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公共管理中提升公民参与度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共管理中提升公民参与度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公共管理中公共事务复杂性的提升公民在管理过程中的参与日益凸显出重要的角色,现阶段公民虽然参与了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中,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公民参与度并不乐观,从物质、制度、素质教育等来探究公共管理中如何提升公民参与度。

【关键词】参与;协商;民主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023-01

公共管理者在提供公共物品、服务、制定公共政策时,公民参与是衡量公共部门是否贴近民心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激发公民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通过加强经济物质基础、提高公民自身素质、建立保障制度、利用自媒体的渠道缓解这一问题。

一、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参与活动的有效进行根本上是建立在公民充足的物质基础上。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决定了公民参与力的高低,而且影响参与意识的强弱。特别是农村地区,受小农思想的局限性,使得在做决定时首先考虑物质成本。

一方面,继续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物质基础的保障让公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成本效益对其的影响,这样他们更愿意参与公共管理的活动中。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它可以激发社会民众主体意识和发展民主的觉醒,帮助公民树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形式身份的参与意识。

二、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其参与能力

1.加强公民的素质教育。通过对公民的素质教育,促使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这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前提。为了使公民充分认识自身在管理中的作用,一方面,公共管理者可以鼓励报纸、小问卷通过特殊“思考”协助政府教育公众。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利用电视、网络把涉及公共事务的内容做成专题节目,这样在激发公民参与热情的同时培养公民参与理性。

2.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参与能力是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主观条件,没有参与能力的参与反而会降低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可借鉴西方国家多种方式来锻炼公民参与管理事务的能。另外,公共管理者应该鼓励公民参与到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中来,积极扶持民间公民自组织,为社会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最终使得公民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身参与能力。

三、完善相关制度,多渠道地发挥公民的主体作用

没有制度化的保障,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实践会倾向于随意性。同时公共事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也需要制度提供约束性框架。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信息公开制度的力度。任何旨在预防和解决公共争议措施的执行,其基础必然拥有一个充分知情的公众群。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前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即电子政务,为公民参与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在这种环境下,公民可以利用网络参与、监督。

2.决策中制度化公民角色。要保证公民参与的长期有效,最好的办法是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使公民参与角色的作用制度化。定期对实质性资源施加影响有助于激励公民和公民团体,以其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参与精神,其中效果最佳的制度化措施各层级公共部门是与公民分享权利。

3.完善听证制度。在制度设计上明确公共管理中的主体即公共部门重要作用的同时,应该与公民分享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将听证制度从政策方案的规划逐步扩展到管理事务的执行、评估中,形成完备的听证制度。

四、创新公民参与的新形式,完善参与机制

1.在公共服务中提供先进的公民角色。由于公共事务繁多复杂,不可能对所有公共问题进行一一回应。同样面对复杂的问题,公民也不可能全部参与其中,因此可以尝试建立制度化的投诉机制,如借鉴西方国家建立申诉专员或者行动中心,采用第三方来收集公民意见,以提高公民对公共决策的满意度。

2.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完善微博参政新渠道。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完善的参与渠道就无法使得决策效果到达最优。在现阶段采用的信息公开等参与方式的基础上,继续鼓励网上参与,利用微博等工具的便捷、高效,打破公共信息垄断的局面,激发公民积极参与的热情。

五、结语

参与度的高低是衡量公共管理者为公众提供服务、解决问题的标志之一,也是提升公共部门威信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经济物质基础、提高公民自身素质、建立保障制度以及自媒体渠道方式来激发公众对于社会事务的关心。在推进各项公共事务顺利开展的同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仁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05).

[2]王维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M].人民出版社,2007(03).

[3]尼古拉斯・亨利著,项龙译.公共行政学[M].华夏出版社,2002(05).

[4]薄贵利.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