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二十七年寻找“炎黄”传递着什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二十七年寻找“炎黄”传递着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寻找炎黄”,其实就是在唤醒我们内心正在小憩的道德意识,催动枕戈待旦的道德责任。

一次意外的摔倒,让一个27年之谜有了答案。近日,江苏一位叫张纪清的七旬老人,在向云南鲁甸灾区汇去1000元善款后,突发脑梗晕倒在银行里,民警发现老人身上的三张汇款单据上写着“炎黄”和“黄炎民”。“炎黄”这个让江阴人感动了27年的好心人,终于出现在了大家眼前。(相关报道)

27年来,许多人一直在寻找这位做善事不留名的“炎黄”。通过媒体征集“炎黄”线索、专门建设“炎黄”陈列馆宣传好人事迹、中央电视台专程来拍摄专题片《谁是“炎

黄”》……一边是执着的慈善助人,一边是毫不气馁的“大海捞针”。面对一次次的“寻隐者不遇”,人们从未放弃找到“炎黄”的努力。

老人确实值得寻找。从1987年汇款1000元资助江苏建设祝塘幸福院开始,化名“炎黄”“黄炎民”的张纪清,一直坚持捐款给祝塘镇的敬老事业,以及其他慈善事业,从不留下任何个人身份信息。尽管退休后的收入每月只有500多元,每年用于慈善的支出却从未降低。“美德像瑰丽的宝石一样,如果镶嵌得淡雅,就显得更有风采。”老人的低调慈善,让人敬佩,更令人感动。正因如此,27年来,行善与寻善的脚步都不曾停歇。

同样值得欣慰的,是人们的这种集体“寻找”。或许是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这个坚持用化名汇善款的好心人究竟是谁。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人们在寻找一种感动和价值。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炎黄”身上体现的,恰恰是被一些人视为“太傻”“不够聪明”,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褒扬善举,让好人有好报,德者有其得,寄托着人们对美德的向往和期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需要精心呵护与培植的道德土壤。

与行善者的美德一样,众人的寻找同样值得珍视。当勇救落水者的人悄悄离去,当化名爱心人士默默捐助几十年,当灾难来临时的捐款悄然而至,人们经常询问打听:这些爱心人士来自哪里?他们姓甚名谁?这种“寻找”的背后,何尝不是对某些道德失落的深刻反思?“小悦悦事件”“扶老人反被讹”等严重道德滑坡和失范事件发生后,这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更为人们看重和珍惜。这种“寻找”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对社会良善的深情呼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善意的种子,当更多人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道德正能量,见贤思齐,才可能汇聚成一股股热流,为社会增光添暖。

社会风气的涵养,良好德行的培育,从来不能仅指望他人去做,而自己却以各种理由袖手旁观。正如张纪清所说,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如果人人都出一点力,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寻找“炎黄”,其实就是在唤醒我们内心正在小憩的道德意识,催动枕戈待旦的道德责任。

回头再看“炎黄”身份的“暴露”,竟然源于晕倒后民警救人时的意外发现,事件本身就足以构成一个非常美好的隐喻:你经常帮助别人,在遇到危难时,有人愿意向你伸出援手――行善就是美德的传递和循环。我们的社会,也正是因为点燃了无数的美德蜡烛,而始终充满善意和感恩,留存温馨与感动。

(摘自2014年12月5日《 人民日报 》)

【技法点拨】

时评写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炼观点。一般有三种思路:一是赞扬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二是批评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本篇时评便属于赞扬式。无论是对张纪清的做法还是对人们寻找张纪清的做法,体现的都是褒扬的观点。作者一开始,简要地引述材料,然后明确自己的观点;接着,便集中精力对事件本身作出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寻找“炎黄”,其实就是在唤醒我们内心正在小憩的道德意识,催动枕戈待旦的道德责任。作者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能够联系实际,采用正反事例来共同支撑自己的观点,在叙述议论上做到了不蔓不枝。

【各方观点】

低调的正能量(正反对比式)

张纪清老人用了27年时间资助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孩子上学,累计捐款捐物近三万元。若不是因为在一次捐款后突发脑梗,这位善良且低调的老人将会一直以这样的方式走完自己的一生。由此,让人联想到网上的一条新闻,深圳罗湖27岁男子李某捡到一钱包,内有2200元现金、身份证及几张银行卡。他连夜做了一条表扬自己的锦旗,并要求媒体进行报道。对比两人的行为,同样是行善,但是味道却不尽相同。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行善”二字本意就是将善融于心,践于行。在我们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今天,如何使善举如春风化雨一般,润物无声,需要的就是传播张纪清老人身上那股低调的正能量。

爱的传递:让感动带动行动(由现象到本质)

“炎黄”精神的可贵,不仅在于张纪清持之以恒的仁爱之心,更在于其精神内核的感染力。在寻找“炎黄”的过程中,“炎黄”低调而持续升华的精神已经超越了其本来的价值,成为一种大写的“善德”,鼓励了周围更多人乐善好施。27年的“炎黄”谜团并不仅仅停留在“寻找”的解疑层面,更是收到了“影响”的动力效果。如今,机缘巧合让“炎黄”浮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我们更应当延续和放大张纪清的善德感召力,让“感动”进一步带动“行动”,让“炎黄”爱心成为长久活跃在公益事业一线的闪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