内容的选择。

[收稿日期:201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