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阴郁与神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阴郁与神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探究人类的原罪而闻名。他擅长揭示人物内心冲突和心理描写,想象丰富,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和神秘色彩。他称自己的作品是人的“心理罗曼史”。本文拟从其几篇短篇小说入手分析这一阴郁神秘主题。

关键词: 霍桑 阴郁 神秘

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探究人类的原罪而闻名。他擅长揭示人物内心冲突和心理描写,想象丰富,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和神秘色彩。霍桑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的一个新英格兰破落贵族世家。其祖先中有两代都是殖民地政教合一权力机关中的要人,曾以清教徒的狂热迫害过异端。他的第一代祖先曾是殖民地的一位法官,因对十七世纪新英格兰贵格会成员进行过残酷的迫害而臭名昭著,而第二代祖先与1692年塞勒姆“驱巫案”①有关。这些都给年幼的霍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在其三岁时父亲过世,霍桑就和其姐妹跟着妈妈搬到外婆家,霍桑称之为“阴沉的城堡”。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读书。1825年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了长达12年之久的隐居生活。据说他看完了当地图书馆的每一本书。他的姨妹回忆说,他“使自己彻底熟悉了家乡萨勒姆的古老历史,尤其是巫术时代”,他的儿子则回忆说父亲“细心阅读了过去岁月记录的每一页――报纸、杂志、年刊、审判记录。新英格兰年鉴是他心爱之物,他从中获取了不少材料”。

他一方面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摆脱不掉“原罪”、“救赎”及“命定论”之类的宗教迷信,但又从家族的负罪感出发,反过来对清教的专制统治痛心疾首,一方面接受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哲学观,相信客观的物质世界只是某种隐蔽的神秘力量的象征,但又受个人的宗教意识的左右,进而探寻固有的“恶”。因此,他在作品中刻意描绘荒谬恐怖的现象,竭力挖掘阴暗怪诞的心理。这种晦涩的神秘主义倾向,使他的作品产生了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和余音绕梁的效果,引导我们透过种种象征探究作品人物隐秘的心理及其现实主题背后的深刻哲理。

他的这种风格带有明显的“哥特式”痕迹,即通过事件的叙述、情景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一种神秘主义色彩。哥特式小说起源于十二―十五世纪兴起的“哥特式”艺术。西罗马帝国灭亡1000多年后,意大利人法萨里在历史的封尘中找出“哥特”一词来指称一种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它以蛮族的粗犷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它的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彩色玻璃窗的色彩斑斓的光线和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装饰,综合地造成一个“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神秘感。在那些崇尚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的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到了18世纪后期,“哥特”一词又成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这种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发生在过去,特别是中世纪;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甚至经常有鬼怪精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出现;小说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

正像上面所说,霍桑特殊的生活背景和经历赋予了其作品以神秘性,同时阅读他的作品也让人感到一种阴郁感。下面我们就他的几个短篇小说来具体分析其作品中隐含的阴郁和神秘。

《罗杰・麦尔文的葬礼》讲的是一个战士因为自己以前的作恶而终日阴郁,以至最终杀死儿子获得“救赎”的故事。故事大部分背景是森林――神秘、阴郁的象征。由于操持不当,鲁本带着因未能实现诺言而产生的深深自责和妻儿一起开拓土地。也许是处于一种梦游状态,失去往日的清醒,也许是“他只好相信是一种超自然的声音在呼唤他前进,是超自然的力量在阻止他后退”,鲁本鬼使神差地回到了十八年前自己和老战友罗杰・麦尔文诀别的那个地方。正当他捉摸不定时突然一阵寒风袭来,身后有什么东西在作响,回头一看,“一簇矮树后面有个东西在动”,他本能地开了一枪,谁知道就是这一枪结束了自己最爱的儿子的生命。有人说鲁本当时处于精神上的一种恍惚状态而失手杀死儿子,也有人说这是老战友阴魂不散要鲁本实现其诺言,也有人说这是上帝给鲁本的一个赎罪的机会。这些我们都难以从作者的叙述中找出确凿的铺垫或者暗示。我们唯一可以确信的是他杀死了自己的儿子。从基督教的层面来看,他因未完成其诺言而有罪,因此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备受折磨,最终获得了救赎。当妻子瘫倒在儿子的遗体旁时,“那棵橡树顶部的松枝在静止的空气中忽然倒下,化做纷纷扬扬的碎片,撒在石头上,撒在落叶、鲁本、他妻子和孩子,以及罗杰・麦尔文的遗骨上”。也许是那棵橡树用其顶部的松枝来表达对罗杰・麦尔文最后得以安葬的欣慰,也许是为鲁本杀死儿子而感到悲哀。作品在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们留下回味的余地。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作者采用大量的象征手法,使得作品显得具有传奇色彩。其中森林和树木的描写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感到丝丝寒意。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鲁本获得了救赎,可是他杀死儿子就不会在精神上有所冲击吗?他会坦然地面对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愧疚地活下去?作者正是用这样的手法使得文章隐晦模糊,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讲述了发生在荒野的一个故事,主人公在新婚不久后因好奇心的驱使而隐瞒妻子森林里和魔鬼会面。“他踏上了一条凄清的小路。阴森森的树木遮天蔽日,挤挤挨挨,勉强让狭窄的小径蜿蜒穿过。人刚过,枝叶又将小路封了起来,荒凉满目。而且这荒凉凄清还有一个特点,旅人弄不清无数的树干与头顶粗大的树枝后面会藏着什么,所以,脚步虽孤孤零零,也许经过的却是看不见的一大群人。”故事的开始,作者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副神秘悲凉的色彩,读到这里不禁要打个寒战,主人翁究竟要干什么,为什么要在夜晚背着他深爱着的妻子……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都先后出现,从而给作者下一步解析人性多面性和虚伪的主题思想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主人公在和魔鬼聚会的过程中,看到那些平日“庄重、高尚、虔诚的人,教堂里的牧师,高贵的太太和贞洁的处女”们也撕下往日的面纱加入到这个聚会当中。年轻的小伙子顿时失去了方向,他不知道这是一场荒诞的,同鬼巫聚会的噩梦,还是一次他对人世百态的清醒认识。这个问题的答案直到作品结束我们也不得而知,甚至作者本人也不得而知。最后,小伙子终日闷闷不乐,他几乎成了一个终日忧伤多疑、郁郁沉思的人,他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往日神圣的牧师和心爱的妻子,带着疑虑他走向了坟墓。在这里,作者也给我们展示了他的关于人是有罪的这一思想。

通过标题《牧师的黑面纱》我们就可以隐约感觉到故事当中的阴郁感和神秘感。“黑色”代表邪恶、神秘和不为人知,而在故事开头作者就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令大家都感到不解的戴着黑色面纱的牧师形象。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来表现这块面纱所带给人们的不解,先是人们的不断猜测和传言,再是人们对黑面纱的恐惧和不安,当其女友劝其解下面纱重见光明而悻悻而归时,“她不知不觉盯住那块黑纱,突然,仿佛空中出现一道微光,黑纱的恐惧攫住了她。她蓦地起身,对着他直发抖”。究竟是什么东西使她顿时发抖,她究竟看到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唯一可知的就是这块面纱带给人们的一种神秘和恐惧感。另外,“当牧师从镜中瞥见了自己的形象,黑面纱也将他的心灵卷进了震慑众人的恐惧之中。他浑身颤抖,双唇失色,把未曾沾唇的喜酒溅洒在地毯上,转身冲入茫茫黑夜,因为大地也戴着它的黑面纱啊”。在他弥留之际仍带着嘶哑的声音喊出:“每一张脸上都有一块黑面纱。”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牧师对待自己的面纱却丝毫没有多大的反应,他只是不敢看自己戴面纱的样子。可是为什么每次他都对别人的猜疑报以微笑。难道是他觉得“世人皆醉吾独醒”?还是别的什么。那么为什么他以前不戴,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戴上面纱的?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留给我们的也只能是这块面纱带给我们的无限猜测。另外,作者为了让读者能够清楚地认识作品,用了大量的词语来描述,其中表示黑暗、神秘和恐怖的词语不胜枚举。通过下表②我们就不难得出这些含有阴郁和神秘的词语在我们欣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们让人们感到一丝寒意,同时也隐约感受到那份晦涩。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一部短篇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词汇来表现“黑暗、死亡”等主题,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压抑感,就像故事中所说的那样“一切都蒙上了一层黑纱”,使得读者感到黑暗无处不在,人们就是生活在这样阴郁、神秘,充满恐惧的世界中的。

霍桑对自己的短篇小说作品是如何看待的呢?他在第三版《重讲一遍的故事》的前言中写道:“它们是过分荫凉处盛开的苍白花朵――那凉意来自沉思默想的积习,浸透每一篇作品的情感与心得。取代激情的是感伤……此书应在宁静沉思的黄昏时刻阅览,若在灿烂的阳光下打开,就很可能好似一部白茫茫的无字天书。”他所找到的东西使他不可能分享他的同代人爱默生所谓的“爱与善必然存在于万物发展之中”。他倒觉得罪与错相对存在,与人类的经历可怕而深刻地相互交融。这种思想从其作品中表现出来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那份抑郁和神秘。

在霍桑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阳光,感受不到温暖,相反,黑暗、抑郁和寒冷却是其小说的主要背景。由于受“原罪”说的影响,加之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这些都使他的作品在“恶”的主题思想下显得神秘和阴郁。就像他本人说的那样,我们应该在宁静沉思的昏黄时刻阅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融入到作品之中,融入到那个充满阴郁和神秘的世界中去感受人类的罪恶、虚伪和荒谬。

注释:

①1692年,在马萨诸塞的塞勒姆镇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驱巫案”。当时的塞勒姆镇流行着一种类似癫痫病的传染病,有人诬告此系女巫作祟。在宗教团体和当局的严刑威逼下,女孩们不得不撒谎陷害无辜。最终有19人以“施巫术”的罪名被送上绞架。

②张立新.论霍桑《教丈的黑面纱》中“黑色”的象征意义.佳木斯师专学报,1996,(4).

参考文献:

[1]Baym,Nina.The Shape of Hawthorne’s Career.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6.

[2]Hawthorne.The Collected Works of Hawthorne[M].New York:Hardin Press,1964.

[3][美]布鲁斯・朗达・美国文学论述[M].上海:上海外语教出版社,1991.

[4][美]罗德・霍顿,赫伯特・爱德华著.房炜,孟昭庆译.美国文学思想背景[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