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EQ培养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EQ培养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eq(Emotional Quotient),情绪商数,是指一个人对环境、个人情绪的掌控能力和对团队关系的运作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Q(情商)对一个人的成功起到80%的作用,剩下20%来自IQ(智商)。通过工作中的具体实例来阐述对学生进行EQ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有效地渗透EQ培养。

关键词:EQ;智育教育;情绪调节

【引子】

2014年3月13日晚浙江平阳萧振高中高三学生上课时突然翻窗跳楼,这起事件再次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思考。我们的学生怎么了?各地中小学极端事件时有发生,我们不禁要问:学校真的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吗?学生真的只要充分发挥IQ潜力、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名牌学校,以后就能顺利地学习、工作、生活吗?学生在校及走出校门时是心理健全、充满阳光的吗?

一、EQ培养的必要性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情商》中提出:EQ(Emotional Quotient),情绪商数,是指一个人对环境、个人情绪的掌控能力和对团队关系的运作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家长大都高度重视孩子们的学业分数和名次,虽然也在讲全面发展,可在高考指挥棒下最终绝大多数家长看得最重的往往仍是智育的发展。相应的,学校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被社会大众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进行简单评价,因为数据显而易见,直观明了,所以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被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成绩优秀被作为学生成功的标志。在特别强调智育的大环境中,不少学生在知识不断积累的时候,相关的生活技能、团队的协作精神、自我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培养却被忽略了。

案例1:

学生介绍:崔某(女),高一以来一直任班级团支书,学习主动努力,成绩优异,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学期末的评优活动中也曾被评为“三好学生”。

背景:高二组建新班,班主任新接班。

事件:崔某的同桌丁某一个学期以来多次要求换座位,未果。后提出要求:只要不和崔某坐,位置在哪里都行。在向同学们了解情况后,我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尝试换座位,可找了几位同学都明确表示不愿意与她同桌。最后在做思想工作后,成绩也不错的袁某(女)终于愿意尝试换到她旁边。三天后,袁某向我提出调离的要求。

同学反映:

1.崔某平时常以自我为中心,学习是努力,但与同学的交往较功利。交谈的内容大多是询问学业上的问题,专挑各科成绩高于自己的同学问,且要做到有问必答,否则就不高兴、不理人。但反过来,成绩稍差的同学求教时,往往以各种理由推脱,爱理不理。

2.为人情绪化,一不如意就发脾气,说话较冲,不顾及他人的心理感受。

3.交谈对象大多为男同学,与女同学的交往甚少,没有什么朋友。

4.参加劳动,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提前离开,与共同劳动的同学协调差。

任课老师反映:学习上不用老师操心,但有时的言谈举止欠礼貌。

分析:崔某在智育上完全符合优秀的要求,说明IQ不低。但是作为“三好学生”,她在处理人际关系、领导团队方面明显存在欠缺,说明EQ不高或者低下。现在学生在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从小就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机会跟兄弟姐妹磨合,自然也不会知道什么是忍让迁就、互助互爱,当然也不会有团队意识。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是从小慢慢培养形成的,这与早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在与崔某谈心的过程中,她告诉我从小父母只关注她的功课好不好,分数高不高,从来都不问她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好不好,所以她也从来都不与父母沟通关于学校中遇到的困惑。问题摆在面前:在相对单纯的校园里都应付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那出了校园,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该如何面对可能比别人更强烈的挫败感呢?看到崔某夹杂着无奈和迷惘的神情,我深深体会到EQ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多小时的谈话,我提出了建议:她的座位安排在班级座位的中缝,随着班级两周轮换一次座位的机会,周期性地更换同桌,提供较自然的交流平台,尝试与不同的同桌接触,并以此为契机,用一种更平和、更积极的心态和同学们交往。强调要改变别人已形成的看法,就一定要主动出击,并做好长期努力的心理准备。第二天,崔某对我说:“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这些,我很感激你。”我觉得她已走出第一步。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因为EQ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在校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最后在社会上表现平平,取得的成就有限;因为EQ教育的缺失,有些学生因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遭受比别人更强烈的挫折感,更容易走上极端道路。2014年3月发生的浙江平阳萧振高中高三学生跳楼事件,在让人悲痛、沉重之余,更让人想到:该生的19年生涯中,无论家庭还是学校但凡注意一点培养孩子耐挫折、自我情绪疏导、释放的能力,同学和老师多关心开解,充分发挥团队的团结力量,结局是否就不会这么遗憾了呢?

案例2:

一次早自修,董某、方某、陈某三位同学迟到。当我在教室外的走廊里询问他们原因时,方某说:“我在食堂吃早饭没注意时间,所以迟到了。”虽然我知道迟到原因十有八九是起床晚了,但我仍顺着他的原因说:“如果是我,时间这么紧张,我会选择买饼干、面包,先按时参加早自修,等下课了再解决早餐问题。守时和早餐只能选一时,我会选择守时。”这时董某满不在乎地说:“要是我就选择早饭……”

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惊讶,可能这只是学生的无心之言,但却是学生的真心话。记得那天早上我单独留下了“选择早饭”的董某,严肃地批评了他。当然选择早餐还是守时是一种个人行为、是个人意愿的体现。但作为集体团队中的一分子是否还可以这样率性而为,而不需要接受一定的约束,不需要负起应有的责任?最终虽然学生收回了他说的话,但我知道团队意识的建立和加强决不是一次批评或谈话就能彻底解决的。现在董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不知道社会这个更大的学校有没有教会他守时的重要,而他有没有为此付出代价。

二、EQ培养的渗透

EQ培养不是短期内可以迅速完成的,而是需要在平时持续地、不露声色地进行,谓之渗透。

1.通过各种班集体活动,充分让学生理解自己作为一个“零件”,应该在班集体这部“机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集体活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进来,不要只依赖于几个能力较强的班干部,也不要放弃那些班级学习活动中的“弱势群体”,要让“机器”的每一个“零件”都能努力运作起来,发挥最大的动力。

案例3:

学校组织运动会,比赛项目中有集体项目:入场式和广播操比赛。学校要求30人方阵入场式,并参加广播操比赛。班里共有学生45人,好多学生打起了退堂鼓,纷纷表示不愿意参加。按照以往的惯例,班上体形“特殊”的同学,往往体育较差,会自动排除在参赛名单外,还有一些平时不太活跃的学生也不会参加,运动会变成了少数运动健将和活跃分子的盛会,而其他同学则成了陪客、看客。所以,今年运动会,我动员了全员参与,班级以6×7的方式组建方阵,剩下的三个同学作为举牌、领队。班干部集思广益设计入场式方案,自行组织全班利用体育课、课余时间进行排练,班主任成了辅助人员。最后全员参与的广播操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入场式虽没有获奖,但同学们并未因为入场式的失利而沮丧,反而更加团结地参与到后续的各项比赛中。最终我们班成为全校唯一一个以实验班的身份进入年级段总分前八的班级,还获得了宣传奖等荣誉,同学们脸上洋溢着自信团结的光芒。

我想最早如果去掉15个同学,组建精英方阵,我们的入场式可能会获奖,广播操成绩也会更好,但是现在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几张奖状,还有更多的团队归属感。这正是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需要学生形成的一种观念:生活在团体里面是要为团体出力的,在学校里,可以帮助同学和老师;在家里,可以帮助家长,并不是只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就可以了。一个EQ低下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中很好地适应和生存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尽量利用各种机会(主题班会、大扫除、运动会等等),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EQ,关注每一位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2.EQ教育要注意对情绪的察觉和善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首先要能察觉自己的情绪,规避和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同时还要善用学生的正面情绪,引导学生的正面情绪,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并防止他们的负面情绪。

察觉自己的情绪,就是要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做到“处之泰然”,不要被动、着急地把事件解决,应该给自己也给学生冷静的时间,客观地分析情况。在碰到学生违纪时,采用冷处理的方法是不错的。如上课时收了学生的电子产品、课外书后,并不马上进行批评教育,因为学生都知道这些行为是违反常规要求的,老调重弹,一方面学生容易排斥,另一方面学生会认为自己已经受到批评,在情感上马上原谅了自己,教育的效果是很差的。采用暂时不理会学生的策略,等着学生考虑清楚后自己来找老师交流时,班主任就占据了主动,抓住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情绪,多听学生自己的分析、商讨处理办法,一个本不愉快的处理过程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结束,而学生对自己提出的处理办法则更容易接受,效果更好。

有些学生脾气火爆,容易冲动犯错,事后又后悔不已。在和这些学生交谈的时候,常常引导他们体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学着控制自己。当受到外界刺激或不公正待遇时,会产生不快,但要学会对自己的不良情绪作出恰当的调节和控制,不走极端、不钻死胡同,更要克制自己不把气发泄到别人身上。我给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数到十后再说、再做,我把它命名为“三思而后行的简易操作版”。反过来,当察觉出别人冲撞、冒犯自己只不过是因为其他原因时,不要被别人的不良情绪所影响,而要以大度宽容的态度容纳别人,这对于形成和谐的集体团队氛围有很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3.EQ培养要重视自信方面的培养。时常提醒学生:当出现问题时,不要因为害怕负责,而为自己的行为不停辩解;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轻易放弃不敢尝试。一个人成长的道路必定不会一帆风顺,经历坎坷、挫败、走弯路都是常见的事。学生在学习生活道路上是摸索着前进的,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告诉他正确的方法,使学生面对困难时有勇气去克服,而不是逃避。在平时的班级活动和学习中都可以渗透培养学生的自信。如鼓励学生对于参与的活动多提建议并予以肯定;给予安排任务的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不在学生面前对还未有结果的事进行预测性评论;不在其他人面前批评学生在某些地方上的失职或缺陷。要鼓励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尝试,并积极地给予支持。研究表明,不断受到鼓励和支持的学生,面对人生的挑战是充满自信的;反之,不断接受否定、拒绝、恐吓的学生,做任何事都会显得毫无信心,而这样的人也很少会有成功的机会。

学习上的自信培养也非常重要。研究表明,人的IQ水平是正态分布的,假设100分为平均水平,95%的人都是在90~120分之间,所以IQ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学生的成绩差异有很大的原因来自于他们EQ的高低。在学习上相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能不能克服畏难情绪,能不能做到面对挫折不放弃、坚持到底,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成绩等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许多心理学家进行过一系列研究,发现“期望效应”对学生学习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期望效应”。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一种爱,有如催化剂,当学生感受到老师不自觉流露出来的这些情感,就如在学生心头点燃了知识阶梯上的一盏盏明灯,促使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攀登。

当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离开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进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校成绩或优异、或普通的学生能在他们的工作、生活中开辟一片怎样的天地?当成绩、学历在求职时发挥了敲门砖的作用后,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小,EQ的高低则成为影响其成功,决定其发展高度的重要因素。所以,当我们在教育学生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强调智育发展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发展、培养学生的情商。一个IQ和EQ都很好的人,他取得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大。

参考文献:

[2]余世维.管理者情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9.

[3]丹尼尔・戈尔曼.情商.杨春晓,译.中信出版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