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设问题情境 增强学生史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设问题情境 增强学生史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师生的双向交流仍是农村中学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进一步发展,使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能够较长时间地专注于干一件事,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同时,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进行奇特的幻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的见解。有效的课堂发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陈龙安博士在《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一书综合归纳的创造性发问技巧有假如、列举、比较、除了、可能、想象等六类。本文试谈谈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对这六类发问技巧的运用与体会。

课堂中教师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软性的,即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概括、发散,是一种横向的思维;另一种是硬性问题,其答案有“对”“错”,趋向于逻辑、精确、判断、推理、分析,是一种纵向的思维。所提问题的内容应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源于课本,即所问问题应有一部分是学生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所学有了用武之地,而且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高于课本是指问题内容既有一定的广度也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发问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现举例如下。

“假如”的问题。即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以用人、地、事、时(现在、过去、未来)的假设发问。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劫难中的抗争》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子目时发问:“假如太平天国不是定都天京,而是继续北上攻打清王朝,能不能清王朝的统治?”笔者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一个认识:农民阶级由于受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的制约,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但有助于学生学好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寻找问题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列举”的问题。即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人物或历史事件,越多越好。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一课时发问:(1)抗日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2)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国情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师生在一问一答中进行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比较”的问题。即就两个或多个事件的特征或关系比较其异同。笔者在教学九年级上册《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一课时发问: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中国的有何异同?想一想,同样都是改革,中日两国为什么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局?然后 引导学生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力量、政策措施的实施、国际环境等方面对比讨论得出结论: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做好了铺垫。

“除了”的问题。针对原来的资料和答案,鼓励学生突破陈规,寻找不同的观点,得出正确结论。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评价唐太宗是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学完本单元的基础上发问:除了“贞观之治”外唐太宗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结论:唐太宗不愧为我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创造了盛世辉煌的唐帝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可能”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笔者提出问题:红军长征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学生在分组讨论后得出许多种困难和危险:军队的围追堵截;分裂红军的恶行;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缺医少药;民族的隔阂,语言不通;等等。笔者在高度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再设问:红军又是如何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请举例说明。学生的回答更加踊跃,回答角度也更加广,所举的例子更加具体生动,许多都来自课外读物。学生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学会了知识迁移,懂得了知识的重组,学会了初步创新,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有利于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想象”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事件。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下册《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课时让学生想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的状况并用相关的影视资料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感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使学生了解今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时代在发展,新课标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历史教学的困境,教师的自觉实践至关重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日益深化,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