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教学法在艺术史论类课程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教学法在艺术史论类课程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有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而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因此教学工作是大学最重要的工作。而课堂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高等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但在艺术类的大学生课堂表现,现状还不乐观:大多数学生在艺术史论类课程:如艺术概论、设计史、艺术史等课堂上的表现大多死气沉沉,师生互动贫乏,课堂教育质量低,实效性差等等。因此,针对此类情况,对于深入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因素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学院艺术史论类课程教育的一大问题。

对此,对于学院艺术史论类课程(如《艺术概论》《中外艺术史》)教学存在的种种现象有必要进行深入剖析,以便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其一, 由于艺术类院校本身专业的特点,使得在教学整个安排与课置环节中,形成教学重主课,学生重动手的教学思想。对于艺术史论类课程本身在安排上就显得不合理。往往对于艺术史论类课程,在课时量上无法得到保证。比如《艺术概论》《中外艺术史》都只有32个课时。在这么短的课时内,要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质量的降低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这种不重视的现象,也使学生本身不重视对于《艺术概论》《中国艺术史》的学习。从主观上,也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未能正确认识理论课程对于提高他们自身审美意识,促进创造力和鉴赏能力的重要作用。

其三,更为重要的是,大部分艺术类考生本身在大学入学前,对于文化知识的修养总体情况不理想,对于理论性课程的学习,由于缺少必要的知识积淀,一旦涉及这方面的课程时,显得尤为力不从心,没有激起学习的兴趣。

这些现象,都暴露出对于艺术史论类课程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教学目的能否达到的重要手段。

针对课堂教学出现的种种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应该因势利导,改进教学方法,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清晰教学内容

课时的充足是教学的必要保障,是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条件。但每个学院都有其不同的要求,在不能保障足够的课时,实则对于教学任务的调整是有必要的。艺术史论类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系统性很强,以时间为线索的知识点,逻辑连贯性不强等特点。对于在有限的课时中,应该强调予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明晰教学任务,对于教学方法的实施显得非常必要。

二、精心选择教学法

大学教育要摆脱初、高中教育的一味灌输模式,培养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思考,自我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必要。所以,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由此,对于教学法的选择和运用就显得非常必要。比如:案例教学法。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案例。作为教师,应该留心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不足的逐渐加以改进,总结不同班级、年级中教学的现象,为改进自身教学提供参考。

而研究性教学方法则更多表现在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上。例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应该努力使其简单化,通过艺术各门类图片、图表、艺术各门类视听材料、比喻、通俗的语言使学生能够理解,使学生不仅理解,更能由此引申出去,巩固教学。运用比较分析的教学方法,可以对各门类艺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出艺术史论的普遍规律以及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世界的结论。

而对于存在不同观点的知识点,应该充分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讨论、思考,尊重他们的观点和看法,让他们评价不同观点各自的优缺点,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此外,更为重要的,要破除大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意识,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启发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合理地评价和引导,而不能粗鲁的评判学生的观点。

三、加强自身修养

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对于知识的引导,而不能一味重视教学过程的知识传递,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要求。实则,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不同程度上也取决于他对于教师职业道德、人格魅力的认同。教师要重视自身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不断提高,同时,对于为人处世、与学生交流、人格自身修养都要起模范作用,促进学生知识和自我心理塑造方面的学习。

四、布置课外书籍

教材的主要作用是构架一个知识框架而无法对一门课程全面介绍。高校教师往往都具有较高的知识修养和理论水平,对于教材存在的缺陷和学生进一步的知识探索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些讨论问题,某些重要知识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阅读书目,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打开学生的视野,从而摆脱教材的限制,有所丰富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