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的实践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的实践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师专业化包含教师职业专业化及教师个体专业化两个层面,文章从完善“教师一体化教育”、“制定和实践教师发展规划”、“强化教学反思”、“促进教研组备课组合作建设”等有效途径,浅谈如何提升教师专业化的水平。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008-03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

“职业”是在人类社会分工出现以后而产生的一种从事某种行业活动并能获得相应报酬的社会现象。“专业”就是专门性的职业,英国学者Carr-saunders认为“专业就是一大群人在从事某种需要一定专门技术的职业,这种职业需要某种特殊的智力来支持和完成”。专业化指“一个普通行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达到符合行业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我们所说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群体的(外在)专业性提升和教师个体的(内在)专业性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包含教师职业专业化以及教师个体专业化两个层面的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教师自身提高的过程,也是外部环境、条件等因素促进教师采取措施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是一个终生学习、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各种情感因素,提升教师的各种能力,是教师不断成熟、提升、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具有以下几点:

1.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终生的学习,才能不断获取专业成长的营养。

2.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定教师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主动实现专业成长和发展。

3.教师是在持续的专业发展中要实现多个角色转变。如从大学毕业到初涉教育工作,然后成为一位成熟、优秀、卓越的教师。

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需要拓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用于教育的实践中,因此教师必须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对现有的教育手段进行补充。

5.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执教生涯的整个过程,但是教师所任职学校的经历情境是该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育师功显。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1994年的《教师法》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首次从我国法律角度确定了教师所属的地位。2000年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第一次把教师纳入八类职业之一,2001年我国首次实施教师资格认定。

目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已基本符合专业化标准,但是我国教师专业化标准与西欧等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素质问题与学生素质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明显凸现出来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

新课程改革下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对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同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也是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的必要条件。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1.教师“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一个教师的成长周期分成:职前教育、学习导入、能力建立、热心成长、生涯挫折、稳定停滞、生涯段落、生涯引退八个阶段,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培养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均不相同,建立和完善“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中小幼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三个”一体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条件。

(1)职前教育――夯实基础。职前教育中有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非师范生在职前基本没有经过专门的培养。但在师范类大学的培养过程中,也存在课程设置陈旧,教师专业性不够明显等问题。

(2)入职教育――角色转变。参加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年我们把它叫作见习期,这一时期其实是从一个大学生转变成一个老师的关键时期,提高各类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从思想上和行为上真正变成一位老师,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

(3)职后教育――成长沃土。教师的发展是终生的、持续性的过程,学校教育工作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职业,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变迁,教师的知识体系以及教育教学的各种能力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整体要求,良好的教学能力就是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职后教育可以补充新的知识,发展多种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职业素养,继续使教师在常识、智能、品德等方面保持特有的估势,巩固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2.政府、学校、个人制定和实践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整体素质提高。

(1)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发挥着导向作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和经济保证,我们以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教师培养机构都应制订三年或五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用于指导本地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2)各级各类学校是教师的成长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学校要根据每个教师实际,科学地进行指导、如实地作出评价,帮助他们制定和实施个人专业化发展规划。

(3)每一个教师要根据自己专业成长的需要,制定长期的3年、5年规划和短期的年度专业化发展目标。认真分析自己的特点,制定和完善个人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目标。目标内容可分为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二类,共性目标也就是教师职业化的具体要求,如师德、教学、科研等,个性目标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如高学历进修、心理教育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名师培养等。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特长,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3.强化教学反思――个人业务素质完善。反思指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有合理性的过程。反思理性推行“实践――反思――开发――推广”的模式。反思的过程是教师的自我纠错、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种自我批判性的态度和方法,有意识的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有利于促进老师形成一种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培养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方式上,基本可分四种方式:撰写教学后记、写反思日记、填写课题手册、案例分析。反思是对自己教学经历进行“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再理解”,清晰地看到自我成长的轨迹和内在专业结构的发展过程,进而为更好地实行专业发展的自控和调节奠定基础。提高自我专业反思意识,对教师个人的后续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促进教研组备课组合作建设――团队教学实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光靠个人打拼已成为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学会合作,借助集体的力量是必然的选择,因此,教研组备课组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教研组、备课组是教师进行专业化发展的一个课堂,可以帮助教师学习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为新的教学实践做好支撑和储备。教师相互合作、交流,就是打破相互隔离,敢于承认自己存在的问题,保持开放的心态,寻求同事的合作和帮助,随时准备接受教育新观念,充实自己。而教研组备课组就是为教师相互合作搭建的平台,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

5.开展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展示教师专业化水平。课程改革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舞台,因此学校有必要立足于校内资源,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和校本科研,关注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如听课与评课、说课、同课异构、课堂中对个别学生的关注、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科课堂评价标准的研究、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与成败等。校本教科研活动要多样化,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确定教科研的方向,做好选课,以点带面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思考与建议

综观近年来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关注:

1.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为本的人的发展过程,但在实践中,市场经济准则在教育领域中仍起着某种导向,这个问题在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时应引起重视。

2.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庞大系统性工程,各个因素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的特点。但我们在研究与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对这些制约因素尚缺乏深刻认识。

3.教师专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精髓给教师专业化发展孕育营养,但是现在把它与教育专业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还很少。

参考文献:

[1]费舍勒,克里斯藤森.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申燕,吴琳娜,张景焕.优秀教师成长历程的质性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6).

[3]赵桂霞.从名师的成长经历看教师培养[J].基础教育,2007,(3).

[4]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