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贝罗的建筑非物质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贝罗的建筑非物质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法国建筑家多米尼库・贝罗(Dominique Perrault)是同代人建筑家中出类拔萃者,他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距离步入了世界建筑家的行列,其建筑超越了传统框架,试图否定建筑的物理存在,主张非建筑。

1953年,贝罗出生于法国,在他的建筑设计经历中,没有像一般建筑家那样,从设计小型个人住宅起步,而是一下子便进入大型都市建筑设计之。1995年设计的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是贝罗追求建筑非物质化和非建筑性的集大成之作。这件作品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同时也为他赢得了世界建筑家的声誉。

法国国立图书馆由四座玻璃塔围成长方形空间,使空间最大限度地再生。在理论上,它无疑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关于无用之用的著名论断的影响,而在基本类型上,则呈现出现代极少主义艺术的造型。贝罗本人与纯艺术有着一种特别的情结,图书馆内部的阅览室家具、桌椅和书架的设计的纯粹性,让人疑为是出自极少主义艺术家之手。

贝罗无论在设计概念还是材料选择以及手法方面,都与日本传统建筑美学极为接近。法国国立图书馆塔楼建筑的墙壁可以自由开合变化,而玻璃外壁的长方形格子的比例,这些都会让人想起日本的障子。至于那些用金属材料编制的金属帘子,几乎就是日本榻榻米的翻版,只不过是将草编改成了金属编。贝罗特别重视手工艺品的工艺技术和美感,他自己开发的具有特别官能和触觉效果的金属材料和技术,灵感便来自那些手工艺品,而他则成功地完成了材料与现代语言的置换。

贝罗认为:工业性技术细节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特征,所以他在开发金属材料的编制物上下了很大功夫。在法国国立图书馆的内部设计中,可以看到贝罗是如何精心使用金属网状、半透明和透明材料,并制作出由网状所产生的投影和灰色效果的,他企图由此获得中间色的无限丰富性。他认为,“虚”是宇宙中最丰富的部分,这种思想与中国道家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贝罗酷爱几何学和数学的比例关系,这又来自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数的美学。这座建筑从概念到造型都简洁明快,虽然是具有30万平方米面积的大规模规划,但建筑本身居然没有任何压迫感。四栋塔型建筑撑起全部长方形空间,形式本身体现了贝罗否定建筑的强烈主张。那留在地面上的四栋90度围合的塔,则像四本打开站立着的大书。作为一种大地的标志,其70%相当于21万平方米的大规模建筑的体块却消失掉。那些从原始森林中移植到中庭的红松,更是建筑家本人主张的野生的自然与文化的自然,相融合的景观。

他1999年在柏林郊外完成的“奥林匹克竞赛和游泳比赛场”,是前所未有的极少主义风格建筑的典型。两个奥林匹克竞赛场地一圆一方,建筑的最高点几乎与地面平行,是完全从地平线上退到地下的非建筑形态。我们可以把贝罗这座体育设施,看成是真正的“非建筑宣言”。它让人想起俄罗斯构成主义巨匠马列维奇那幅《白色画布上白色的方块》的作品,马氏的本意是否定绘画的存在,而贝罗则是要否定建筑的存在。

贝罗承认,自己是受到美国大地艺术的影响。盛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大地艺术,正好与他18岁到20岁之间的青春时代相重叠。贝罗说:“密斯和康是我的老师,是我的父亲,而极限艺术和大地艺术家加德,实际上是我的世界的一部分。”他认为,自己参照了大地艺术不是形的模仿,而是从其感性、视点、态度和立场上获得启示。贝罗崇拜密斯的透明性,然而他为“柯布西耶没有享受到时代的材料”而感到遗憾。贝罗在此大胆地消灭了建筑的重量感,促进其外部和内部的交流,尽可能地排除掉限制内外融通的障碍,让空间获得了穿透力。

贝罗个子不高,却浑身充满热量。雄辩的话语,滔滔不绝的议论,无邪的稚气,难以让人捕捉的闪念,这就是对建筑贝罗的准确素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