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国动画电影对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国动画电影对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2016年的《爱宠大机密》和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之间的发行时间相隔二十多年,期间经历了美国动画由传统手工到数字化时代的变迁,也是动画艺术创作与数字科学技术的结合。经典的三维动画的代表皮克斯与新兴“萌宠”为主的照明娱乐成为当今新媒体时代下美国动画电影的两大主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部不同时代的动画电影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以及同异之处,以此探讨动画电影创作的本质与核心。

[关键词] 美国 动画电影 对比

一、制作背景分析

(一)《爱宠大机密》

《爱宠大机密》是2016年暑期档热映的一部动画电影,由照明娱乐与环球影业联合出品,讲述的是当宠物主人不在家时,宠物们发生的各种各样有趣的冒险故事,是一部笑料百出、轻松幽默的喜剧动画电影。这部影片在最初只有一个想法:“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宠物都在干嘛?”于是主创团队们脑洞大开,通过创意的收集,逐渐将原有的设想往更合理、完整的故事方向发展。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创作者们继续增设了一些具有喜剧效应的配角和有趣的桥段,由此来完善故事情节,丰富角色性格。

(二)《玩具总动员》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开始,全球首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截止2015年共上映了三部,也是当年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首部拍有续集的系列动画影片。故事的主角为玩具牛仔警长胡迪和太空骑警巴斯光年,讲述的是小主人出门在外时,旧玩具与新玩具之间地位之争的故事。该片由1989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锡铁小兵》中的角色而引发的创作灵感,由此拉_了此后连续三部《玩具总动员》的相继问世。1995年,本片不但以三亿多的高票房超过了同年热映的《永远的蝙蝠侠》和《阿波罗13号》,而且还取得了当年美国本土票房冠军,成为了仅次于1992年上映《阿拉丁》和1994年上映《狮子王》的第三大热门动画电影。

二、不同的主角一样的故事

(一)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电影

《爱宠大机密》和《玩具总动员》都讲述的是当主人不在家时,主角们为了新加入的成员,争夺主人关注而引发的一连串的有趣故事。不同的是,《爱宠大机密》中“狗”作为主角的设定,更符合“争宠”这一故事情节设置。

动物一直是动画电影中重要的主角之一。动物与人类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但又具有人类无法模拟的动物特性,而其独有的运动规律又与动画制作中最初的动画原理相同,理所当然成为了动画电影的宠儿。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迪士尼经典的米老鼠、唐老鸭,还是梦工厂的功夫熊猫,以动物作为主角的动画电影总能给观众带来孩童般的纯真快乐,这类以动物为创作对象的动画作品在美国被称为“Funny Animal”,意思是将动物角色拟人化处理,并带有夸张、幽默元素的动画作品。

其实,不只美国动画中经常出现动物形象的角色,我们中国动画中的经典动物形象也不在少数,如: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聪明神勇的黑猫警长、风靡一时的喜羊羊等。为什么动物化的角色形象会如此受到动画创作者的青睐呢?总体来说还是取决于市场定位和商业价值的考虑。以动物为创作形象的角色设定更具有亲和力,对于大多数观影的观众来说,吸引他们走进影院的往往是动画作品中的视觉形象,其次再是影片的剧本情节。作为商业电影,想要立足于市场,在前期宣传时就需要有一个卖点,有趣、可爱的动画角色正好作为这一宣传需要成为了影片的最佳“代言人”。但除了吸引眼球的角色外,电影要表现的故事以及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观更为重要,只有达到票房与口碑双赢才是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好作品。

(二)拟人化的角色

同样是“争宠”,《玩具总动员》将主角们设定为孩童们身边再熟悉不过的玩具,这样富有趣味性和想象力的角色十分符合皮克斯动画作品极具想象力的创意模式。在《玩具总动员》之前,谁会想到没有生命的玩具也会成为动画的主角,在人们视线之外,玩具们动了起来,这充分满足了孩子们对玩具的幻想。同样是皮克斯的作品,2015年上映的《头脑特工队》也以相同的拟人化设定创作了小女孩莱莉脑袋里五种不同的情绪,真可谓是“脑洞”大开。

所谓动画,是指“以人类视觉原理为基础,利用电影成像技术,将没有生命的形象赋予生命力的一种艺术手段”。拟人化更将动画中的角色形象给予人性色彩,使观看者对作品中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增加认同感。动画电影在很多时候就像成人世界里的童话故事,正如皮克斯擅长以角来讲述故事一样,创作者们往往将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创作情怀融入到动画作品中,再将不具生命力的角色拟人化夸张处理,看似是具有独立思考的动画形象,实则仍是创作者们笔下的角色设定。在观影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动画中的角色在影片中成长,其实也是观众们满足精神需求,寻找自我价值的情景再现。所以,相较于照明工作室走欢乐、搞笑路线的《爱宠大机密》而言,陪伴观众二十年成长的《玩具总动员》仍在剧情和角色设置上更胜一筹。

三、技术与艺术大融合

(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1989年,由迪斯尼动画公司于同年推出的《小美人鱼》作为其经典之作预示了美国动画电影第二次黄金时代的到来。同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美女与野兽》、《风中奇缘》、《狮子王》等,其中《狮子王》在当时更是创造出了9.8亿美元的票房神话。在制作技术上,《狮子王》也算作是电脑技术与动画艺术结合的先驱之一,更是最具历史地位的二维动画电影的代表。之后,美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方式由1989年《小美人鱼》中92%的手绘制作结合8%电脑制作,转变为2013年《冰雪奇缘》中89%的数字技术结合三维动画制作,这一技术的升级预示着美国动画电影的二次复兴,也象征着新媒体时代下动画电影全数字技术化的到来。

《玩具总动员》全片皆由电脑生成动画图像,自此开启了动画电影的数字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动画制作技术模式的更新,更是动画历史上的挑战。2014年上映的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由于没能找到一款适合大白皮肤半透明质感的渲染软件,而特意用来几年时间,由皮克斯研发了一款渲染软件。纵观现今的动画电影的呈现方式与发展趋势,几乎每一部都与科学技术有着重要的关联。技术与艺术的相遇,硬件和软件的整合是皮克斯工作室至创建初期就具有的企业宗旨。皮克斯的三维图像处理技术被应用于医疗行业的CT扫描,美国军方侦测等多个领域。技术的创新对于每一个行业都尤为重要,任何一个创意也都将带来技术上的突破与革命,这种突破与创新所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无法预见的,就像皮克斯的动画主角一样,把握每一次成功的机会,创造奇迹。

(二)“萌”主当道

从《神偷奶爸》到《爱宠大机密》,环球影业旗下的照明娱乐可谓是将动画电影中的角色“萌”出了新高度。其中由《神偷奶爸》系列动画电影中小黄人一角衍生出的《小黄人大眼萌》更是受到了广大观众们的喜爱,一时间,大街小巷全是小黄人动画角色的周边,公仔、玩偶、文具、饰品等,仿佛一片软萌萌的黄色海洋。虽然在讲故事上照明娱乐比不上皮克斯,但是在角色塑造上,却有其独特的“逆向思维”。如果说皮克斯善于塑造富有创意的角色,那么照明娱乐的角色则更多是来自人们生活中的小人物,甚至是与主角对立的反派角色,巅峰了传统观念对动画主角“高、大、上”的定位。

小人物的“萌”。宠物、配角、反派这些看似在常规影视作品中的小人物,正是照明娱乐所要打造的创作对象。但即使无论多渺小的角色也都会有属于他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善于发现生命中的闪光点,正是动画创作灵感来源的关键之一,也是照明娱乐所要挖掘的新方向,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另外,还有一种“反差萌”的角色塑造。如:《怪物电力公司》中性格温和却以吓人为生的长毛怪;《超能陆战队》中巨大体型与温暖、细心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大白;《爱宠大机密》中看似可爱的反派兔子小白等。这些所谓动画电影中的反差角色的塑造,实际上象征的是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正所谓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更多的是人性的另一面的显现,思想状态的变化与升华。

四、结 语

新媒体时代下美国动画的魅力除了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外,其实也是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因如此,在美国宽松、包容的社会环境下,赋予其动画电影相对更自由的作空间。除了好莱坞式的商业化生产模式、顶尖的科学技术外,美国动画电影更大的成功是讲故事的方式以及对于角色的塑造。无论什么时代背景下,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不仅是讲一个故事,而是给影片注入生命力,将作品上升到人文高度,使动画不再是孩子们的专属,即使观看对象是成年人,同样能收获人生的感动。电影中关于成长、关于爱、关于责任这些都是人类永恒的创作主题,中国的动画电影创作者们应该更多的吸收和借鉴美国动画成熟的创作模式以及尖端技术,注重动画的故事性与内涵,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感受生命的伟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于佳立:《解析皮克斯三维动画电影的艺术价值》,《电影文学》2013年第24期,第25-26页

[2]孙英丽:《从动画电影看美国的文化特征》,《电影文学》2009年第20期,第57-58页

[3]刘何跃:《从到迪士尼动画的二次复兴》.http:///2014/01/27/152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