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配网线损四分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配网线损四分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配网线损的有效管理是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关键环节。在配网中实施“四分管理”是最有效的降损手段。本文分析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根据现有配网设备和营销水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Abstract: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distribution line loss is the key step for line loss management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ur- level management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reducing losses. The difficult problems in management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equipment and marketing level,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proposed.

关键词:配网线损;四分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Key words: distribution line loss;four levels management;problems;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288-02

0引言

线损率是衡量电力行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降低线损率、节能减排是供电企业的首要任务。配网是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设备众多、用户复杂、户均电量偏低和损耗较高等特点。随着第二、三产业用电量的增加,配网线损占供电企业电能损耗的比重逐步上升。以银川供电局为例,2008年10KV及以下线损电量占到全局线损电量的76.15%,而2009年这一比重上升到78.32%。

细化配网线损指标,挖掘降损空间和潜力,强化降损绩效考核是管好配网线损,进而降低整个企业线损的最有效方法。本文剖析配网线损实行四分管理,即分片、分线、分电压、分台区的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解决方案,严格确保“四分管理”落到实处,以使配网线损率最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配网线损四分管理简介

四分管理的目标是使配网线损率最小化。这是个递归最小化过程。即:

Min(配网线损率)=ΣMin(分片线损率)(1)

Min(分片线损率)=ΣMin(分线线损率) (2)

Min(分线线损率)=ΣMin(分电压线损率) (3)

Min(分电压线损率)=ΣMin(分台区线损率) (4)

从上述公式描述可以看出,配网分台区管理是配网分压管理的重点,而分电压管理是分线管理的基础,分线管理又是分片管理的前提,分片管理的合计形成配网线损的总和。在实践中,不同层次都存在一些需要精细化管理的客观问题,需要进行分析研究来解决。

2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2.1 分线、分片管理从配网线损管理的分层关系可以看出,分线线损管理是分片管理的前提,若分线管理出现问题,就难以保证分片线损管理质量。

2.1.1 问题描述。在实施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和电缆入地工程之后,为满足配网运行“N-1”供电准则,配网线路的运行方式非常灵活。

目前的10kV配网中较为复杂的接线方式为双“∏”环网接线,如图1所示。采用这种接线的多条配网线路可通过联络开关之间不同的开闭组合形成多种网络拓扑关系,其供电可靠性较高。但对应不同的运行方式,通过开关的潮流走向就会发生变化,导致难以确定在统计周期内每条线路对应的用户数量,无法准确划分线路售电量。加大了分线线损统计分析和管理难度。

生产技术部门目前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在联络开关处加装双向计量设备,对应记录不同潮流方向时的电能量数值,根据每种运行方式下每条线路分支和用户变化,及时抄录表码。问题在于采用这种做法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中间数据,不利于线路线损的准确统计分析。

2.1.2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各种配网线路运行方式,无论潮流如何变化,线路首级开关处潮流方向是一定的,即由母线流向线路;专变、配变侧的潮流方向也是一定的,由变压器高压侧流向低压侧;在营销管理上可采用对配网中存在联络关系的相关线路进行打包处理,合计所有线路供电量,合并所属全部用户。只在线路公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10kV线路分支处安装计量总表,这有利于在配网线路的高压线损统计数据中首先发现线损异常,简化中间电量的计算,迅速鉴别线损波动的原因是管理不善引起还是运行方式改变引发的,然后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总之,采用上述小规模的分片管理方法来解决分线管理中因线路用户不确定而造成的供、售电量错误统计问题,保证线损数据的准确,有助于尽快找准线损分析方向。

2.2 分电压管理为确保线路综合线损率指标的完成,在配网线损管理中,采用分压管理的方法设置线路的高压线损率和低压线损率两项指标分级控制,即10kV高压线损和0.4kV低压线损,其计算公式分别如公式(5)、(6)、(7)所示:

线路综合线损率=(线路供电量-Σ专变售电量-Σ台区低压用户售电量)/线路供电量(5)

高压线损率=(线路供电量-Σ专变Min供电量)/线路供电量(6)

低压线损率=(台区总表供电量-Σ台区低压用户售电量)/台区总表供电量 (7)

2.2.1 问题描述。实际检查中,发现有些线路高压线损率偏高,低压线损率偏低。在排除线路供电量错误的情况下,从公式(6)和公式(7)可以看出异常可能发生在专变售电量、台区低压用户售电量和台区总表供电量三项分量上。

①因存在窃电致使专变用户售电量、分台区售电量存在少计或漏计问题。②线损管理中存在“抄、管”不分离的做法(即负责台区甚至负责线路线损管理的人员就是台区总表的抄表人员)。为同时完成线路综合线损率、高压线损率、低压线损率三项指标,人为调减台区总表供电量,抬高10kV高压线损率,降低低压线损率,平衡数值等问题。

2.2.2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制定以下方案来解决。

①在源头上堵住专变用户窃电漏洞,对高压专变用户安装负荷管理系统,统一客户的抄表结算时间,为供售电量的统计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运用负荷管理系统的计量装置异常检测功能,实施每日巡测,及时发现计量异常。对于有窃电嫌疑的专变用户,采用全封闭防窃电高压计量箱或通过用电稽查现场测试检查和高压计量改造来遏制窃电苗头。杜绝低压售电量的流失要通过分台区管理来实现,具体方案见2.3.2。②合理的指标才具有激励作用。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分电压线损率指标,压缩人为调整高低压线损的空间。对于因人员缺少无法做到“抄、管”分离的供电台区,要加强对台区总表抄表情况随时抽查,对所有台区总表抄表情况每月进行不定路线的抽检,使所有表计在一季度内得到全部检查,可预防人为调减台区总表供电量问题的发生。

2.3 分台区管理

2.3.1 问题描述。配网低压分台区线损管理是“四分管理”中难度最大的环节,低压用户主要是用电容量较小的小型餐饮、加工、商户、居民用户等,实际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①配变台区的现状是用户数量多,户均电量少,因此难以及时发现个别电能表计的异常。②大量的低压用户采用预付费电能表购买电量,购电量直接计入售电量,造成台区总表电量与分表售电量无法比对,导致无法准确统计台区线损。③住宅小区台区变压器按照最终开发规模设计容量,造成入住率偏低时台区负荷率畸低。现场负荷实测结果:某交付使用两年的住宅小区,入住率在20%,台区负荷率≤5%。

2.3.2 解决办案。①针对低压用户的管理,首先要梳理所有用户的基本资料。开展拉网式基础资料的清理。自变电站出线开关开始,逐条线路、逐个台区对用户进行线路、台区的定位,并将相应资料录入到SG186营销管理系统中。在实际操作中切忌对着账本上的用户核实电源点信息,而要依据现场实际用户数量来核查账本用户是否齐全,资料是否详实,以便及时发现有表无户和无表无户的窃电户。因为居民用户电量较小,相对误差较大,不提倡在栋楼单元内安装考核表,过多的中间数据反而影响台区线损的准确统计分析。②解决低压用户预付费计量的线损统计分析问题最佳方案是安装集中抄表管理系统,同一时间内将台区总表和用户分表电量进行抄表统计。通过每个台区线损在线统计数据,及时发现线损异常波动的台区,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检查。③在制订供电方案时要考虑到变压器负荷率问题:尽可能在配置时做到多台变压器低压侧并列运行,根据负荷大小采用灵活的运行方式,实现变压器经济运行,避免在投运初期,就因入住率偏低造成变压器近乎空载运行的高损耗。

3结语

配网线损的四分管理方法是线损管理的关键。配网线损管理要解决的就是在四分管理细节上因粗放管理而导致的售电量丢失和高损原因不清等问题。因此强调注意以下几点:①降低配网线损率需要付出艰辛劳动,但因户均电量较小,短期内降损效果不甚明显。但有利于及时发现和避免窃电现象,否则,难免窃电行为在用户间蔓延,造成线损管理难度加大,成本增高。因此建议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合理制定配网线损绩效考核的权重,提高营销人员的积极性。②配网线损四分管理的基础是及时准确的电能量统计数据。而数据的来源依赖于先进的SG186营销管理系统,只有具备完整适用的用户资料,才能保证线损的有效管理,否则对线损管理也会事倍功半。③过多的线损率指标可能导致指标之间相互冲突,不利于线损管理,因此建议根据线损四分管理要求分层设置指标,以减少因指标数据过多对线损管理造成的无谓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